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已放家門口,
如有疑問請撥打電話。”
當這條看似正常的短信
出現在手機屏幕上時
背后很可能是一場新型騙局
一女子因查詢快遞步入陷阱
5月11日晚,北京的安女士收到信息稱,一個快遞包裹放在自家門口,然而安女士到家后并沒有看到快遞,于是回撥了短信上的電話。
電話里的人說包裹是“百萬保障”,不是實物。安女士表示沒有買過這樣的東西,對方稱是安女士在某電商平臺上無意識點的。
對方自稱是某電商平臺的客服,如果安女士不盡快關閉銀行卡的免密支付功能,過了晚上零點,系統就會自動扣費2000元。對方說,可以幫她操作關掉免密支付功能。
安女士按照要求,在手機上下載了一款名為“云客服”的App。這款軟件具有遠程控制和屏幕共享功能。
騙子遠程控制手機
催促女子配合操作
然而,對方并沒有幫安女士關閉免密支付,而是利用“云客服”這款軟件的遠程控制功能,直接操作安女士手機界面,將安女士多張銀行卡內的資金集中轉移到了一張銀行卡中。
更為關鍵的是,在需要輸入支付密碼時,騙子還要求安女士放慢輸入速度并在輸入后停留幾秒鐘。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利用“云客服”的屏幕共享功能,實時記錄安女士輸入的密碼,從而掌握她的資金轉移過程。
在操作的過程中,安女士頻繁收到短信驗證碼,心里雖然有疑慮,但是在對方客服不斷催促和解釋中也沒多想。
用手機NFC轉走卡內資金后
騙子還誘導女子申請網貸
當所有資金匯集到一張銀行卡后,對方讓安女士又下載了一款手機軟件“DAI-NFC”,并且指示安女士將銀行卡貼在手機下方。
“DAI-NFC”是一款具有NFC功能的軟件,此時對方已經通過手機NFC功能將安女士卡內資金全部轉走,安女士還渾然不知。為了榨取更多錢財,對方謊稱資金已轉入“安全賬戶”,將在2小時后返還,同時誘導安女士下載網貸軟件申請貸款。
套路之下還有套路
女子被盜刷3萬多元
安女士等到凌晨2時還未見資金返還,開始意識到被騙。凌晨5時,她收到一筆25000元“到賬”的短信,誤以為是返還資金,便將錢轉到了自己的卡上。
不過天亮后,安女士仔細查看資金記錄才發現,那25000元是對方遠程操作辦理的網貸,并不是之前所說轉到安全賬戶上的那筆錢。
對方給安女士設置了12期網貸,每一期都有很高的利息,一年要還將近6000元的利息。
不過因為前一晚到賬延遲,騙子并沒有把這筆網貸盜刷,但是之前所謂轉到安全賬戶的那幾筆錢被騙子盜刷走了。意識到被騙后,安女士立即到轄區派出所報警,經統計,安女士總共被盜刷了3萬多元。
收到陌生短信
有五步防詐指南
警方提示,收到陌生短信有五步防詐指南:
一是驗真,務必通過官方購物平臺或快遞公司官網核實物流信息。
二是拒撥,絕不回撥短信附帶的非官方電話,任何自稱客服要求回撥的陌生號碼,均為詐騙。
三是拒點拒下,陌生鏈接不點擊,陌生軟件不下載,關閉手機App不必要的權限。
四是牢記“百萬保障”是免費,微信、抖音等平臺的“百萬保障”功能均為自動開啟且完全免費,不會到期扣費,無需任何關閉操作。
五是凍結,發現賬戶異常立即撥打銀行客服電話進行掛失凍結,并立即報警。
此外,警方介紹,“云客服”App除了具有屏幕共享以及人臉識別功能外,最重要的是它可以攔截其他電話,讓被害人完全陷入騙局無法被外界提醒。
NFC安全性高
但不要安裝不明軟件
NFC是種短距離的無線通信技術,智能手機絕大部分都具備這個功能。中國電信集團反詐中心副主任李臻介紹,詐騙分子會誘導被害人把銀行卡貼近自己具有NFC支付功能的手機上。過程中,被害人銀行卡的交易信息會被實時遠程傳送到詐騙分子的手機上,這時把手機貼近POS機,就遠程完成了這次交易支付,被害人手機里的錢就被盜刷了。
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研究員張扶桑表示,要想利用NFC功能實現遠距離盜刷,前提是必須下載騙子提供的木馬軟件。因此只要不點擊、不下載不明軟件和鏈接,就不用擔心自己的手機被隔空盜刷。
來源丨央視新聞、北京日報
責編丨徐麗青
校對 丨麥雪莉
審核丨梁冰欣
終審丨胡志偉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微生活推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