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微之境:具象繪畫研究展”
是遵循藝術史寫作方式的研究性展覽,
并非一味突顯傳統,或沉迷于傳統之中,
其目的是通過對傳統的溯源與梳理,
展現繪畫語言隨著時代更迭產生的變化,
以及語言表達的品質與深度,
最重要的主旨是,
為未來藝術語言的發展提供營養、探尋方向!
黃斌
HUANG BING
參展藝術家
EXHIBITING ARTISTS
【視頻】 “ 精微之境:具 象繪 畫研究展 ” 開幕現場
《 迦百儂輝光 》
布面油彩
73 ×91cm
2020
我遵從那存在于文化與歷史源頭的原初偉力的引領。希望通過畫布上可見的形與色去追尋隱秘的永恒生命之美。
——黃斌
《一;起初》
布面油彩
158 ×220cm
2022
《一;起初》局部
《 向山舉目 》
布面油彩
220 ×158cm
2019
《云起高原》
布面油彩
125 ×180cm
2025
《 榮耀晨光 》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收藏
布面油彩
156 ×320cm
2017
《 榮耀晨光 》局部
《玄黃》 (鷙鳥東方)
布面油彩
125 ×180cm
2012-2025
《玄黃》 (鷙鳥東方)
局部
《漢紅 》
布面油彩
220 ×158cm
2019
《大河岸,天翼之舞》
布面油彩
156 ×320cm
2023
《大河岸,天翼之舞》局部
《 輝光中的延展與褶皺 》
布面油彩
50 ×70cm
2025
《云走河西》
布面油彩
120 ×150cm
2022
《 山海晨云 》
布面油彩
125 ×180cm
2019
《藍 色,紫色和朱紅色,上與下的圖式 》
布面油彩
50 ×40cm
2023
作品主題、結構與色彩統一完整。我希望他繼續走下去,因為這種表達方式以及對色彩的運用,只有基于對這片原始土地的認識和經歷才能達到。
——安德雷阿斯·昆錸音(德國雕塑大師、巴伐利亞文化獎獲得者)
經過長久追尋,藝術家在他的藝術中找到了自己。自身及其藝術表達方式之間達到了高度的統一,二者相互補充。充滿力量的畫面和與土地緊密聯系的色彩折射出中國的歷史。
——馬丁·安格勒(德國雷根斯堡市博物館館長、
藝術理論家、博士)
……是東西方文化的奇妙融合。這些作品讓人聯想到世界的創造和古老的起源。
——《特勞恩施泰茵日報》(05/08/2009)
......eine Einheit zwischen Motiv, Komposition herrscht. Ich hoffe sehr, dass er diesen Weg weitergeht,weil diese Ausdrucksweise und vor allem den Umgang mit den Farben nur derjenige schaffen kann, der sich in dieser ursprünglichen Landschaft auskennt und sie erlebt.Ich glaube,dass Bin beim Malen dieser Bilder etwa dieselben Empfindungen hat, wie ich beim Fertigen meiner Skulpturen.
——deutscher Bildhauer Andreas Kuhnlein
Er findet nach einem langen Weg sich nun selbst in seiner Kunst wieder.Ich bin fest der Ueberzeugung. daβ der Künstler Bin und seine künstlerischeAussage eine festgefügte Einheit bilden, beide haben sich gefunden und erg?nzen sich auf das Herrlichste. Die Kraft und die erdverbundene Farbigkeit finden sich in den kraftvollen Bildern zur Geschichte Chinas.
——Direktor der Museen der Stadt Regensburg, Dr.Martin Angerer
......eine faszinierende Mischung von der oestlichen und westlichen Kultur. Die Bilder lassen Assoziationen an die Schoepfung der Welt und archaische Urgrunde entstehen.
——《Traunsteiner Tagblatt》(den 05.08.2009)
黃斌
一個保守主義的現代油畫創作者。曾是大學教授、旅德畫家。現為國際華文傳媒“J傳媒”、“當代藝萃”欄目特約藝術家、撰稿人。有作品被德國特朗施太音市政廳(2009)、中國中山艦博物館(2016)、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2018)、廣東開平美術館(2022)等公共機構收藏。
“精微之境:當代具象繪畫研究展”以“盡精微,致廣大”為核心理念與學術指向,探索具象繪畫在藝術表達上的深度與廣度,同時,探尋具象繪畫和社會、生活、文化之間的關系。
“盡精微”,在這里,不僅是指向對細節的精細描繪,更是一種對繪畫語言的深刻理解和運用,要求藝術家在描繪外在形象的同時,更要捕捉到形象背后的精神和情感;“致廣大”則是指通過這種精微的表達,追求繪畫語言的極致和諧,達到一種超越具體形象的藝術境界,將觀者引入一個更為廣闊更為深邃的精神世界。
在當下,數字藝術、抽象藝術、行為藝術、裝置藝術盛行的今天,具象繪畫依然有其生命力,尤其是在中國的藝術土壤,仍然占據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本次展覽按照藝術史的脈絡選取當代具象繪畫作品,展現了老中青幾代藝術家在追求“盡精微,致廣大”這一藝術境界上的探索和實踐。我們希望通過本次展覽,能夠以當代文化與藝術史的角度推動對當代具象繪畫的學術研究,促進藝術創作的深入發展,同時也為公眾提供一次具有學術品位的藝術體驗,去感受具象繪畫中蘊藏的精神內涵與無限可能。
開幕式現場
2025年6月7日下午3點,“精微之境:具象繪畫研究展”在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院內云上美術館盛大開幕。本次展覽由當代油畫主辦,龍吟雅風美術館承辦。展覽現場人頭攢動,氣氛熱烈,觀展人群絡繹不絕。
云上美術館館長孫志義先生代表展覽場地主辦方致辭
旅美藝術家、藝評家鐘耕略老師致辭
青年藝術家代表、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吳虛弢老師致辭
策展人、當代藝術家、龍吟讀畫主講人唐華偉先生致辭
開幕式現場,云上美術館館長孫志義先生代表展覽場地主辦方致辭,對本次展覽的作品及內在結構所呈現的學術性給予高度評價;老一輩藝術家代表、旅美藝術家、藝評家鐘耕略老師,青年藝術家代表、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吳虛弢老師分別發表了參展感言并分享了創作心得;本次展覽策展人、當代藝術家、百萬粉絲博主龍吟讀畫主講人唐華偉先生通過線上線下同步直播的方式進行專業導覽、介紹了策展思路與學術指向,并和粉絲們親切互動。
展覽現場
“精微之境:具象繪畫研究展”共分為五個板塊:溯源、傳承、入微、味象、當代探索,這五個板塊呈現了藝術史的發展脈絡并共同構成本次展覽的學術內涵,參展作品不乏平時難得一見的博物館級的經典作品,也有強大視覺沖擊力的當代繪畫作品。本次展覽共展出了近百位藝術家的130 余幅作品。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按照藝術史的脈絡選取當代具象繪畫作品,展現了老中青幾代藝術家在追求“盡精微,致廣大”這一藝術境界上的探索和實踐。我們希望通過本次展覽,能夠以當代文化與藝術史的角度推動對當代具象繪畫的學術研究,促進藝術創作的深入發展,同時也為公眾提供一次具有學術品位的藝術體驗,去感受具象繪畫中蘊藏的精神內涵與無限可能。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6月17日。
展覽現場
展場空鏡
【版權聲明】
我們尊重原創,所推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
敬請原作者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
聯系電話:010-89515619
收藏熱線:13522454081(微信同號)
地址:北京市宋莊國際藝術區龍吟雅風美術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