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小麥托市收購啟動后,小麥行情發生了反轉:
一是行情止跌轉漲,面粉企業開始頻繁提價,整體小麥行情全面回暖。
二是收糧主體積極性大增,主要表現為基層糧點以及貿易主體收購積極,部分地區還出現了“搶”的態勢。
三是陳麥又成了香餑餑,拍賣成交走高,再次出現小幅溢價情形,而新麥采購呢,成交率走低,甚至是流拍。
這都預示著小麥市場情緒反轉,看漲預期升高。
而具體到這兩天,動靜更是不小。
比如面粉企業不僅持續拉漲,部分企業還出現了一天多次上漲,漲幅達到了1.5分/斤。
要知道這樣的情形在玉米市場很常見,但是在小麥市場的確是難得。
而且不光是小麥上漲,連麩皮也大漲價,這也提振了小麥市場的信心。
表面看,這次小麥漲得十分強硬,但在強硬的背后,有3件事得注意:
第一就是面粉企業的提價。
別看面粉企業頻繁提價,但并不是出于需求,換句話說,面粉走貨依然平平,沒什么起色。
那面粉企業為啥要提價收小麥呢?
一是有點被動上漲的意思,畢竟托市啟動后,小麥市場是一片看漲之聲,不漲價根本收不到糧,所以只能配合表演。
二是也想借著提糧原糧,來進一步醞釀提價面粉。
但是這個算盤可能是要落空了,因為面粉經銷商并不看好未來的行情,所以拿貨一點兒也不積極。
那么,就只剩下面粉企業在死撐,能撐多久呢?
第二,小麥“搶”得有點猛了。
雖然托市啟動對小麥市場有很多積極影響,但是畢竟現在不是牛市大背景啊,而且托市是托底,并不是拔高。
但現在市場表現出來的情景更像是打了興奮劑。
一方面是情緒使然,另一方面很多糧點還是在重走老路,即托市背后有一些可以獲利的操作空間,所以小麥就呈現出了“搶”的局面。
甚至一些優質小麥現在已經“搶”到了1.4元/斤以上,這顯然是超高了。
而且據市場反映,現在小麥流通并不順暢,不順價,這就意味著這些到手的小麥就是成本,成本越高,那么后續的風險也就越大。
第三,情緒大于供需。
情緒大于供需,這件事也不能說是錯的,因為在階段性行情里,主要起作用的就是情緒,而并非是供需。
當前小麥正漲在興頭上,被看漲情緒裹挾,而忽略了現實。
小麥的現實是什么呢?
即便是有飼用替代加持,也依然無法改變小麥供強需弱的局面,所以這些供應壓力最終還是要由面粉需求來承接。
接得住嗎?
說這些并不是要給小麥潑冷水,只是想提醒不要盲目樂觀。
在麥收之前我們就曾分析過,小麥供應壓力太大,已壓得小麥快喘不過來氣了,所以小麥進入替代是必然的事,但是一定是有限度的。
這也意味著,小麥行情會抬頭,但也一定是有限度的。
小麥的底很牢固,而小麥的天花板也很堅硬,所以小麥的強硬并不堅挺,趨弱的風險正在增加。
本文完,歡迎關注并點贊,給個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