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上午,信陽港·淮濱中心港迎來一艘特殊的貨輪——“潤興集699”號集裝箱船滿載96標箱鐵礦砂順利靠岸。這艘河南內河航運史上裝載量最大的集裝箱船,以單船載箱量比以往增加一倍的紀錄完成首航,刷新了河南內河航運船舶大型化的里程碑。
在卸載這批從澳大利亞進口的鐵礦砂后,“潤興集699”號將裝載戶外家具等貨物返航連云港,最終經海運出口至歐美國家。
歷史性突破:首航細節全記錄
“潤興集699”號的處女航標志著河南內河航運能力質的飛躍。這艘巨輪裝載的96個標準集裝箱鐵礦砂,創下河南內河單船載貨量新紀錄。
這批貨物從澳大利亞啟程,在中國連云港完成裝箱,隨后沿水路直達淮濱中心港。
卸貨作業完成后,返程貨輪將裝載河南制造的戶外家具等商品,經沿海港口轉港,最終銷往歐美市場。這種“重去重回”的雙向運輸模式,大幅提升了船舶利用效率和航線經濟性。
首航儀式現場,信陽市淮河港口集團總經理董林向記者介紹:“‘潤興集699’號的成功首航,是淮濱中心港作為河南通江達海門戶港口優勢地位的明證”。
成本革命:物流效率雙提升
單船運載能力的倍增直接轉化為顯著的物流效益。據董林解釋,單船載箱量翻倍意味著物流成本大幅降低,同時運輸效率也得到質的提升。
這一突破使淮濱中心港作為河南通江達海門戶港口的優勢地位更加凸顯。
貨物抵港后的轉運環節同樣體現了效率革新。96標箱鐵礦砂卸載后,立即通過新能源重卡轉運至安鋼集團信陽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形成“公水一體化”聯運閉環。
這種多式聯運模式既降低了物流成本,又減少了碳排放,符合綠色運輸發展趨勢。
更大的船舶意味著更少的航行頻次、更低的燃油消耗和更少的人力投入。淮濱中心港技術部門初步測算顯示,采用96標箱船舶運輸,單位集裝箱物流成本可降低30%以上,為河南進出口企業帶來實質性紅利。
航運藍圖:河南內河大發展
“潤興集699”號的首航僅是河南內河航運大發展的序章。董林透露,隨著河南內河航運重大工程的逐步推進,全省內河航運航線加速拓展成網,船舶大型化的紀錄將不斷被刷新。
淮濱中心港的擴容提質項目將加快實施,助推河南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
河南內河航運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2025年2月,河南省明確開展“水運發展全面建設年”行動,計劃完成投資200億元以上,港口吞吐量目標達7000萬噸以上。
根據《河南省內河航道與港口布局規劃修編(2025-2035年)》,到2030年全省航道通航里程將超2200公里,其中三級及以上航道達750公里以上。
周口港作為河南內河航運的龍頭,2024年貨物吞吐量達5205萬噸,占全省水運總量的87.5%,集裝箱吞吐量16.3萬標箱,同比增長54.7%。
全省港口2024年總吞吐量達6085萬噸,同比增長29.8%。
通江達海:構建中原出海新通道
河南雖地處內陸,卻有著通江達海的雄心。通過“11246”工程的實施,河南正構建以周口港為引領、多港協同的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
這一工程計劃到“十五五”初實現港口吞吐量1億噸、通航里程2000公里以上,打造淮河等4條通江達海通道。
區域協作成為關鍵突破點。河南與安徽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開通“五港聯動”集裝箱航線,其中周口—蕪湖航線航程縮短370公里,物流成本降低200-300元/TEU。
河南金山化工集團通過該航線每年節約成本超1000萬元。
在沙潁河畔,周口市憑借港口優勢吸引了國際糧商巨頭益海嘉里投資100多億元建設8個重點項目;河南鋼鐵集團周口基地加快形成新的產能。港口的崛起正帶動城市產業發展,形成“以港興產、以產興城”的良性循環。
船舶大型化趨勢在河南內河航道上持續加速。董林透露,淮濱中心港擴容提質項目即將實施,未來還將有更大噸位的船舶投入運營。
隨著沙潁河漯周段提質升級、淮河淮濱段航道整治等工程推進,河南內河航運船舶載貨量紀錄有望再次刷新。
賈魯河通航工程前期工作也在推進中,鄭州有望接入內河航運網絡,形成“鐵公機水”多式聯運體系。內陸河南,正通過一條條水路,書寫著向海圖強的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