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念化為行動、從愿景變成現實,共建“一帶一路”從一顆夢想的種子成長為枝繁葉茂的大樹。乘著“一帶一路”東風,永鋼集團加快“走出去”步伐,向世界展現民營企業劈波斬浪的信心與底氣。
面對當下外貿形勢,企業應變能力如何,數據最有說服力。今年1-5月,永鋼集團出口同比增長52%,優勢產品出口量上漲70%,新開拓26個國際客戶,6款優勢產品成功走向海外市場。
走進永鋼集團棒材四分廠,工人們正井然有序地裝車發貨,據介紹,這里每月產品出口量達1.5萬噸。
“這一批磨球鋼是發往南美客戶的,作為永鋼的特鋼產品,主要應用于礦山、火力發電等領域。”永鋼集團出口貿易科科長李天威告訴記者,近年來,磨球鋼出口增量尤為明顯,主要面向南美、歐洲市場,從2017年的兩三千噸,到2024年的十幾萬噸,永鋼成為了這位南美客戶的全球最大供貨商。
俗話說
“打江山易,守江山難”
市場的成功開拓
并不代表萬事大吉
搭建各方聯動的溝通平臺,才能牢牢掌握主動權,讓企業更多優質產品“走出去”。“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我們20多人的團隊個個都是業務多面手,熟知行業動態,響應客戶需求,不敢錯過任何信息。”每每談起斬獲南美大客戶,李天威清楚這些年項目團隊的艱辛和不易。
隨著企業的全球化布局不斷提速,讓好產品走出去與提供好產品缺一不可。近年來,永鋼集團圍繞國際市場需求,積極響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從東南亞的軌道交通到南美洲的跨河大橋,以硬核實力書寫著中國制造的全球化篇章。
“我們實現了從單一產品單規格向多產品多規格轉變,從客戶的小批量試用到成為主要供應商的轉變。”永鋼集團技術中心主任陳遠清表示,依托自主研發中心及產學研協同機制,加速開發風電、能源、汽車等領域高端產品,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技術體系,在眾多前沿技術領域達到領先水平。
當新加坡跨島線的列車從隧道穿行而過,當圭亞那新德梅拉拉河大橋的車流點亮兩岸經濟帶,永鋼集團以鋼鐵為紐帶,架設起中國制造與世界需求的聯結。
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至2025年5月底,永鋼集團累計出口鋼材2090萬噸,其中,950萬噸鋼材被出口至“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占總出口量的45%。
“我們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以優質的產品、服務及保供能力,贏得國際市場好評,結出累累碩果。未來,永卓控股將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在自主創新之路上不斷突破,持續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走向愈發廣闊的發展舞臺。”永卓控股黨委書記、總裁吳毅表示,從“產品出海”到“品牌出海”,跟著“一帶一路”走出去,永鋼走出了一條條繁榮進步的“幸福路”、一道道合作共贏的“發展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