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寫了很多的“撿垃圾”系列,關于小米的機器很少,今天說一下小米系的手機——小米12(小米賣得最差的手機了,也是存在感最差的手機了,但是二手性價比還行),這臺機器我短暫用過一陣子,本來對曲面屏深惡痛絕,但好在它是微曲屏,除了不能貼玻璃膜外,倒也不難用,手感算得上“溫潤如玉”。
小屏時代的倔強者
當主流旗艦機寬度紛紛突破75毫米、重量突破200克時,小米12依然固執地堅守著152.7×69.85毫米的嬌小機身,其中原野綠采用金屬中框與素皮后殼結合,金屬中框與素皮后蓋的碰撞,讓每一次握持都成為觸覺享受(小屏手感不是蓋的)。
說一下這塊屏幕,6.28英寸微曲屏既保留了曲面屏的視覺沉浸感,又規避了誤觸的惱人問題,1100nit峰值亮度在陽光下清晰可辨,而480Hz觸控采樣率讓指尖滑動如絲綢般順滑。正是小米12對于小屏時代的倔強,才有了后面小米13在旗艦小屏市場的底氣。(只是可惜了小米12)
被低估的影音寶藏
當人們追逐億級像素時,小米12的IMX766主攝非常能打,索尼這顆1/1.56英寸大底傳感器,配合OIS光學防抖和萬物追焦技術,在街頭抓拍時快如閃電。更令人懷念的是哈曼卡頓調音的立體雙揚,在2025年聽慣杜比聲效的耳朵,重新貼近聽筒與底部揚聲器時,仍會被那溫暖醇厚的中頻震撼。對比后來取消哈曼調音的小米13,這份聲學調校更顯珍貴。
二手市場的大降價
8G+128最低550元,8G+256G最低620元,12G+256G最低700元,至于具體成交價,那就跟隨成色波動了,這價格甚至不及當年發售價的三分之一。轉轉集團數據顯示,18-34歲年輕用戶占二手交易七成,他們正用敏銳眼光發掘這些被低估的性價比老旗艦。
數碼蓋飯的一些選購建議:認準未升級澎湃OS的MIUI版本,老系統對驍龍8 Gen1調度更溫和,如果當備用機就買個8G+128G或8G+256G的中低配,同時避開素皮版本,素皮版本一般成色較差,驗機時連續拍攝4K視頻10分鐘,檢驗散熱穩定性。(700元淘到頂配小米12的年輕人,比花五千買新款的人更懂過日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