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赫那拉與愛新覺羅,兩個家族相愛相殺,糾纏千年,從相互仇恨到世代姻親,這其中,葉赫家族的女子們發揮了重要作用,整個清代史如果沒有葉赫那拉的點綴,似乎就少了很多顏色,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葉赫那拉家的女人們。
皇太極的母親—孟古格格
皇太極的生母孟古格格,是葉赫貝勒楊吉奴之女,比努爾哈赤小16歲。嫁給努爾哈赤時,孟古僅有14歲,是由自己的哥哥納林布祿貝勒親自送到努爾哈赤手中的。當時,努爾哈赤已經有正妃富察氏,但孟古品貌甚佳,深得努爾哈赤歡心。在正妃富察氏與努爾哈赤關系鬧僵后,孟古即被扶成大福晉。
孟古死后,“太祖愛不能舍,將四婢殉之,宰牛馬各一百致祭,齋戒月余,日夜思慕痛泣不已,將靈停于院內,三載方葬于念木山。”努爾哈赤對于孟古的死,久久不能釋懷,并且用四名奴婢來殉葬,停靈三日后方才下葬。
史書盛贊孟古格格端莊聰慧,不在背后說人閑話,也不喜歡諂媚,加上容貌良好,因此得到努爾哈赤寵愛。再加上,她出生于葉赫部,母族的聲望也給了她一定的依靠。
葉赫老女—東哥
東哥是孟古的侄女,然而她的美貌并沒有給她帶來幸運,反而招致了各部之間的爭斗。雖然,作為部族的公主,加上天生的容貌,她注定要成為政治的砝碼,但相比其他格格的經歷,她的一生則要曲折得多。
她九歲就被作為美人計的誘餌許嫁哈達部,致使未婚夫身亡;隨后,她又被葉赫部許配給烏拉部布占泰,葉赫部想拉攏烏拉部參與戰爭。但這場九部之戰中,布占泰被俘虜,當布占泰被釋放后,才得知東哥竟已經被許給努爾哈赤。但東哥并不愿嫁給殺父仇人努爾哈赤,為此她廣撒英雄帖,只要誰能殺了努爾哈赤,她就嫁給誰。
就這樣,東哥憑一己之力引起了部落之間的戰爭,使得葉赫、哈達、輝發、烏拉四部相繼滅亡。她最后嫁到了蒙古,但只一年,便香消玉殞。自古紅顏多薄命,但像東哥這樣命運的美女也實屬少見。家國的滅亡并不能全部歸咎于她,因為就算沒有她,努爾哈赤也會找到別的理由滅掉諸部,但不得不說,她的存在確實加快了努爾哈赤統一女真的步伐,她仿佛就是為努爾哈赤一統女真而生的。
慈禧太后
在清朝還未成立時,葉赫那拉家便有五位女子先后嫁給了金國的皇室,這還只是其中最為著名者,史書未載的恐怕更多。這些女子在后金至清初的政治環境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葉赫那拉家最為出名者,恐怕還得屬晚清的慈禧太后。
慈禧出生于一個普通官宦之家,17歲時,慈禧的父親也死了,家境一下衰敗,此后她參選了秀女,因容貌秀麗,風姿綽約,得以順利進宮。但慈禧一無背景,二無其他優勢,她要如何贏得咸豐皇帝的青睞呢?我們還得從她的競爭對手講起。
年輕時的慈禧
彼時剛剛入宮的慈禧,有三個競爭對手。第一位貞嬪,就是后來的慈安太后,她很快就由嬪升為妃,最后成為皇后;第二位是云嬪,云嬪在咸豐還是皇子時,就已相熟,二人感情甚好;第三位是麗貴人,這位貴人美麗異常,也是一個極強大的對手。此外,咸豐帝風流成性,朝秦暮楚,慈禧該怎樣在一眾女人中突圍呢?
首先,慈禧很明白,皇帝只是一個凡人,既有七情六欲,又有喜怒哀樂,只要自己不犯錯誤,才有機會接近皇帝,這是慈禧的為人聰明之處。其次,慈禧在一眾妃子中率先生下皇子,母以子貴,才得以高升。其實,慈禧有嚴重的痛經,她也很擔心自己不能懷孕,于是她找來太醫為她調養,這才能得以懷孕,由此可以見得慈禧的心機。
再次,慈禧具備其他嬪妃所不具備的能力。咸豐并不是一個勤奮的皇帝,不喜政事,縱欲無度;而慈禧能識漢字,這在后宮嬪妃中是很難得的,這一項核心能力讓懶惰的皇帝干脆把奏章也交給她看,咸豐讓慈禧代筆批奏折,這就讓慈禧接觸了許多國家大事,進一步滋長了慈禧的權力欲望。
此后,慈禧憑借自己過人的心機與手段,逐步登上了大清的政治巔峰,在晚清的歷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很多人說慈禧印證了葉赫部的一個古老寓言,“滅建州女真者必為葉赫”,仿佛慈禧就是為亡大清而生的。但,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清政府的統治已經走下坡路,又有外敵入侵,內外交困,并不能簡單地將清王朝的衰亡及中國近代社會的苦難完全歸咎于慈禧一人。
除上述所講的三人外,努爾哈赤的側妃、皇太極的側妃還有乾隆的舒妃都姓葉赫那拉,并且在清史稿等一些文獻中,還出現一些姓葉赫那拉的妃嬪,此外,隆裕太后也就是慈禧的侄女,也出自葉赫那拉氏,她們雖然不如上述三位這么有名,但在各自的歷史進程中也或多或少地發揮著一些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