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下午,印度艾哈邁達巴德機場被黑色籠罩。
一架客機在起飛一分鐘內突然墜毀,機上242人全部遇難,飛機全損。此次事故,也是世界范圍內,近30年以來最為嚴重的一次空難。
另外,因為墜機起飛過程中經過居民區,墜毀在機場附近一所醫學院的本科生宿舍,造成5名醫學院學生死亡,另有多人受傷。
此次墜毀的飛機,機型是波音787,機齡11年半,2014年交付印度航空。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787機型投入市場以來,發生的首次致命事故。
787機型投入市場時間并不太久,2011年正式啟用,距今也只有14年而已,而且還是目前民航的主力機型。想當年,787機型試飛成功后,被譽為是航空技術上的重大飛躍,具有顛覆性創新。
飛行數據顯示,飛機起飛到190米高度時突然失速,最終墜毀在機場東北側的居民區。從網上流傳的視頻能看到,飛機失速后有被拉升抬頭的動作,但速度不夠,根本升不起來,反而越飛越低,最后墜入居民區。
飛機起飛后幾秒就和地面塔臺失去聯系然后墜毀,原因目前還不好說。有專家分析,墜毀的印度航空客機可能是由于遭遇鳥擊,導致飛機未能達到起飛所需的最佳速度,從而引發事故。不過,從飛機失事前平穩飛行的狀態看,又不像是撞擊到飛行物。到底是撞上飛鳥,還是人為操作事故,或者是飛機機械故障,最終結論還得等飛機黑匣子解密。
印度航空公司歷史上可謂多災多難,發生過不少嚴重事故。
1978年一架波音747在孟買起飛后墜海,疑似姿態探測器故障。1985年Flight182因恐怖襲擊爆炸。2010年Express812航班在芒格羅爾沖出跑道墜毀;2020年Express1344航班在科志科德降落時沖出跑道解體。
從2013年到2022年,印度航空公司報告了19起事故、99起嚴重事件和74起一般事件,涉及硬著陸、跑道偏離等安全問題。這么多事故,反映出印度航空管理存在較大短板,在飛機維護、人員培訓、安全管理等方面都比較拉垮。
此次事故的事發機場是艾哈邁達巴德機場,是印度古吉拉特邦主要航空樞紐,始建于1937年,1992年開通國際航線,2000年成為國際機場,年客運量達505萬人次,號稱是印度第八繁忙機場。該機場歷史上也發生過空難和著陸爆胎等事件。
此次空難,也再次把目光聚焦到波音787,在空難發生后,波音美股盤前已經大跌了8個點。787機型雖然在技術上有很多先進之處,號稱在安全性和舒適性上有諸多亮點,但從過往事故和這次墜毀來看,安全隱患依然不少。
追溯波音787過往的運營歷程,大大小小的事故和故障并不鮮見。
2012年12月4日,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87客機,在交付僅8天后就出了問題。6臺發電機中的1臺故障停機,飛機不得不緊急迫降。這就好比一個剛出廠的新車,沒開幾天發動機就出故障,著實讓人對波音787初期的可靠性捏了一把汗。很明顯,要么是飛機出廠前檢測環節有疏漏,沒把關鍵機械部件的穩定性測明白;要么就是相關部件在設計或制造上存在瑕疵,經不起實際運營的考驗。
到了2013年,波音787更是麻煩不斷。1月16日,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87客機在飛行中機艙冒煙,緊急迫降后查明是零部件防銹防蝕有缺陷,導致燃料管閥門失靈。而且這還是2013年兩星期內該機型發生的第六起事故。短短時間內這么多問題集中爆發,不得不讓人懷疑波音787在多個系統和部件上是不是本身就存在設計缺陷或者質量不穩定的情況。在防銹防蝕這件事上,波音公司顯然沒充分考慮到飛機飛行環境的惡劣和復雜,讓這些零部件過早“掉鏈子”,影響了關鍵部件的正常運轉。
同年7月12日,埃塞俄比亞航空的一架波音787因緊急定位發射器上的鋰錳電池起火。波音787配備的鋰電池,由法國泰雷茲公司供應、日本GS湯淺公司生產。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調查后指出,供應商、波音和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三方都脫不了干系。供應商生產質量不過關,波音工程師沒考慮到電池故障的最壞情況,FAA認證過程也沒把好關。這一連串問題暴露出來,波音787在電池系統從選用、測試到監管認證的整個鏈條上,都存在嚴重漏洞。這就像一個層層把關的生產流程,結果每一關都出了問題,最終導致了安全隱患。
2015年5月1日,美國聯邦航空局發出警告,說787客機存在軟件缺陷,運行248天后飛機電源可能故障,要是在飛行中出現問題,后果不堪設想。這說明波音787在軟件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方面存在重大隱患。軟件開發時,或許是測試時間不夠長、不夠全面,沒發現長時間運行后的潛在風險。這軟件缺陷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讓飛機電力系統癱瘓,威脅飛行安全。
2019年,波音787的問題依舊沒有停歇。4月2日,新加坡航空公司因發動機葉片過早退化停飛兩架787-10客機。發動機可是飛機的“心臟”,葉片過早退化直接影響發動機性能和可靠性,增加了飛行中發動機故障的風險。這背后大概率和葉片的材料質量、設計結構以及制造工藝有關,波音公司必須好好檢查改進,不然這“心臟”出問題,飛機哪能飛得安心。
6月1日,一架波音787客機空調系統故障,導致客艙失壓,飛機短時間內從高空突降1萬米。雖然最后安全著陸,但這事兒把波音787在空調系統和客艙壓力控制系統的安全隱患暴露無遺。要么是系統設計不合理,扛不住單一故障;要么是部件質量不行,容易出問題。這一突降,把乘客和機組人員嚇得不輕,也給波音公司敲響了警鐘。
8月22日和2022年9月1日,又先后發生兩起擋風玻璃破裂事件。擋風玻璃是保障飛行員視野和飛行安全的關鍵,接連破裂說明波音公司在這個關鍵部件上根本沒吸取教訓,設計、選材或者安裝工藝上肯定有問題,一直沒解決,嚴重威脅飛行安全。
災難已經發生,印度和波音公司必須要盡快查明事故真相,給遇難者及其家屬一個交代,也為全球航空業的安全發展提供深刻的經驗教訓,避免這樣的悲劇再次發生。畢竟,每一個生命都無比珍貴,航空安全容不得半點馬虎和僥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