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英滿徑玉魂銷,褪盡胭脂素魄搖。
風里殘妝猶帶淚,雨中瘦影尚含嬌。
曾攀錦樹香盈袖,今臥寒泥色覆橋。
莫嘆芳華隨水去,且看新萼綻云霄。
此詩以落雨殘花為吟詠對象,通過層層遞進,展現了生命從絢爛到凋零的必然歷程,并在頹敗中寄寓了對新生的期盼。
全詩以景起情,由物及理,在工整的格律與凝練的語言中,完成了一場對自然輪回的哲學沉思。
首聯:飄英滿徑玉魂銷,褪盡胭脂素魄搖
開篇以“飄英滿徑”直擊殘花凋零之景,落英紛飛鋪滿小徑,暗喻繁華逝去的不可逆轉。
“玉魂銷”與“素魄搖”形成色彩與質感的強烈對照:前者以“玉”喻花瓣之潔白脆弱,后者以“素”強化凋零后的清冷孤寂。
一“銷”一“搖”,既勾勒出殘花褪盡紅妝后的凄美姿態,又暗含對生命易逝的嘆息,為全詩奠定哀婉基調。
頷聯:風里殘妝猶帶淚,雨中瘦影尚含嬌
此聯運用擬人手法賦予殘花以生命情感。
“殘妝帶淚”將飄零花瓣比作女子哭花的容顏,淚痕斑駁中透出無盡哀憐;“瘦影含嬌”則以矛盾修辭捕捉殘花在風雨中搖曳的柔弱與倔強,暗含對生命堅韌的禮贊。
一“淚”一“嬌”,將殘花的物質形態與精神氣質融為一體,使凋零之景升華為生命意志的象征。
頸聯:曾攀錦樹香盈袖,今臥寒泥色覆橋
時空對照是此聯核心。
“錦樹香盈袖”回溯昔日盛放之景,繁花似錦、香氣襲人,暗喻生命巔峰的輝煌;“寒泥色覆橋”直面當下零落之實,殘花凋零、色彩斑駁,鋪陳于寒橋之上。
一“曾”一“今”,一“攀”一“臥”,在盛衰對比中強化榮枯循環的必然性,而“色覆橋”的視覺沖擊,更將殘花鋪陳之態推向極致,暗含對生命歸宿的坦然接納。
尾聯:莫嘆芳華隨水去,且看新萼綻云霄
情感陡然轉折,從對凋零的嘆惋升華為對新生的期許。
“芳華隨水”呼應首聯的飄零意象,水流不息象征時光流逝,芳華難駐;“新萼綻云霄”則以壯闊畫面打破沉郁,新生的花苞凌云綻放,暗喻生命在毀滅中的永恒延續。
一“莫嘆”一“且看”,在否定與肯定之間完成對生命本質的洞察——消逝與重生,本就是時光長河中永恒的交響。
全詩以殘花為鏡,照見生命輪回的真諦。
從滿徑飄英的頹敗,到新萼凌云的希望,詩中未直言悲喜,卻通過意象層疊與情感起伏,讓讀者在工整的格律與凝練的意象中,感受到自然法則的冷峻與溫情并存。
尾聯的豁達并非對凋零的否定,而是對生命本質的深刻領悟:每一次凋零,都是新生的序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