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玉瑞
邢玉瑞,陜西中醫藥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及陜西省重點學科中醫基礎理論學科帶頭人。長期從事黃帝內經、中醫基礎理論、中醫思維方法、中西醫學比較等課程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先后主編、參編學術著作及教材5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210余篇,主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課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及省級科研課題10余項。先后獲得國家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陜西省優秀教材二等獎3項、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著作獎3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陜西省中醫藥管理局科技成果獎、陜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等多項獎勵。
學術任職方面,邢玉瑞教授現任陜西中醫藥大學文化文獻研究院院長,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基礎理論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哲學史學會中醫哲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臨床思維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經學分會名譽副主任委員、全國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經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信息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醫理論研究是中醫藥學研究領域的難點與熱點,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也是筆者長期思考的問題。
歲月如梭,我從學習中醫藥知識 到從事 中醫理論、思維方法等教學、研究工作已經近 50 年了,從懵懂、理解到質疑、信服、試圖創新,可謂是經歷了復雜的心路歷程。
需要說明的是這里所言質疑,僅僅是從學術研究而言,并沒有其他意味在內。因為學術研究總是從科學問題→提出假說→驗證→理論,科學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科學研究從問題開始,問題推動、指導著科學研究,自然科學發展的歷史,就是它所研究的問題發展的歷史,是問題不斷展開和深入的歷史。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爾指出:“科學開始于問題,而不是開始于觀察……科學和知識的增長永遠始于問題,終于問題——愈來愈深化的問題,愈來愈能啟發新問題的問題。”因此,從科學的眼光來看,“保衛”某種學說,或者只一味“堅持”某種學說,則是有違科學精神的。科學需要懷疑精神,懷疑精神是從事科學探索的第一把鑰匙,因為它是產生“問題”之源。而從歷史上看,科學中任何一種新的學說去代替舊的學說,總是發端于懷疑。如英國思想家培根所說:“如果 一個人從肯定開始,必以疑問告終;如果他準備從疑問著手,則會以肯定結束。”法國哲學家阿伯拉爾也指出:“在學問上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堅持的和經常的懷疑……懷疑把我們引向研究,研究使我們認識真理。”
中醫學作為基于中國傳統文化產生、發展且至今保持完整體系的唯一自然科學,其理論可謂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傳統與現代、直觀觀察與直覺內省、經驗概括與模式推演、理性與神秘的混雜體,有人從哲學思辨的角度予以高度稱贊,有人則從科學實證精神的角度加以批判。在現代科學技術的研究中,恐怕沒有哪一門學科像中醫理論研究這樣,至今為如何研究與發展而爭論不休。特別是近年來,中醫理論的研究得到中醫界學者與領導的高度重視,基本形成共識:中醫理論發展的滯后,已經成為制約當代中醫學術發展的瓶頸。但對如何開展中醫理論的研究,則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爭鳴不斷。筆者 2016 年在“中醫基礎理論研究叢書”總序中,曾將現代中醫理論發展與創新的方式概括為科學詮釋——解析說明性研究、文獻梳理——理論建構性研究、實踐升華——理論創新性研究、科學問題——發現創新性研究四個方面,并提出新形勢下中醫理論研究的路徑及重點應該在于面向古代傳統的概念與理論框架研究、面向臨床實際的中醫理論創新研究、面向當代科學的中醫理論多學科研究、面向未來需求的中醫 健康理論 研究等四個方面,時逾 10 年了,我認為基本符合當前中醫理論研究的實際。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Slide for more photos
中醫理論溯源 反思 創新研究
邢玉瑞著
北京 : 科學出版社 ,2025. 5
ISBN 978-7-03-082220-8
年過花甲,雖然沒有完全退休,但已辦理退休手續多年了。本書意在對自己數十年來在中醫理論研究方面一些沒有在以往出版著作中呈現的成果,予以梳理匯總,作為自己學術研究的一個總結。全書選錄了 40 篇論文與 2 篇書評,分為溯源發生、哲學思維、理論反思、發展規律、理論創新 5 章,命名為《中醫理論溯源 反思 創新研究》,而對中醫理論及其研究的反思可謂貫穿始終。書中系統地評述了中醫理論的發生學研究,探討了相關哲學思維方法問題,對以往理論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質疑,初步探索了中醫學術發展規律與理論創新的路徑。
本文摘編自《 中醫理論溯源 反思 創新研究 》( 邢玉瑞著 . 北京 : 科學出版社 ,2025. 5 )一書“前言”,有刪減修改,標題為編者所加。
ISBN 978-7-03-082220-8
責任編輯: 鮑 燕 于 淼
本書不僅可作為中醫科研人員、臨床醫生、教學工作者提升理論與臨床思維能力的重要參考書籍,也能夠為從事中西醫結合工作以及進行“西學中”學習的人員提供有益的參考。
(本文編輯:劉四旦)
一起閱讀科學!
科學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專業品質 學術價值
原創好讀 科學品位
科學出版社視頻號
硬核有料 視聽科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