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聯合國剛說伊朗不守規矩,以色列導彈就飛過去了!?
國際原子能機構6月12日剛通過決議,說伊朗違反核不擴散義務,第二天以色列戰機就炸了伊朗多個目標。
這時間卡得也太準了!
更耐人尋味的是,投反對票的只有中俄和一個小國,美英法德都支持這個決議。
難道聯合國的決議,成了以色列動手的"許可證"?
這事得從伊朗的核問題說起。
國際原子能機構相當于核領域的"紀律委員",專門盯著各國有沒有偷偷搞核武器。
他們發現伊朗有幾個沒申報的核設施,里面檢測到鈾的痕跡,讓伊朗解釋,伊朗一直沒給滿意答復。
這就好比老師發現學生書包里有答案紙,學生卻說不清來源,自然要請家長(聯合國安理會)來處理。
投票結果很有意思:35個理事國里,20個贊成,3個反對(中國、俄羅斯、布基納法索),12個棄權。
美英法德這些大國都投了贊成票。
這個決議本身不會直接導致戰爭,但它傳遞了一個重要信號:國際社會多數認為伊朗有問題。
以色列等的就是這個機會。他們一直說伊朗在偷偷研發核武器,現在連國際組織都這么說了,動手的理由更充分了。
以色列這次行動代號"獅子力量",打擊目標包括伊朗中部伊斯法罕省的核設施。
這不是以色列第一次這么干——1981年炸過伊拉克的核反應堆,2007年炸過敘利亞的核設施,都是趁對方核武器還沒造出來就下手。
伊朗的反應很有意思。一方面放狠話要報復,一方面趕緊說"核設施沒事"。
其實他們很尷尬:如果承認核設施被炸壞了,等于告訴全世界這里確實有重要核設施;
如果說沒炸壞,報復的力度就得控制。伊朗總統說要讓以色列"后悔",但具體怎么報復還真不好辦。
直接打以色列?可能引發更大規模戰爭。通過黎巴嫩真主黨之類的代理人搞襲擊?
又顯得不夠解氣。
美國的態度很微妙。以色列說行動前和美國"充分協調",但美國馬上說"我們沒參與"。
最讓人擔心的是這事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伊朗已經說要造更多離心機,這等于在核問題上更進一步。
如果其他國家看到聯合國決議反而成了動武借口,以后誰還相信國際規則?現在中東就像個火藥桶,這次襲擊可能只是開始。
普通老百姓最關心的是油價會不會漲。以色列一動手,國際油價立刻每桶漲了3美元。
如果局勢繼續惡化,可能漲得更多。這對正在復蘇的全球經濟可不是好消息。
說到底,這次事件暴露了國際規則的尷尬:當大國意見一致時,小國很難反抗;
但當大國互相較勁時,規則又成了擺設。
伊朗核問題折騰了20年,制裁、談判、核查都用過了,現在又回到武力解決的老路。
不知道這次轟炸之后,是會讓伊朗收斂,還是刺激它更快發展核技術?這個問題,可能連以色列自己都沒有確定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