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仁又把“4000萬歐轉會費這個數字玩出了花樣,這次的主角是特爾,剛滿20歲的法國前鋒正式官宣永久轉會熱刺,轉會費總價4000萬歐,去年夏天,拜仁用同樣的價格把赫拉芬貝赫送去了利物浦,現在赫拉芬貝赫身價已經蹭蹭漲到7500萬歐,反觀拜仁自己,留著錢不說,球隊陣容沒補強多少,眼看著培養出來的球員一個個身價暴漲、他鄉發光,這一波操作到底值不值,球迷心里其實已經有了答案
此情此景,真有點“擺爛的既視感,拜仁這兩年的操作,越來越像在玩回收站,去年剛把赫拉芬貝赫賣給英超,結果人家利物浦直接用成了主力,德甲這邊還在討論“要不要再買個中場,今年又輪到特爾,年紀輕輕、身價還沒漲起來呢,就直接打包送走,表面上看是“穩賺不賠,可細想一下,這兩樁買賣其實有點離譜,赫拉芬貝赫當初在拜仁并沒打出來,剛適應德甲節奏就被清倉,結果到了英超反倒越踢越開,身價漲得比自家股票還穩,難道是拜仁看走眼了,還是說培養體系出了問題
問題來了,拜仁到底是太會做生意,還是太不會用人,4000萬歐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放在英超豪門的買人賬單里就是個“正常價格,但放在德甲、放在拜仁自己、放在赫拉芬貝赫現在的身價對比下,這數字就顯得格外扎眼,很多球迷都在調侃,“拜仁是不是專門給英超打工的,你說巧不巧,這兩年拜仁賣出去的年輕人,基本都在外邊混得風生水起,隊里留下的,不是高薪低能的老將,就是狀態起伏不定的新人,難怪網上老有聲音:拜仁,是不是該反思下自己的建隊策略了
回到特爾,拜仁球迷其實挺矛盾的,這孩子雖然出場不多,但效率肉眼可見,替補出場能進球、能攪局、速度和沖擊力都在線,雖然還沒完全打出“巨星相,可潛力擺在那兒,熱刺愿意掏4000萬買,說明市場認可度已經不低了,拜仁這邊為啥要賣呢,官方說法無非是“球員希望更多出場機會,但真相大家都懂,拜仁現在的鋒線配置其實也沒多富裕,凱恩固然穩定,但后備力量始終沒跟上,特爾本可以作為輪換和沖擊手慢慢培養,結果就這樣送走,不能說是“擺爛,但多少有點缺乏耐心
有人說拜仁是“無情提款機,其實也不全對,賣人賺錢本來是豪門常態,但關鍵是轉化鏈路斷了,買來的補強沒能補上賣人的缺口,赫拉芬貝赫走了,中場短板依然沒補齊,特爾走了,鋒線依賴凱恩的情況只會更嚴重,隊內年輕人看著前車之鑒,誰還敢賭未來啊,拜仁高層嘴上說“重視青訓,結果操作一波接一波,誰都看得出來,球隊更看重短期收益
再說句現實點的,拜仁和英超的差距,其實不只在轉會費上,赫拉芬貝赫去利物浦,立馬成了主力,教練信任、戰術適配、成長空間全都給到位,拜仁這邊一到關鍵比賽就“只信老將,年輕人機會少得可憐,說白了,是體系和氣氛的問題,特爾要是能在熱刺站穩腳跟,復制赫拉芬貝赫的逆襲劇本,那拜仁這兩年真就成了“英超青訓營,割肉割得有點心疼
當然,也不能全怪拜仁,德甲本身市場就小,薪資水平和曝光度和英超差一大截,留不住人也是現實問題,可既然如此,拜仁是不是更應該“用好手里的牌,而不是一味求穩、見錢就賣,尤其是對年輕球員的耐心,其實才是豪門氣質的底色,赫拉芬貝赫的故事已經證明,早賣早套現不一定是最優解,特爾的未來值不值得賭,其實市場已經給出信號
網上有球迷說,拜仁現在賣人像“股票止損,寧可小賺小賠,也不愿意等到爆發,結果每次都是別人收割紅利,自己只剩后悔藥,仔細想想,這波操作確實讓人唏噓,拜仁的青訓體系、球員管理、轉會策略,真該好好復盤一下,不然以后還會有“下一個赫拉芬貝赫,還會有“下一個特爾走出安聯,去別隊當主角
回頭看,赫拉芬貝赫的身價暴漲,其實就是給拜仁上了一課,眼下特爾離隊,4000萬歐只是數字,關鍵還是球隊的格局和眼界,怎么用人、怎么留人、怎么平衡短期利益和長期規劃,這才是拜仁真正要面對的問題,轉會市場永遠不會等人,誰能把握住下一個機會,誰才有資格說“王者歸來
說到底,拜仁這兩年“4000萬賣人的操作,賺的是眼前的錢,輸的可能是未來的臉面,球迷嘴里的“擺爛不是沒來由,期待高層能真正明白一個道理:有些人,有些成長,是等出來的,不是賣出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