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Sunnyue 來源 | 互聯網品牌官
刷到iPhone 17 Pro的渲染圖時, 腦海出現的第一個想法其實是,蘋果終于對祖傳的"浴霸鏡頭"下手了。
從2018年iPhone XS那三顆擠在一起的攝像頭開始,果粉們念叨了六年的"設計革新",今年好像真的要來了。
最近網上曝光的橫排鏡頭模組、天藍色后蓋和玻璃鋁金屬拼接工藝,讓這個向來以"穩"著稱的品牌看起來有點不一樣。
顏值升級,性能也在升級
這背后可不只是顏值升級那么簡單。
先說這個讓人眼前一亮的橫排鏡頭模塊。
以前三攝像三顆鹵蛋擺在左上角,現在直接拉成一條橫線貫穿機身頂部;
激光雷達和閃光燈還單獨在右邊,一眼看過去有點像以前的卡片相機。
但懂行的都知道,蘋果絕不會為了好看瞎折騰。
據說這次塞進了4800萬像素的長焦鏡頭,能從85mm人像焦段無損切換到160mm遠景,相當于把微單的變焦能力塞進了手機。
以后拍演唱會不用帶望遠鏡,拍月亮也不用靠AI硬P,這才是真正的光學實力的突破。
前置攝像頭也從1200萬跳到2400萬,還支持前后雙路視頻錄制,vlogger們估計要集體搓手了。
更有意思的是后蓋的"拼色"設計,上半部分是鋁合金,下半部分是玻璃。
▲ 圖源:微博
鋁合金部分能讓手機抗彎強度提升18%,再也不怕放褲兜坐彎了,玻璃部分則保留了MagSafe磁吸充電。
不過這也帶來了麻煩,兩種材質拼接的地方可能更怕摔,跌落碎裂風險增加了5%。
中框材質更戲劇性,從高大上的鈦合金換回了鋁金屬,雖說減重了10%,但蘋果官方說這是為了碳中和目標。
原來環保和輕量化有時候也得做選擇題。
鏡頭橫過來可不止是外觀變化,手機內部也進行了重新布局。
最明顯的是聽筒模塊變長了,配合重新排列的揚聲器,打電話時對方的聲音更清晰,看電影的杜比音效也更真實。
▲ 圖源:X
蘋果手機的揚聲器和聽筒一般設計在機身底部和頂部,從而實現類似于3D杜比環繞聲的體驗,提供音頻輸出功能。
由于iPhone17Pro系列鏡框模塊變大了,內部空間也隨之一起變大,所以更長的聽筒可以控制噪音,在通話和視頻錄制的時候,可以提供更好的音效。
目前爆出iPhone17ProMax機身厚度將達到8.725毫米,預計iPhone17Pro的機身厚度應該也差不多;
機身和鏡框同時提升厚度,音效和信號方面可以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這兩項升級肯定是大家所期待的。
畢竟信號這一塊兒,可是蘋果用戶吐槽了多少年的痛點。
5999起,跟去年一樣?
不過這些升級可都是要花錢的。
據供應鏈透露,這次iPhone 17 Pro Max的成本漲得有點多。
12GB的LPDDR5內存比以前8GB的貴了50%,一顆3nm工藝的A19 Pro芯片成本超過200美元,新的硅碳負極電池也貴了18%。
更麻煩的是產能轉移,蘋果把25%的生產線搬到印度,結果當地工廠良品率只有75%(中國工廠是95%),加上物流成本和關稅,整機成本又漲了15%。
玻璃鋁合金拼接的后蓋工藝復雜,生產線調試費都花了不少,難怪有供應商說這代Pro Max的成本漲幅創了歷史紀錄。
▲ 圖源:微博
不過中國市場的價格標準版應該還是5999元起,Pro Max頂配9999元,跟去年一模一樣。
中國本土生產能避開關稅,還有國內政策支持,再加上安卓陣營這兩年卷得厲害,要是漲價說不定用戶就跑了。
不過海外用戶就沒這么幸運了,聽說歐美市場可能要漲9%-25%,Pro Max頂配搞不好要賣到1400美元以。
這波"中國特供"的價格堅守,體現了咱們市場的重要性。
▲ 圖源:微博轉載
同期推出的iPhone 17 Air是超薄款式。
6.55英寸的屏幕,厚度只有5.5mm,重量145克。
為了輕薄,邊框用了鈦合金,但電池只有3000mAh,后置也變成了單攝。
這機子更像是給那些追求極致手感的用戶準備的,不過估計多數人還是會選Pro系列。
畢竟現在手機不光是打電話,拍視頻、玩游戲、辦公都得靠它,犧牲電池和影像換輕薄,到底劃不劃算,還得看個人需求。
說起來,蘋果這次的改款其實挺能反映整個手機行業的變化。
以前安卓機早就試過橫排鏡頭,但蘋果這次是把設計完全服務于功能,說明大家已經過了單純拼顏值的階段,開始實打實拼硬件體驗了。
“輕”不再是唯一標準
最有意思的是"輕薄悖論"。
Air系列為了薄犧牲了續航和拍照,而Pro系列反而增厚了,因為要裝更厲害的散熱和鏡頭,這說明當手機變成生產力工具,單純追求"輕"已經不是唯一標準了。
有人覺得橫排鏡頭丑爆了,有人卻覺得長焦升級真香;
有人吐槽蘋果終于放棄鈦合金了,有人卻關心信號到底能不能變好。
但可以肯定的是,iPhone17Pro新設計肯定會帶來新的功能變化。
要知道,iPhone17Pro系列外觀設計剛曝光的時候,許多人都嫌棄鏡框太大太丑。
熟悉蘋果產品的都知道,iPhone手機外觀有變化,那么肯定不只是簡單的調整,是根據功能的需求而進行設計。
其實說到底,消費者最在意的還是體驗有沒有實打實的提升。
如果4800萬長焦真能拍出微單的效果,如果散熱好了打游戲不再掉幀,如果輕了20克的手感確實舒服,那就算外觀爭議大點,說不定還是會有很多人買單。
畢竟這是七年來蘋果最大膽的一次設計變革,就像當年從圓潤邊框換成直角中框一樣,剛開始可能看不慣,但用著用著說不定就"真香"了。
至于iPhone 17 Air,更像是蘋果拋出來的一道選擇題:
在這個手機功能越來越復雜的時代,你是愿意為了極致輕薄放棄一些性能,還是寧愿稍微重一點也要全能體驗?
其實沒有標準答案,就像有人喜歡跑車的操控感,有人偏愛SUV的實用性。
但有一點很明確:當蘋果開始在設計上做更多嘗試,整個行業的風向可能又要變了。
接下來安卓廠商會怎么接招,就等著看下半年的新機發布會吧。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各位朋友,因不可抗力,部分文章被強制性刪除。為了不失聯,請關注下面的備用號,有些精彩內容會發在這個號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