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美科技之爭繞不開的就是芯片,從EDA設計軟件到先進EUV光刻機,從芯片設計到芯片制造,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均被美重拳打擊,生怕我們會彎道超車。
尤其在芯片制造領域,除了限制美企和中國科技企業的合作外,連臺積電、三星等非美企業,也同樣被美施壓了,被警告不允許給中企代工。這就使得中芯國際成為了中國芯片制造領域的“獨苗”,肩負重任。
但事情哪有那么簡單,中芯國際也被美“拉黑”,且被禁止交付向ASML公司訂購的EUV光刻機等,使得中芯國際也“銷聲匿跡”了好幾年,和華為一樣,遭遇了很大的沖擊和挑戰。
然而,同樣作為中國硬核科技企業的代表,中芯國際也沒有令人失望,在重重打壓之下,中芯國際依然沒有放棄和退縮,反而埋頭苦干,持續加大科研投入,悄無聲息的給14億國人帶來了驚喜。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中芯國際和三星的差距,已經縮小到了個位數。差多少呢?僅1.7%!也就是說,中芯國際距離成為全球第二大芯片代工企業,僅一步之遙。具體地,2025年Q1季度,臺積電以67.6%的市場份額,毫無懸念的,遙遙遙遙遙遙領先,繼續排名全球第一。但第二名-第五名的競爭則十分激烈了。
三星的市場份額跌至7.7%,中芯國際的市場份額增至6%,聯電和格芯則分別以4.7%和4.2%的市場份額排名第四和第五。很顯然,三星和中芯國際之間的差距已經被縮小了,曾經的遙不可及,現如今已經變成一步之遙了,未來可期。
當然了,芯片代工技術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三星作為世界大廠,必定有其過人之處。而且在過去這幾十年里,三星也累積了很多自研技術,所以中芯國際想要趕超的話,還需要更努力。
越是到了關鍵的時刻,距離勝利越近,就越是要咬緊牙關,憋住最后一口氣!如果中芯國際真的可以超過三星的話,那么中國芯片產業將實現巨大的跨越,這也是中國芯的里程碑時刻。但這一天的到來,還需要時間的沉淀。華為也好,中芯國際也好,給中國科技產業都樹立了很好的榜樣,沉住氣、扎穩根,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堅持技術創新,唯有如此,中國科技企業的發展才能夠更安全、更獨立、更領先,繼續加油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