曖昧這件事,感受上就像喝酒。
淺嘗輒止,微醺,有醉意,醉了,斷片了。
不同的狀態,帶給每個人的感受是不同的。
你說曖昧最舒服,最好的狀態是什么?
要么淺嘗輒止,要么微醺,至少你還能掌控自己;
但凡你醉了,斷片了,那你就會失去對自己的掌控。
包括你的情緒,你的理智,你的判斷力,你做決策的選擇。
-01
空窗期越久的人,在曖昧關系里越容易“患得患失”
這類人有一種反差。
在單身的日子里,TA的生活也算有秩序,被安排得很合理;
工作,生活,社交,獨處,都能夠安靜下來。
可一旦遇到喜歡的人,進入了曖昧關系,他就瞬間進入另一種狀態。
患得患失,焦慮,恐懼。
你道心不穩,定力不足,多年單身好不容易攢下來的“道心”,一朝破碎。
為什么?
在空窗期階段,你整個人是矛盾的。
既羨慕別人成雙成對,甜甜的戀愛,又畏懼親密關系;
間歇性渴望戀愛,持續性保持單身。
為了抵消這種“矛盾心理”,你就不斷暗示自己:
“沒關系,我不需要戀愛,我不需要感情也能過得好”。
可一旦某個異性接近你,跟你建立高頻率聊天,成為你生活中的習慣。
你會發現,一切都暴露了本質。
你依然是渴望愛,渴望親密關系,渴望被看見,被人陪伴的。
然后呢?
你就越陷越深。
可你的內核是恐懼的,是患得患失的。
你越喜歡對方,在意對方,你的自我評價體系,自我價值感就越動搖。
多吃一點,你就害怕長胖,擔心對方嫌棄你;
沒表現好,你就害怕關系失敗,對方會離開你;
太主動了,你害怕對方失去新鮮感,逐漸抽離;
不主動,你又擔心對方生氣,對你失去耐心。
你看,你的重心,你的注意力,你的框架,全都被對方影響了。
在曖昧關系里,對方拿捏住你的情緒,你的想法,就意味著拿捏住了你這個人。
你說愛也好,曖昧也好,男女關系到某些階段,本質上都是“恐懼”。
恐懼包括:
焦慮內耗,患得患失,自我否定,自我懷疑,分離焦慮。
想想看,你是不是如此?
而且,單身時間越久,空窗期越久,在曖昧關系里的表現就越糟糕。
-02
守住你的框架,尊重對方的框架,關系才能穩定
你的框架是什么?
你做了什么,你想做什么,你開始做什么,這都是你自己掌控的;
你不需要看對方評價,看對方臉色,只是遵從你的本心。
反之,如果你按照對方的要求做,看對方的臉色和情緒調整自己,那就意味著你丟掉了自己的框架,而是按照對方給你設定的框架生活。
對方的框架是什么?
一個道理。
你覺得他有錢,但對你摳門,這就是他的框架;
你覺得他條件一般,消費習慣卻很高,這也是他的框架;
他情緒穩定,他做事有主見,他隨大流等等,無論他怎么樣,都是他的框架。
你們要做的,是在接納彼此的前提下去感受愛,經營關系。
能夠融合的部分,會促進愛;
無法融合的部分,就變成了感情里的碰撞;
當碰撞和解,關系會穩定走下去;
當碰撞產生了更大的矛盾,關系就會走向消亡。
回到曖昧關系中:
什么樣的人,能心平氣和享受這樣的關系?
自我內核穩定,框架穩定,能做到知行合一的人。
簡單來說:足夠愛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的人。
當代人的感情病是什么?
將性的需要跟愛的需要混為一談,認為生理需要就是愛,生理喜歡就是愛。
其實,這是兩碼事。
對方需要你,未必愛你;
但對方愛你,一定需要你。
順序不一樣,邏輯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
如果你在感情里感到恐懼,患得患失,說明你還不夠穩,說明你還不夠好;
當你內核穩,價值穩,姿態穩,你只會去享受關系,而不是執著結果。
話題:
你容易患得患失,焦慮恐懼嗎?
作者何所歡:
專注兩性情感,婚姻家庭,性格成長,社交關系等分析,關注我,為你帶來更多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