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塔尼亞胡這一次真是打紅眼了,就連特朗普也攔不住。
這次以色列與伊朗一開戰,就除掉了對方20多名高級軍事指揮官和9名核心科學家。能同時掌握這么多關鍵人物的行蹤,其背后反映出來的情報和滲透能力,讓人不寒而栗。
而美國媒體也透露了一個驚人的消息,開戰之初以色列其實有機會殺掉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但是特朗普不允許這么做,所以以色列才沒有對他下手。
而隨著這兩天雙方戰局持續升級,以色列也遭受了較大的損失,內塔尼亞胡有點殺紅眼了的意思。他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采訪時表示,不排除除掉哈梅內伊。他認為這樣做不會使沖突升級,而會更快結束沖突。
此外,內塔尼亞胡在前一天的新聞發布會上還提出三大戰爭目標:鏟除核計劃、鏟除彈道導彈的生產能力、鏟除恐怖軸心。其中前面兩點,以色列仍在推進當中,但僅憑自身力量似乎很難完成。最后一點,顯然是要推翻伊朗現在的政權,或者除掉最高領導人。
很顯然,如果內塔尼亞胡真的這么做,將打破戰爭先例。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已經達成了一種默契,不會將政府首腦列為目標。若對首腦動手,將突破一個國家的所有紅線,對方可能會動用一切手段來報復,戰爭升級將使雙方都造成巨大的損失。
更何況特朗普已經明確表態,不允許對哈梅內伊下手,內塔尼亞胡為何不聽勸呢?可能有三大原因:
第一、報一箭之仇。這幾天內塔尼亞胡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不斷強調,伊朗發動了針對他的暗殺行動,曾擊中其住所的窗戶。去年10月,一架真主黨的無人機擊中了內塔尼亞胡的住所,造成輕微損傷。但當時內塔尼亞胡不在家,他指責這是暗殺行動,并把賬算在了伊朗頭上。
而據《環球時報》報道,這次與伊朗交戰,伊朗發射的一枚導彈襲擊目標是內塔尼亞胡家族在沿海城鎮凱撒利亞的住所。但目前不知道損傷情況。內塔尼亞胡是個有仇必報的人,既然對方鎖定了自己,肯定也會把對方列為攻擊目標。
第二、打擊伊朗強硬派。哈梅內伊的態度非常強硬,最開始美國提出談判,伊朗政府原本已經對外表態愿意談。但哈梅內伊認為美國不講誠信,與其談判沒有意義,還不點名批評了要求談判的人。直到最后美國發出軍事威脅,伊朗才參加談判。
接下來雙方進行了五輪談判,伊朗始終不愿意放棄鈾濃縮能力,談判無果,以色列發動襲擊。現在以色列炸了幾輪,發現其實僅憑自身力量根本無法徹底清除伊朗核設施,戰爭只不過是迫使伊朗屈服的手段。但如果哈梅內伊在,伊朗可能不會輕易妥協,以色列想盡快結束戰爭,只能將其列為目標。
第三、向伊朗施壓。不得不說,在開戰之初以色列就除掉了伊朗20多名高級軍事指揮官,這件事肯定會對其他人造成強大的心理沖擊。從心理學推斷,一個人如果無法確保自身的安全,出于自保的本能,很容易妥協。
內塔尼亞胡公開點名哈梅內伊,其實就是要制造緊張氛圍,連他都被列為攻擊目標,其他人自然也在范圍內。這將使伊朗高層人人自危,更容易屈服。
以色列之前除掉了20多名伊朗軍事指揮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偷襲得手,伊朗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戰爭已經打了4天,哈梅內伊肯定已經有了防備,必然加強安全,以色列還想動手,沒那么容易得逞。
此前要求談判的伊朗總統,被很多人視為親美派。不過,從特朗普阻止內塔尼亞胡除掉哈梅內伊這件事可以看出,伊朗內部并沒有所謂的親美派。
邏輯很簡單,如果以色列能把哈梅內伊除掉,加上先前被除掉的20多名指揮官都來自伊朗革命衛隊,伊朗內部的強硬派將遭到重創。親美派很可能利用這個契機掌握政權。這對美國來說是件好事,特朗普應該支持才對。但他表示反對,說明即便除掉強硬派,伊朗政局也不會有太大變化,甚至會導致更強硬的報復。
與其說伊朗內部有親美派,不如說是務實派。要求談判,改善與美國的關系,是迫于伊朗的實際情況做出的選擇。由于長期遭受西方國家的制裁,伊朗經濟狀況不斷惡化,貨幣大幅貶值、通貨膨脹嚴重、青年失業率高。只有改善與美國關系,恢復正常貿易,才能恢復經濟。
否則持續惡化下去,導致矛盾爆發,動搖統治基礎,對外再強硬又有什么用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