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二十九個省區市已實行新高考模式,這一變革帶來了填報志愿方式的重大調整。新高考模式打破了傳統的文理分科,考生除需參加語文、數學、外語的統考外,還需自選三門科目計入總成績。這一變化導致選考科目的組合增多,傳統的文理兩大類別招生錄取方式已無法適應。普通本科批次錄取采取院校專業組報考模式,增加考生選擇空間目前,多數省份在普通本科批次錄取中采取了院校專業組的報考模式。這種模式下,一所大學會將選科要求一致的專業或專業類組合成一個專業組,供考生選擇。以北京交通大學為例,若考生選考科目為物理和化學,那么他們可以選擇包含自動化類、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理科試驗班和交通運輸等專業的專業組。考生在專業組內還可以進一步選擇具體的五個專業,這大大增加了考生的選擇空間。院校專業組模式類似于將過去的文科、理科兩大類細分成多個小類別,每個小類別內的專業選科要求一致、學科方向相近。高校在分配專業時,會在專業組內進行,確保考生的志愿和錄取專業與其學科基礎和信息更加匹配。新高考省份考生應參加模擬填報,了解調劑政策以避免退檔風險對于首次實施新高考的省份,專家建議考生和家長認真參加網上模擬填報演練,并特別注意每個專業組內各專業之間的調劑政策。若考生選擇不服從調劑,且因某些專業錄取額滿而被退檔,那么他們只能等到下一個批次才能再次投檔。需要注意的是,一旦被某個專業組退檔,考生不會被分配到其他填報的專業組中去,因為投檔方式是一次性的。此外,山東、浙江、青海等省份在普通本科批次實行的是專業或專業大類加院校的報考模式。這種模式下,考生可以直接選擇某個高校的某個專業作為報考志愿,從而更好地保護考生的專業意向,避免被調劑到不喜歡的專業。然而,這種模式需要考生和家長在搜集信息和排序選擇上花費更多功夫,因為需要填報的平行志愿數量可能達到幾十個甚至上百個。以青海為例,考生總共可以填報90個志愿,每個專業類都是一個獨立的志愿。綜上所述,新高考模式下的志愿填報方式發生了顯著變化,考生和家長需要認真了解相關政策和規定,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和職業規劃做出合理選擇。同時,也需要加強信息搜集和排序選擇的能力,以應對更加復雜多變的志愿填報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