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在這里,人們出門不能戴眼鏡,否則摘下的時候就得扯一層皮下來;戶外說句話,都能聽到哈氣變成冰渣的聲音;河里剛撈的魚,一出水就凍得邦邦硬;出遠門必須開車,還得結伴而行,不然車子一旦拋錨就只能曝尸荒野……
這里就是世界最冷的城市,俄羅斯的雅庫茨克。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座極寒之城至今仍生活著30萬居民。他們扎根于此,讓世人詮釋著人類對抗極境的生存智慧。
凍土上的冰封之城
如果要用一個詞形容雅庫茨克,“極寒”最為貼切。這座位于俄羅斯遠東的“冰城”,冬天的寒冷完全超乎想象,最冷時氣溫能跌到-70℃,1月平均氣溫在-38℃連呼吸都像被冰碴劃破喉嚨。如果你穿著在漠河過冬的衣服來這里,連十幾分鐘都堅持不住。
令人意外的是,這里的夏季平均氣溫卻能飆到38℃,最熱時還能達到40℃,冬夏溫差超過100℃,堪稱世界氣候反差最大的城市。
雅庫茨克全城都建在永久凍土層上。這里不管地表氣溫多少度,地下4米永遠保持-8℃的低溫。但在永久凍土層表面,還有一層1.2米厚的活凍土層,為了避免凍土冬凍夏融,導致房屋倒塌,這里的房子全都建在高高的木樁或水泥樁上。
普通的房屋,地下木樁或水泥樁的高度大概是1米多,高一點的樓房樁基一般需要6—8米深。特殊設施或巨大建筑,如工廠或發(fā)電廠,建筑樁基甚至能深入地下超25米深。為了防止冷空氣入內(nèi),建筑的門窗往往都有三四層之多。
在這里,自來水管都是直接鋪在地表上的,每隔一段距離還有加熱站定時加熱,防止管道凍裂。
即便如此,極端低溫也只是這里的日常,時不時濃霧才是真正的“隱形殺手”。這里的冬季常被白茫茫的霧海籠罩,能見度只有不到10米。當?shù)厝诵枰o樓房刷上紅黃藍綠的“彩妝”,否則大霧天出門買東西,很可能會徹底迷失在純白的世界里。
“卷心菜”生存法則
在雅庫茨克出趟門,難度不亞于爬一趟雪山。-20℃左右的情況還算好,只需要穿得足夠厚實就沒問題了。但氣溫若是降到了-30℃以下,那冷起來真的是要命的。
每次出門前,居民們都得像疊卷心菜一樣把自己包成球。腳要踩兩雙襪子,一雙棉襪一雙發(fā)熱襪,配上高幫皮棉靴;身上保暖內(nèi)衣打底,再加長袖,外套,羊絨棉衣,羊毛大衣;手上兩副手套疊戴防止手指僵住,兩條圍巾加面罩把臉裹得只剩眼睛……
就算是這樣全副武裝,一旦氣溫跌破了-43℃,戶外活動時間也只能堅持十幾分鐘。因為皮膚如果超過10分鐘暴露在空氣中,就可能帶來永久性的損傷。
這種環(huán)境里,連說話都得“省著說”。當?shù)厝嗽缇宛B(yǎng)成了在戶外用手勢和眼神交流的習慣,因為話說多了嘴唇會凍黏住。戶外的車子,入冬后就從來不會熄火,因為一旦熄火,這個冬天可能就再也打不著了。
出趟遠門,絕對不能步行,必須開車,最好是幾輛車結伴而行。這樣一輛車子路上拋錨,還能有個照應,不然要是孤身一人流落野外,就等著變成冰雕吧。
在這冰雪覆蓋的城市,只有一個身影永遠挺拔。寒風呼嘯時,他的手臂依舊高舉;暴雪肆虐時,他的目光仍然堅定地望向前方,永遠以沉默的姿態(tài)抵御著歲月的嚴寒,他就是廣場上的列寧雕像。
冰層下的寶藏
雅庫茨克的環(huán)境如何惡劣,為什么當?shù)厝艘廊贿€要留在這里呢?
傳說,當年造物主手捧著無數(shù)的寶藏滿世界播撒,途徑雅庫茨克時,卻不小心把手指給凍掉了,手里捧著的寶藏隨手指一同而落,全都留在了雅庫茨克。
自19世紀起,這里就是俄羅斯最重要的礦產(chǎn)開發(fā)中心之一。這里貢獻了全世界1/5的鉆石產(chǎn)量,同時也盛產(chǎn)黃金和白銀,煤炭,木材、皮革和食品加工業(yè)也在蓬勃發(fā)展。這里的人均收入,甚至可以和莫斯科的白領比肩。
僅2019年,這里就開采出了約36噸黃金,120噸白銀,1900萬噸煤和3850萬克拉的金剛石。這里的漁業(yè)和畜牧業(yè)同樣出色。菜市場里幾乎看不到蔬菜,當?shù)厝说闹饕澄锞褪囚~,大大小小露天放置,凍得邦邦硬,沾著霜花的凍魚,拿起來都能當兵器使用。
不過由于氣候過于嚴酷,這里已經(jīng)很久沒有外來人口涌入了,常住人口維持在30萬左右,其中四成是土著雅庫特人,至今仍延續(xù)著傳統(tǒng)的馴鹿放牧生活。
這里人口雖然不多,但大城市該有的設施,如酒店,影院,劇院,大學,博物館,研究院,公園,動物園應有盡有;尤其是這里的猛犸象博物館,得益于低溫氣候,幾萬年前的猛犸象依然安靜躺著在博物館里,外觀栩栩如生,肌肉紋理清晰可見,仿佛剛閉上眼在打盹。
近些年來,這里開通了和我國牡丹江,黑河和哈爾濱的多條國際客運航線,越來越多的國人來此觀光旅游。不過若是你想來此,最好選在7月份,那時的氣溫只有20℃左右,是觀光的最佳窗口期,可以讓你盡情地欣賞這座冰城的每一個角落。
結尾
生活在雅庫茨克的人們,就像冰原上的馴鹿,早已用最粗糲的方式承受住了自然的打磨。寒冷在這里早就不是生存的威脅,而是化作了一種獨特的生命養(yǎng)分。那些舉步維艱的生存日常,配以凍土層下萬年的遠古饋贈,共同交織成了一曲人與自然的冰與火之歌。
當然,如果你有機會來此,臨走前別忘了和廣場上的列寧雕像合個影。畢竟整個城市除了他,誰都沒法在-70℃的嚴寒下依然保持昂首遠眺的驕傲姿態(tài)。他站在那里,就像在提醒世人:只有那些把冰霜化作鎧甲的勇者,才能真正征服嚴寒。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