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 日 晴 氣溫22~36℃
新聞報料電話:0715—8128787
新鮮事、稀奇事、開心事、麻煩事,歡迎撥打熱線電話,我們愿意和您分享,幫您跑腿...
到2027年,
全市旅游總收入達到450億元;
到2030年,
文化旅游經濟主要指標邁入全省第一方陣,
建成獨具特色的全國知名文旅康養目的地
6月13日,全市旅游發展大會上,市文旅局局長、市體育事業發展中心主任李振對市委市政府發布的《咸寧市打造全國知名文旅康養目的地實施意見》進行全面解讀,進一步明晰了全市文旅產業發展的總體布局和中長期目標。
突出目標導向,
把牢“項目為王”的文旅發展支撐
01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實施意見》明確提到,到2027年,全市旅游總收入達到450億元;到2030年,全市文化旅游經濟主要指標邁入全省第一方陣,建成獨具特色的全國知名文旅康養目的地。
我市將強化目標引領,堅持項目為王,將文旅發展目標、路徑以及政策舉措鎖定在項目上,建立文旅項目“三庫”,以高質量項目建設促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全域發力,立足資源稟賦,優化全域文旅空間布局,構建“一核三帶”文旅產業發展空間布局,“一核”即打造溫泉康養核,“三帶”即三國歷史文化旅游帶、紅色旅游帶、幕阜山鄉村休閑旅游帶。圍繞溫泉康養、鄉村旅游、都市休閑、旅游購物、研學旅游、體育旅游等七大文旅細分產業擴規模、強體量,夯實千億產業能級,推進全域發力。
著重深化業態融合,
打造“近悅遠來”的文旅消費生態
02
持續做強溫泉康養產品,形成“全域溫泉、四季康養”格局,重塑在全省溫泉旅游的領先地位;
加快發展避暑旅居產品,推進九宮山景區提檔升級,高起點謀劃建設太平山、金沙、小九寨、黃龍山等避暑旅游項目;
提質升級鄉村旅游產品,開發建設具有研學價值的文化產業園,依托大型國企、優秀民企資源,設計開發促進中小學生綜合素養提升的研學產品;
大力培育體育旅游產品、“跟著賽事去旅行”,因地制宜開展馬拉松、門球賽、自行車、龍舟賽等特色群眾體育活動,打造“一縣一品”賽事體系;
豐富全要素旅游產品,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全要素豐富全市旅游產品體系。
堅持景城共建,
營造“主客共享”的文旅服務體驗
03
全面優化文旅市場環境,樹牢“人人都是形象大使、處處都是旅游環境”理念,將“重信親客”融入旅游服務各方面、全過程;
加力智慧文旅建設,利用數字科技引導產業升級,加快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成果在文旅領域運用;
構建“快進慢游”交通網絡,創建“美麗國省道”“美麗農村路”,打造一批“一路一景”特色綠化景觀示范路段。建設一批自駕車、房車營地、旅游驛站。
立足出圈出彩,
構建“流量密碼”的文旅宣傳矩陣
04
強化媒體宣傳。推進文旅宣傳主力軍向線上轉變。深化“香城泉都”“中國桂花城”等特色IP城市品牌塑造,加大短視頻傳播、網絡直播精準推流力度,持續用好大學生文旅推介人、網紅達人文旅推介人;
強化活動推介。持續辦好溫泉文化旅游節、茶產業發展大會、提琴戲劇節等主題節會活動,圍繞賞花、避暑、冰雪、溫泉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旅活動,推動引客入咸增值增量;
推動國際營銷。構建文旅與外事、外宣、外經、外資、外貿聯動工作格局,與大型旅行商合作,培育一批海外文旅推薦官。開展擦亮“萬里茶道”“三國文化”兩大名片國際傳播活動,進一步提升咸寧文旅影響力和展示度。
本報記者:杜培清
圖片來源:咸寧文旅、咸寧日報、攝影師 承偉
編輯:周萱
監制:向東寧
出品:新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