6月11日,由南京市秦淮區教師發展中心主辦、游府西街幼兒園教育聯盟承辦的幼小銜接專項教研活動在游府西街小學舉行。本次活動以“共‘讀’一本書,共研銜接‘方’”為主題,圍繞繪本《彩虹色的花》開展跨學段教學研討,探索幼小銜接實踐新路徑。
課堂展示
主持人:南京市游府西街幼兒園高柯泫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杜悅艷、秦淮區教師發展中心幼教研訓員溫媛媛、游府西街小學黨總支書記萬代紅、校長朱勇等專家蒞臨指導,來自秦淮區、鼓樓區、江北新區、浦口區、溧水區等百余位幼小教師齊聚一堂。
活動以游府西街小學與游府西街幼兒園多年銜接實踐的視頻拉開序幕,展現了兩校在課程共建、資源共享方面的豐碩成果。作為江蘇省首批幼小銜接結對試點,兩校通過園校聯動教研,實現了課程互融互通,為科學銜接提供了實踐范本。
隨后,三位教師立足不同學段特點,呈現了精彩紛呈的《彩虹色的花》主題教學。
一年級語文《彩虹色的花》
游府西街小學馬逸凡老師帶來一年級語文課,通過閱讀文字、觀察插圖、想象情節、體驗角色等方式帶領學生閱讀繪本,感受彩虹花“助人為快樂之本”的善良品質,提升看、說、想的能力。
中班早期閱讀《彩虹色的花》
秦淮區文昌巷幼兒園王艷玲老師執教中班早期閱讀,通過自主閱讀、角色對話、情感體驗,引導幼兒在“分享”主題中學習句式表達,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大班韻律活動《彩虹色的花》
游府西街幼兒園鄭潔老師的大班韻律活動,則將繪本與音樂深度融合。鄭老師引導幼兒通過身體動作、表情表現彩虹花從綻放、奉獻、枯萎到重生的過程,讓幼兒在律動中體驗幫助別人、自己也能收獲快樂的美好情感。
活動后,杜悅艷老師進行點評。她表示三節活動呈現“情感體驗—藝術表達—語言建構”的遞進脈絡,既尊重學段特點又體現銜接整體性。接著,她從情感紐帶切入,結合核心素養與課標內容,以皮亞杰和維果斯基的理論為支撐,指出幼小銜接是關注兒童發展的連續性,在身心適應、生活準備、學習能力等方面建立科學過渡通道,既幫助兒童適應當下,更著眼長遠發展,讓兒童成長更自然、更幸福!
此次“共‘讀’一本書,共研銜接‘方’”活動如教育及時雨,滋潤教師心田。不同學段對《彩虹色的花》的多元詮釋,讓教師看到孩子在閱讀、藝術等領域成長軌跡,體會幼小銜接重要性。思維碰撞中汲取的經驗靈感,成為教育教學寶貴財富。游府西街幼兒園教育聯盟以此次跨學段教研為起點,攜手試點校、園持續推進幼小銜接,通過常態化聯合教研、分層師資培訓,讓學段銜接更自然,為區域學前教育質量提升助力。
視頻制作:《名校名家行》欄目組
圖文制作:江蘇新魅力校園融媒體中心
采編:苗新月 李竹泉
編委會:周潔 袁靖涵 舍春 桑迪
欄目主編:周潔
聯合出品:
南京報業傳媒集團江豚新聞融媒體中心
南京電視臺牛咔視頻《新魅力欄目校園》組
江蘇教育頻道《名校名家行》欄目組
本平臺及網站發布內容,由江蘇新魅力校園融媒體中心原創或者甲方授權,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如若發現我們的內容使用了第三方素材,請權利人聯系我們洽談授權或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