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辰熠
編輯 | 以安
2014年8月,金蝶國際董事長、CEO徐少春在周年慶上拎起一把大錘,砸碎了客戶的服務器,宣告成立金蝶“ERP云服務事業部”。
三年后,徐少春把“ERP”也給砸了,將“金蝶云ERP”升級為“金蝶云”。
徐少春砸ERP雖然沒有張瑞敏砸冰箱知名,但其對金蝶國際的意義不可低估。從此,金蝶的云服務業務占比開始飛速提升。到2024年,金蝶國際的收入為62.56億元,其中云服務業務的占比達到了81.6%。
但與激進轉型同時發生的,是大客戶難覓與持續性的虧損。
以中小客戶起家的金蝶,雖然曾通過降價、加大推銷力度、組合套餐等形式,與另一家云服務公司用友搶過客戶。雙方為了搶客戶各出奇招,但打到現在,金蝶的大客戶突圍賽都還稱不上成功。
金蝶也遲遲無法實現盈利,近五年,金蝶已累計虧損近14億元。
近年來,金蝶又講起了AI故事。今年,它提出“AI優先”的策略,在多個產品中上線了BOSS助理、決策大屏等AI功能。5月20日,金蝶國際又發布了五大智能體和蒼穹Agent平臺2.0,按照徐少春的計劃,“2025年,金蝶將全面轉型為企業管理AI公司”。
曾經,幾次關鍵的轉型,都是金蝶試圖跟上時代趨勢的變化,如今布局AI也是如此。只是,云轉型難言成功的金蝶,能成功轉型成AI公司嗎?
金蝶轉型云服務,難言成功
1993年,徐少春辭職下海創辦金蝶,專注為企業提供財務軟件,作為具有性價比的“國產替代”,它收獲了大量中小企業的青睞。
五年后,隨著SAP在中國發布了推廣ERP的“燈塔”計劃,海外巨頭們僅用三年時間,就拿下了中國ERP市場超過大量的市場份額,這是金蝶成立后面臨的第一個危機。
當時,徐少春推動金蝶向ERP轉型。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后,金蝶的ERP業務收獲頗豐,成為了中國ERP市場的第二名,以及中國中小企業市場的第一名。
但2010年前后,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迅速,市場的環境瞬息萬變。傳統ERP系統的高初始成本、長耗時、對IT人員依賴性強等弊端逐漸凸顯。
到了2012年,金蝶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2012年上半年,金蝶錄得自成立以來的首次虧損,虧損2.26億元,收入也出現了7.6%的同比下滑。
錄得虧損的金蝶開始一面縮減開支,一面尋找新的轉型方向。當時被認為是軟件行業最大趨勢之一的云服務,也成了金蝶下定決心要做好的方向。
隨后的2014年,徐少春以一場“砸服務器成立事業部”事件,開啟了金蝶的云轉型之路,也奠定了金蝶此后激進的轉型基調。
第二年,金蝶的云轉型成果就十分明顯。2015年,金蝶的ERP業務收入為13.95億元,較2014年同期下降3.1%;云服務業務同比大幅增長80.1%,實現收入為1.91億元,占金蝶總收入的12%。
2016年,金蝶發布了針對初創及微型企業的云服務產品精斗云;2017年,金蝶把整個ERP系統都“砸掉”了,全面轉向金蝶云;隨后的2018年-2021年,金蝶先后發布了金蝶云蒼穹、金蝶云星辰發布、金蝶云星瀚。
到了2024年,金蝶的云服務業務占比已經超過了80%。
從云服務業務的占比和產品發布情況來看,金蝶的云轉型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從業績情況來看,金蝶的云服務轉型其實只能算是成功了一半。
從2020年開始,金蝶就陷入了連年虧損。
2020年-2024年,金蝶分別錄得歸母凈利潤為-3.355億、-3.023億、-3.892億、-2.099億、-1.421億,五年合計虧損約為13.79億元。
圖/金蝶財報
為何向云服務轉型會讓金蝶深陷虧損?這主要是由云服務行業的特點決定的。
在本地化時代,軟件只要經過一次性開發即可不斷復用,此時金蝶的研發和維護成本都比較低。
但在云服務時代,訂閱制的出現要求金蝶必須在研發和維護上持續投入,才能持續拿到客戶的訂單。
在2020年至2024年期間,金蝶的研發成本逐步增長,從2020年9.84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15.14億元,五年一共投入了約64.2億元。研發成本在收入中的占比也不低,2024年,該數值為24.23%。
同時,金蝶需依賴龐大的銷售團隊、外部渠道在展示、設計、售后等多個環節來吸引客戶。以2024年為例,金蝶的銷售費用達到了21.85億元,從2020年到2024年,銷售費用的規模增長了約一倍。
不管是研發還是銷售,都是金蝶在云轉型之路上必須要“花費”的投入。就連國際巨頭SAP也吃過轉型的“苦”,其曾在2020年出現因大舉進行云業務投入,導致盈利能力下降的情況。
2024年第一季度,SAP更是由于重組計劃而錄得虧損,當季歸母凈利潤為-8.3億歐元。雖然在此后的幾個季度中,SAP已經實現扭虧,但歸母凈利潤照比2023年同期下滑幅度均超過了45%。
因此,金蝶的轉型之路,仍然任重而道遠。
AI產品,
能幫金蝶吸引到更多大客戶嗎?
金蝶的下一個目標是AI,而且同之前云轉型的風格相似,金蝶對AI的布局仍然是“ALL IN”。
“我們已經制定了‘ALL IN AI’的戰略,目前公司產品、業務運營等都在持續引入AI的能力,今年公司將持續加大AI方面的投入,并進行大量的AI化改造,即把金蝶的業務加入AI的能力。”在2024年年報的業績發布會上,金蝶國際總裁章勇表示,“未來我們希望AI成為金蝶一個核心的能力”。
圖/金蝶官網
以2023年為節點,金蝶在AI方面的動作明顯加快。彼時,金蝶發布了定位最懂管理的企業級大模型平臺——財務大模型金蝶云·蒼穹GPT。
2024年,金蝶基于金蝶蒼穹大模型,發布了蒼穹Agent平臺以及AI管理助手蒼穹APP,為財務、人力、采購、開發等多個業務場景提供個性化智能解決方案。
DeepSeek大火后的2025年,金蝶也加入了接入DeepSeek的“大軍”。將DeepSeek大模型全面集成至全線產品,還融合了豆包、通義千問等行業內知名的大模型,試圖建立“基礎大模型+行業小模型”生態。
今年5月,金蝶又發布了蒼穹Agent 2.0平臺和智能體矩陣。其中,前者可視為金蝶云?蒼穹的2.0版,升級后它擁有了五個核心能力,包括模板化任務流、系統集成組件、多模型協同機制、企業級RAG與權限管理和多端部署能力。以模板化任務流能力為例,它能預置多個行業常見的任務鏈與提示詞,幫助企業快速構建Agent。
智能體矩陣則覆蓋了招聘、財報、差旅、知識庫、chatBI五個領域。以招聘智能體為例,它支持端到端自動完成從JD撰寫、篩選候選人、面試安排到入職通知的整個流程,匹配率提升至90%。
圖/金蝶官網
值得注意的是,金蝶的AI戰略還包括C端應用(金鑰財報),它能為C端用戶提供財報解讀、財務分析和撰寫報告的服務。金蝶還組建了一支規模高達數百人的行業解決方案團隊,并長期駐扎客戶現場。
不難看出,金蝶對轉型AI抱有很大的熱情,動作也十分迅速。不過,AI戰略能否真正幫助金蝶磕下大客戶,還要打一個問號。
金蝶想要拿下大客戶,給產品增加更多的AI功能實則不是最關鍵的,更重要的是產品本身要真正好用。
社交平臺中就常常有金蝶用戶吐槽,“有幸用過,非常難用。”“這個軟件太卡了,求其他推薦”等聲音不絕于耳。
圖/金蝶官網
或許這也是金蝶一直拿不到更多大企業青睞的原因。
由于大企業的業務更負責、涉及的鏈條更多,因此更在意的是體驗的穩定性和高度的靈活性。此時,金蝶就需要具備強大的研發和產品能力,這不是推出幾款AI應用就可以實現的。
雖然從2024年年報來看,金蝶的大客戶業務收入已經出現了增長。期內,主要面向大客戶的產品金蝶云·蒼穹和金蝶云·星瀚,合計錄得云服務收入約人民幣13.04億元,同比增長32.9%,合同簽約金額約人民幣21億元,同比增長51.9%。
但公司的基本盤仍然在中端市場中,主要面向中型企業的金蝶云星空實現營收21.53億元,同比增長10.3%。其產品營收仍然占據云業務營收的42%,收入占比最高。
由此可見,AI可以為金蝶的產品增色,但很難成為吸引大客戶的主要因素,金蝶還需要在技術與服務的硬實力上繼續“補課”。
企業服務賽道“開卷”,金蝶承壓
用內憂外患來形容金蝶當前面臨的局面最貼切。內憂指的是前面提到的AI+大客戶戰略推進緩慢,外患指的則是金蝶面臨的競爭十分激烈。
金蝶最大的競爭對手是用友,由于兩者的發展路徑與產品類型相似,因此經常被外界放在一起做比較。
兩者都是以財務管理軟件產品起家,此后也都向ERP和云服務轉型。如今,用友也瞄準了AI這個發展方向,比如發布“用友BIP企業AI”平臺,這也與金蝶的蒼穹Agent 2.0平臺相似。
兩家企業之間的“明爭暗斗”也早在金蝶逐漸崛起之后就開始了。
最明顯的時期是在2018年前后,金蝶和用友都想補齊自己的客戶群短板,前者向上爭取大企業客戶,后者向下爭取中小企業客戶。
兩者都曾一度擁有過百萬客戶量,按照2011年10月中銀國際發布的研報數據,彼時用友軟件在全國擁有120萬企業客戶,金蝶的企業客戶量為100萬。
但現如今,用友和金蝶一樣也在虧損,但金蝶想要的大客戶仍在用友手中。2024年,用友的大型企業客戶業務收入仍高達58.64億元,同期中型企業客戶的營收僅有12.51億元。
圖/用友官網
除了要應對老對手帶來的壓力外,金蝶還需應對新玩家競爭。例如,華為在2023年4月推出了MetaERP系統,該系統依托華為自身的管理、組織和財務經驗,許多功能在推出前就得到了驗證。
市場的反應也很敏銳,在華為宣布進軍ERP后,金蝶的股價隨即下跌18.77%。
綜合來看,金蝶目前的壓力不小,不管是云服務還是AI,都需要長期投入才能有回報,這意味著金蝶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中,都要在研發和銷售方面保持高強度投入。
此外,金蝶的現金流已經頗為緊張,2024年,金蝶經營性現金流約為9.34億元,主要依賴云訂閱服務預收款,但云訂閱服務收入增速有所放緩,與之對應的是56.52億元的總負債,其短期償債能力不容樂觀。
在持續虧損、成本高懸、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金蝶的“蝶變”之路,困難重重。
(題圖來源于金蝶官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