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漢林又傷了,這次不是小傷小病能扛的那種,是全運會資格賽連續作戰下來的“舊傷復發,昨天和河南隊拼籃板的時候,膝蓋傷勢直接加重了,夏曉司的消息一出,球迷心里肯定都咯噔一下,畢竟陶漢林這幾年在山東的作用,真不是一句“主力中鋒就能概括的,尤其在內線不差但也不算厚實的山東陣容里,陶漢林的穩定輸出和場上的存在感就是底氣,這下教練組也沒辦法,今晚打遼寧大概率讓他休息,聽著是科學用人,細品其實挺無奈
問題來了,山東已經提前晉級,遼寧也鎖定了名額,這場理論上誰輸誰贏都影響不大,可真到比賽場上,沒絕對的“無欲無求,尤其是遇上這種臨陣傷兵的情況,氣氛就變得微妙了,遼寧上一場其實專注度也不高,輪換用得很松,韓德君也沒打,內線頂得時間最長的還是劉雁宇,按理說山東這邊內線就算少了陶漢林,短板也不至于被遼寧爆錘,畢竟對面同樣沒派出最強陣容,這種時候比的更多是板凳深度和臨場調整,山東這賽季打下來,除了和四川那場被對方沖了下,其他時候內線基本都能“暴走,這也是外界對陶漢林能否缺陣的底氣來源,換句話說,山東的內線體系不是單點依賴,但陶漢林少了,終究是少了點殺傷力
其實這事放到全運會資格賽的大背景下看,更讓人唏噓,陶漢林雖然是老將,但這兩年狀態一直在線,帶傷作戰早已經不新鮮,場均兩雙不是說說而已,關鍵是他打球那種“藍領+老炮兒結合體,隊里有他,進攻多一層保障,防守多一份硬度,尤其在籃板球的爭奪上,他的經驗和預判真不是靠一兩個年輕人能補上的,這次膝蓋再傷,山東教練組的選擇其實挺難,打吧,怕傷情加重,休吧,又擔心輪換吃緊,說到底,還是陣容厚度和老將負擔之間的老問題
再看遼寧,外界很多人覺得他們這場不會全力以赴,畢竟晉級沒懸念,但真要是山東內線少了陶漢林,遼寧這邊即使派替補,也不是一點機會沒有,劉雁宇雖然還嫩,但身高臂展在那擺著,真要是山東打得松懈點,被遼寧利用身高優勢偷一波分也不奇怪,這種臨場博弈就得看邱彪怎么排兵布陣,山東如果能用好剩下的內線資源,比如讓年輕球員多頂幾分鐘,外線也別掉鏈子,其實還是能頂住壓力,但要說穩贏,那是自欺欺人,畢竟球場上什么都有可能
說回陶漢林,很多網友都在替他不值,說他明明有能力,偏偏球權不給夠,結果成了“藍領角色,關鍵場次還得帶傷硬上,這事兒其實不能全怪教練組,畢竟球隊體系就這樣,但話說回來,你給他球權,他的籃下終結和籃板保護都能做得很好,有時候真不是能力問題,而是定位和戰術傾斜的問題,球迷嘴里常說“別讓陶漢林淪為工具人,其實這也是對他價值的一種認可,這次膝傷加重,也算是給山東和教練組提了個醒,別等到人倒下了,才想起核心有多重要
再往后看,山東晉級后還有熱身賽,對陣美國球隊,到時候對抗強度更大,陶漢林如果還沒恢復,內線優勢就可能被削弱,這也是為什么這場對遼寧沒必要讓他冒險,健康才是硬道理,別拿短期成績賭球員職業生涯,這話聽著老生常談,但每年都有球隊掉進同一個坑,眼下山東的內線輪換雖然還能看,但真到了高強度比賽,沒人能保證不出幺蛾子,這也是球迷最擔心的地方
陶漢林的膝傷其實是山東這賽季“以老帶新模式下的一個縮影,老將拼到極限,新人還沒完全頂上,球隊成績雖然還行,但陣容風險始終在那,教練組的決策空間看似充裕,其實每一步都得權衡利弊,這場對遼寧,陶漢林缺席或許是最理智的選擇,山東能不能頂住內線壓力,還得看年輕人有沒有覺悟,別等真出事了才后悔,球迷早就看穿一切了,競技體育不是鐵人三項,別什么都讓老將扛
有時候,球場上的勝負其實不是比分定的,而是陣容健康度和團隊輪換的平衡感,山東如果能在陶漢林暫時缺席的情況下打出風格,證明內線體系不是靠單點支撐,那就是最大的利好,反過來,如果內線連續被爆,輿論壓力勢必又會回來,到時候批評聲一片,陶漢林的價值反倒更明顯,這種博弈,怕是山東教練組和球迷都不會陌生,未來該怎么走,答案其實已經寫在這一場的選擇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