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的美食版圖中,鮮肉月餅占據著獨特的一席之地,其傳統風味令人回味無窮。
江蘇鮮肉月餅歷史悠久,可追溯至唐宋時期。當時蘇州依托京杭大運河,匯聚南北食材與烹飪技法,糕點制作技藝獨樹一幟。隨著商貿往來,糕點師傅別出心裁,將太湖流域散養黑豬的鮮嫩豬肉與傳承百年的酥皮工藝結合,創造出鮮肉月餅。到了明清,它借助徽商、浙商的商業網絡,在江南地區廣泛流傳,從節慶食品走進尋常百姓家。
制作鮮肉月餅,食材選擇極為考究。豬肉需選用太湖流域散養的黑豬前腿肉,這種黑豬以谷物、野菜為食,生長周期長,肉質肥瘦比例完美,三七開的肥瘦比例讓口感恰到好處。手工切成石榴籽大小的肉塊后,加入用新鮮蔥姜熬制的蔥姜水、陳年黃酒、古法釀造的生抽、太湖糯米制成的綿白糖、日曬海鹽等調料,經過三小時低溫腌制,讓肉充分吸收料汁,每一粒肉丁都裹滿江南風味。
外皮制作采用水油皮與油酥的經典組合。水油皮以江南優質冬小麥磨制的中筋面粉、本地土豬熬制的純正豬油、山泉水揉制而成;油酥則由面粉與豬油以2:1的黃金比例混合,反復揉搓至“手光、盆光、面光”。二者層層疊加,經過三次“開酥”工藝,造就薄如蟬翼、多達16層的獨特酥皮。
剛出爐的鮮肉月餅,金黃油亮的酥皮泛著誘人光澤,裂紋間滲出點點肉汁,熱氣裹挾著混合了豬油香、肉香與芝麻香的氣息撲面而來。輕輕咬上一口,“咔嚓”聲中酥皮簌簌落下,鮮嫩多汁的肉餡瞬間在舌尖綻放,咸香與肉汁交織,讓人回味無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