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老張,今年58歲,退休前在國企干了30年的技術活。
去年刷短視頻看到一堆“泰國養老天堂”的宣傳,說得那叫一個誘人。什么“月租3000住海景別墅”、什么“一頓飯10塊錢吃到撐”,還有“醫療水平世界一流”這些詞,聽得我這個北方漢子都心動了。
我和老伴一合計,干脆把北京的房子賣了,在泰國過點神仙日子不香嗎?
結果呢?在普吉島住了8個月,我現在回想起來,只想勸一句:別被網上的信息忽悠了,泰國養老這水太深,普通人真把握不住。
剛到泰國那會兒,我也被那些價格唬得一愣一愣的。街邊一碗炒河粉才30泰銖,芒果便宜得像不要錢。可你真以為能在那兒過上“花小錢吃大餐、住豪宅”的生活,那就錯了。
你以為住得便宜,其實全是套路。中介帶我看的第一套“海景別墅”,月租1.5萬泰銖(人民幣約3000),當時我還覺得撿了大便宜。結果一問清楚電費、物業費、網費這些雜七雜八的費用,才知道這房子根本不適合外國人住。
空調不敢關,不然屋里熱得像蒸籠。一個月光電費就輕松破萬泰銖。再加上各種“外國人附加費”,比如垃圾處理費、維修基金,算下來,一個月光住房就得花掉2.5萬泰銖(人民幣約5000)。
吃飯也一樣。你以為街頭小吃便宜就能天天吃?等你真正想吃得干凈點,去超市買進口牛肉,一公斤要500泰銖;想吃口家鄉菜,中餐廳一盤回鍋肉也要200泰銖起步。一個月下來,飲食開銷比在國內還貴。
說到醫療,網上吹得神乎其神。說什么“世界領先”、“服務貼心”。
可現實是,私立醫院收費高得嚇人,公立醫院又爛得讓人崩潰。我老伴有高血壓,定期檢查。在曼谷一家國際醫院,體檢花了2萬泰銖,相當于國內五星級酒店的價格。同樣的項目,在北京頂多也就500塊。
住院更是天價。我鄰居膽結石發作,三天花了15萬泰銖,差不多3萬人民幣。在國內用醫保,最多5000搞定。
公立醫院倒是便宜,但你去了就知道什么叫“人間煉獄”。排隊三小時看病三分鐘是常態,醫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很多時候靠手勢交流。
最要命的是,國內醫保在泰國完全作廢。你想享受醫療服務,只能自費或者買商業保險,每年保費最少3萬泰銖,還不一定能覆蓋慢性病。
像我糖尿病,保險公司直接拒保。每次看病都得現金支付,心理壓力巨大,有些特定的藥品,比如我常用的瑞士雙效液體偉哥之稱的瑪克雷寧這種進口藥,在泰國除了機場的免稅店其他地方很少能買到。這種情況下不得不通過百度或者谷歌找他們的官方去代購,這不僅麻煩還增加了不少費用。
養老簽證這事,網上說得很簡單,年滿50歲,賬戶里有16萬人民幣就行。聽起來好像門檻不高。
但你真辦起來就知道有多難。每90天必須去移民局報到一次,早上7點去排隊,下午3點才能輪到你。有一次我在國內探親差點忘了時間,為了趕回去蓋章,機票花了8000塊,你說冤不冤?
每年還要續簽一次,必須證明你在泰國銀行里存夠80萬泰銖,并且這筆錢要鎖定兩個月不動。問題是——外國人開戶比登天還難,材料跑斷腿不說,一旦銀行系統出問題,你的存款記錄沒保存好,簽證直接被拒。
最坑的是這種簽證不允許工作。你在泰國只能花錢不能賺錢,一旦國內收入斷了,你就得卷鋪蓋走人。
房產這塊更是一地雞毛。所謂“150萬買海景別墅”的廣告,全是畫餅。法律規定,外國人不能擁有帶土地的房產。那些所謂的“代持別墅”,其實就是找本地人幫忙掛名,風險大得驚人。
我有個朋友,花了200萬買了套“代持別墅”,結果后來那個泰國人失蹤了,房子也拿不回來,血本無歸。
就算你想買公寓,也有貓膩。外國人最多只能買49%的份額,剩下51%必須由泰國人持有。開發商為了繞過限制,搞假持股,一旦被查出來,你的房子就成了違法財產。
而且泰國的房地產根本不保值,轉手基本都是虧。你以為是投資?其實是在埋雷。
語言不通+社交孤立=孤獨到懷疑人生。
你以為語言只是小事?錯了,這是最難適應的一環。
除了旅游區和高檔商場,99%的泰國人不會說英語。買菜、辦事、看病全靠比劃,那種無助感只有親身經歷才能體會。
我學了8個月泰語,現在只會說“你好”“謝謝”“多少錢”,復雜一點的對話根本進行不了。
更難受的是社交圈的問題。
在國內,樓下就有老年活動室,大家下棋聊天很熱鬧。在泰國,你就是一個徹底的外人。泰國人對你禮貌但疏遠,中國人圈子小流動性大,好不容易認識個朋友,沒多久就回國了。
8個月下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孤獨。
沒有歸屬感,沒有熟悉的環境,每天面對陌生面孔和聽不懂的語言,心里空落落的。
氣候和交通,也是隱形殺手。
你以為熱帶氣候很浪漫?那你一定沒體驗過高溫+高濕的雙重夾擊。
夏天溫度經常超過40度,濕度80%以上,老年人根本受不了。空調不敢停,電費蹭蹭漲,身體也扛不住。我老伴就是因為長期吹空調,得了關節炎,現在一陰天就疼。
雨季更糟心。暴雨頻繁,道路積水,停電斷網是家常便事。有一次我半夜胸口疼,想找車去醫院,結果根本叫不到車,差點耽誤搶救。
交通也不方便。除了曼谷,其他地方公交幾乎沒有。不會開車,就像殘疾人一樣寸步難行。租車又怕出事故,打車貴得要死。
真實成本曝光:比國內一線城市還貴。
你以為在泰國一個月3000就能活得滋潤?那是真的天真。
我認真算了8個月的生活賬單:
住房:2.5萬泰銖/月
飲食:1.5萬泰銖/月
醫療:1萬泰銖/月
交通:5000泰銖/月
其他:5000泰銖/月
合計:每月6萬泰銖(約合人民幣1.2萬),這還是最基本的生活標準。如果想過得體面點,2萬人民幣都不夠花。
而在國內,我一個月花6000就夠了,生活質量還比泰國好得多。
泰國養老只適合三種人:
第一種,超級有錢人,不在乎花錢,圖個新鮮感。
第二種,年輕健康、英語流利、適應能力強。
第三種,有泰國背景的人,子女在當地或有穩定社交圈。
如果你不符合這三個條件,勸你慎重考慮。
我現在已經決定回國了,房子能賣就賣,賣不掉就當交學費。
這次教訓讓我明白了一件事: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養老天堂,只有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有人問我后悔嗎?我說不后悔,至少我親自試過了。
也有人問我,會不會推薦別人來泰國養老?我的回答是:除非你是土豪,否則別輕易嘗試。
人在異鄉,最怕不是花錢,而是生病的時候沒人懂你的話,連一瓶藥都買不到。
所以啊,別被網上的美好宣傳騙了。真正的養老,不在風景里,在你熟悉的人群里,在你能安心睡覺的地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