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將進酒》中有句名言“古來圣賢皆寂寞”,真是一語道破天機。
小的時候很難理解這句詩,因為在書上和電視上看到的圣人賢人都是前呼后擁的,為什么還會寂寞呢?
長大了才知道,真正的寂寞是一種內心的感受,并不是身邊的人多就不寂寞了。
0 1
唐代文人的寂寞孤獨,常常是在政治上的抱負很難實現,心靈上又沒有可以時時交流的人,從心底滋生出一種酸澀的感觸,全部融入詩文中。
李白和杜甫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都是孤獨的。
還記得李白的《月下獨酌》嗎?一個男人,一壺濁酒,舉杯對月,伴影同行。
這得什么境界,才能和月亮對話、與影子跳舞?真是該類詩篇中的經典之作。
有一定人生經歷的人才能深刻地體會出詩人孤獨的內心。
李白和杜甫年齡相差11歲,李白大部分的人生軌跡是在盛唐時期,雖然他個人抱負一直未能實現,但是當時正值開元盛世,社會相對來說是安定的,所以他的詩文中更多的是抒發個人情感。
杜甫就不一樣了,他出生于公元712年,在44歲時趕上了安史之亂,這是唐代由盛轉衰的標志性事件,所以杜甫后期的很多詩作都染上了悲涼的色彩。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杜甫是一個超級愛國的文人,可以說從他44歲到59歲離開這個世界,15年間大部分作品都在抒發自己對國家的擔憂,對個人命運的悲嘆。讀了很多杜甫的詩,每次都被他帶到憂傷的情緒中。
李白和杜甫都孤獨,但是孤獨的原因并不完全一樣。李白很多時候是因為懷才不遇、理想未能實現而孤獨;
杜甫的孤獨則更深一層,除了自己仕途上不順利,更多的是國家分裂連年征戰,不能和親人相聚的孤獨。
0 2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這是一首四句的小詩,20個字,全部寫景,是李白孤獨詩的代表作。
關于這首詩的創作年代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創作于公元753年,那年李白53歲,正值晚年,來到了安徽宣城,在這個階段寫下了好幾首關于敬亭山的詩,這首詩孤獨感最強;
另外一種說法是這首詩寫于李白暮年,就是公元761年左右。李白50多歲時,雖然在仕途上不夠順利,但是他的詩名傳遍天下,如日中天,在文學圈很有名氣。
公元753年在安徽那次旅途中,他得到了很多朋友的熱情款待,有不少詩為證,所以應該不會有那么孤獨的感覺。
而到了公元761年,李白已經60多歲了,經歷了安史之亂和牢獄之災,再次來到宣城,沒有了朋友熱鬧喧囂的迎來送往,一個人孤獨地行走,這種感覺更像詩中的情景。
當然,因為詩作本身沒有記載創作年代,所以只能推測。
這首詩前兩句:“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p>
字面的意思是天上的幾只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天空中的云彩卻一片也不愿停留,慢慢地飄遠。
這樣的意境大家可以感受下,李白似乎想表達鳥兒、云兒都不愿意陪伴我,這個世界上最孤獨的人可能就是我了吧。
同時,“盡”和“閑”又給讀者一種安靜閑適的感覺,詩人內心孤獨,獨自享受這樣的意境,這很符合李白的仙道思想。
后面兩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看”字古音為一聲,但現在大多讀四聲。這里最重要的就是擬人的寫法,李白把“敬亭山”寫成了朋友,甚至是知己。
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此刻,李白的知己就是敬亭山。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之間怎么看都不相厭,只有我跟眼前這座敬亭山了。
李白這輩子一直覺得自己懷才不遇,經常被人擠對,無奈中寄情于山水。這首詩,李白一直在寫美景,讀過卻覺得滿心都是孤獨的情感。
他筆下的敬亭山和自己相對而視,含情脈脈。這山對自己很鐘情,比很多人強多了。而鳥啊,云啊,此刻都不重要了,即便你們都走了,我還有敬亭山。
20個字,極具功底。
0 3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再來看看杜甫的《登高》,也是一首孤獨詩的上乘之作,或者說是杜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千百年來被無數人喜歡、吟誦。
第一次看到這首詩是在臺灣作家三毛的作品中,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當時三毛只引用了兩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這首詩寫于杜甫56歲那一年,安史之亂雖然結束了,但是杜甫自己的生活依然是顛沛流離,再加上生活貧困,年老多病,各種苦澀堆積在一起。
秋日杜甫獨自登高,借景抒懷,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唱。
這首詩被認為是文學史上寫悲秋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詩,也被稱作“七律之冠”。
這首詩寫作的地點是夔州,當年杜甫本來在成都的草堂生活,但是由于朋友嚴武去世,不能再資助他,只好離開成都,來到夔州并且在那里生活了幾年。
這年秋天,他登上了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瑟瑟的秋風吹來,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詩。
白帝城都不陌生,李白在這里接到了被赦免的好消息,愉快地寫下了《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而杜甫的這首詩也很有氣勢,但是情緒完全不同。
首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首先我們要了解夔州,那里以猿多而著稱,長江峽口更以風大而聞名。這首詩前兩個字一下子就把人的心抓住了,仿佛來到了大風天的夔州,滿耳聽到的都是凄厲的猿叫聲,又因為地勢是在山谷中,所以還有回聲,那種悲涼的感覺立刻有了。
第二句寫得其實非常美,“渚”就是小洲。第一句中“風”對“天”,“急”對“高”,第二句“渚”對“沙”,“清”對“白”,14個字,字字精確。
兩句詩的整體意思是:秋高氣爽,風聲急促,猿啼凄切悲涼。清澈的水中小洲一片凄清,白沙滿地,鳥兒們在急風中飛舞盤旋著。
頷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薄笆捠挕薄皾L滾”是這兩句詩中的點睛之筆,寫出了樹葉落下沙沙的聲音,江水翻騰時波濤的洶涌,讓人感覺景在眼前,出神入化。
兩句詩整體的意思是:無窮無盡的樹葉紛紛飄落,腳下的長江滾滾涌來奔騰不息。這兩句氣勢磅礴,又令人深感詩人壯志難酬。
頸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p>
前兩聯描寫的是秋景,但是沒有一個“秋”字,直到這一聯才出現“秋”字?!氨铩边@兩個字好有力量,其實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本來還有很多美好,但是此刻的杜甫滿眼看到的都是悲涼。
“常作客”說明他這些年一直漂泊不定,常常客居他鄉。眼前的景色和心情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了?!鞍倌辍北緛肀扔魅说囊簧@里主要指暮年。
這兩句詩的整體意思是:遠離家鄉,面對悲涼的秋色,暗自嘆息自己漂泊之苦。人到暮年,疾病纏身,獨自登上高臺欣賞秋色。
尾聯:“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新?!闭f明杜甫因為身體原因最近已經不能再喝酒了,杜甫晚年一直肺不太好?!捌D”“難”“苦”“恨”四種愁緒,一起出現,可見當時杜甫有多愁。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各種煩惱和艱難讓我的兩鬢日益斑白,身體不好,日子更加潦倒。生病后酒也不能喝了,只好在這里停酒傷懷!
從這兩首詩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在寂寞中也充滿了美好的憧憬,杜甫則是現實派,每一個字里都飽含著孤獨和寂寞。
古來圣賢皆寂寞,他們正因為品嘗了人間的酸甜苦辣,所以才能寫出這樣有深度的詩篇。
李白和杜甫,你覺得誰更孤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