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被“不定時炸彈”困擾的頂梁柱
在安徽省懷遠縣,正值壯年的嚴先生,本該是家庭的堅實支柱。然而,一種名為腦動靜脈畸形(AVM)的腦血管疾病,卻如同埋藏在他大腦中的“不定時炸彈”,嚴重威脅著他的健康與生活。
腦動靜脈畸形是指供血動脈與引流靜脈之間形成了異常的高血流交通結構,這些異常血管組成的畸形團(有時伴有直接動靜脈瘺),可能導致腦出血、癲癇反復發作、頑固性頭痛以及因慢性盜血引發的神經功能缺損。對于嚴先生而言,難以預測的癲癇發作不僅將他一次次拖入困境,也讓家人心力交瘁。
家門口的醫院托付生命的信任
飽受疾病折磨的嚴先生,最終下定決心走進懷遠縣中醫院的大門尋求救治。面對這一復雜且風險極高的疾病,嚴先生和家屬的擔憂與焦慮可想而知。如何治療?效果如何?風險多大?重重疑問壓在心頭。醫院介入診療中心及神經外科團隊對此高度重視。團隊醫療耐心細致地與嚴先生及其家人溝通,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解釋了病情、介入栓塞治療的原理、預期效果及可能的風險。
醫護人員專業的分析、坦誠的態度以及持續的關注,如同一顆“定心丸”。嚴先生一家人的情緒逐漸從最初的擔憂不安,轉變為對醫護團隊的充分信任和對手術成功的堅定信心,決定接受介入手術治療。
攻堅:精準診斷下的介入方案
懷遠縣中醫院神經外科團隊對嚴先生的病情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嚴謹評估。影像學檢查清晰顯示,導致嚴先生反復癲癇發作及潛在出血風險的病灶,位于右側顳葉。
其“罪魁禍首”是由右側顳葉一支重要的細小分支供血的血管畸形團,此處的異常血管結構正是引發其健康危機的根源。團隊綜合研判,認為介入栓塞治療是當前最適合嚴先生的方案。
該技術創傷微小,核心在于通過股動脈穿刺引入極細的微導管,將其超選擇性插入為畸形團供血的異常動脈內,再注入特殊的栓塞材料,精準阻斷異常血流,從而消除病灶出血及“盜血”風險。
突破:首例介入栓塞術成功開展
昨日,懷遠縣中醫院介入診療中心內,一場與時間賽跑、與精細較量的手術有條不紊地展開。在精密操作下,手術團隊憑借高超的技藝和先進的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設備引導,將微導管如“穿針引線”般,精準送達右側顳葉那根為畸形團供血的纖細分支。隨后,經過謹慎評估,選擇并注入了合適的栓塞材料。
屏幕上清晰可見,隨著栓塞材料的精準釋放,畸形血管團的異常血流被有效阻斷,而周圍正常的腦血管結構則得到了完好的保護。
手術全程順利,達到了預期治療目標。這標志著懷遠縣中醫院首例腦動靜脈畸形介入栓塞治療取得圓滿成功。
區域腦血管病治療能力的新標桿
“此次手術的順利實施,是我院神經外科運用創新微創介入術式,在高難度復雜腦血管病例救治上的又一成功實踐。”術后,神經外科負責人表示。此例手術的意義重大:它不僅為嚴先生拆除了顱內的“不定時炸彈”,極大改善了其生活質量,挽救了個人及其家庭的希望;更為懷遠縣及周邊地區飽受腦動靜脈畸形等復雜高危腦血管疾病困擾的患者,帶來了在家門口獲得高水平、創傷小、療效確切的治療新選擇,點燃了新的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