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未完成的 Siri 拼圖:蘋果高管詳談 AI 推進、產品推遲與未來設想|Landing AI

0
分享至



在生成式 AI 加速重塑科技格局之際,蘋果正處于一個微妙的位置。

外界普遍認為這家公司在 AI 競賽中動作緩慢、策略保守;而被寄予厚望的 Siri 升級,更是從去年的“畫餅”逐漸演變成今年的“延期公告”。在 WWDC 2025 期間,華爾街日報記者 Joanna Stern 面對面采訪了蘋果軟件高級副總裁 Craig Federighi 和市場營銷負責人 Greg Joswiak,直面追問 Siri 為何遲遲未能兌現承諾、Apple Intelligence 的定位、以及蘋果如何看待未來計算設備與全球市場壓力。


采訪視頻畫面。左一為WSJ記者Joanna Stern;左數第二為蘋果軟件高級副總裁Craig Federighi;右數第一為蘋果市場營銷負責人Greg Joswiak。

本文為這場對談的完整逐問逐答記錄,呈現兩位高管對蘋果AI戰略的解釋、對“Liquid Glass”設計理念的解讀、以及他們如何看待 iPad 與 Mac 的產品邊界。透過這場不乏幽默與交鋒的訪談,我們得以一窺一家傳統科技巨頭在AI新時代下的自處姿態。

注:本文從標題到封面再到正文內容基本均由人工智能工具處理完成,筆者僅進行編輯校對工作。

閱讀摘要

Siri 部分新功能未按計劃發布,因體驗不穩定,被內部否決。

蘋果提前宣傳是因原定年底交付,展示內容為真實演示。

Apple Intelligence 并非聊天機器人,而是深度融入系統的智能能力。

公司并不急于追趕聊天機器人潮流,更重視體驗質量與隱私設計。

多數 AI 功能由蘋果自研模型驅動,僅在特定場景接入 ChatGPT。

Liquid Glass 是一次 UI 統一的跨平臺嘗試,兼顧美觀與實用性。

iPad 與 Mac 將保持分野,在交互方式上各自優化。

蘋果認為未來計算是語言、觸控、視覺多模態融合。

面對關稅壓力暫無漲價決定,核心仍是做好產品。

高管強調用戶滿意度高、產品力強,對未來保持信心。

Siri 的“跳票”背后:AI 功能緣何未兌現?

Joanna Stern:
Craig,Jos,非常感謝兩位在這場重要的開發者大會上接受我的訪談。

Greg Joswiak:
謝謝邀請我們。昨天真是大日子,非常重要的一天。

Joanna:
我們第一件事情想讓大家知道的是各位昨天發布的內容,并且想讓大家回顧一下去年的 WWDC。去年你們發布了更智能化的 Siri,那么,它現在哪兒了?

Craig Federighi:
是啊,當時我們在介紹 Apple Intelligence 的時候,我想我們用了大概 40 分鐘講 Apple Intelligence,在一個 100 分鐘的發布會中。而 Siri 是建立在 Apple Intelligence 基礎上的。我們大概用了 8 分鐘講 Siri 相關內容,其中有 4 分鐘的內容我們今年成功交付了,還有 4 分鐘沒有。

所以我們發布了一個全新的 Siri 用戶界面,還有一些新功能,比如可以打字與 Siri 交互,Siri 對語言的理解更流暢了,對話上下文理解得更好,對產品知識的理解也更強。

但確實有幾項非常重要的功能我們沒有實現。我們用 Apple Intelligence 打下了基礎,構建了語義索引、本地強大的大語言模型,這些模型支持了 Apple Intelligence 中許多其他功能,比如我們實現的突破性的 Private Cloud Compute,還有用于許多功能的語義索引,比如用自然語言搜索照片,這些我們確實做到了。

這些技術都是我們希望未來添加到 Siri 中的能力的基礎。我們原計劃是分兩個階段來推進,有兩個版本的架構來打造一個出色的 Siri。當我們進入大會籌備階段時,我們確實已經完成了第一版,實現了我們在發布會上演示的基本功能。那是一些真正的軟件,我們現場演示了,展示了即將上線的內容。

但它在質量上沒有達到我們需要的水準。我們確實有能運行的東西,但一旦你離開我們預設的路徑——而我們知道 Siri 是開放式的,用戶會問它各種問題,會涉及設備中各種個人數據——我們希望它的表現非常可靠,而我們沒有在計劃時間內實現這個目標。

我們最初以為年底前可以搞定,后來以為春天可以。但當我們在春季意識到它無法達到蘋果的質量標準時,我們不得不宣布,我們將轉向第二代架構,那才是真正能支撐我們實現所需質量的方案,等它準備好時我們會發布它。所以這就是我們現在的處境。

Joanna Stern:
這部分功能當時其實是做出來了?不是“畫餅軟件(vaporware)”吧?

Craig Federighi:
當然不是。我們當時演示的是確實可運行的軟件,是真實的大語言模型和語義搜索功能。

Greg Joswiak:
對。雖然外界有這樣的說法,說那“只是演示軟件(demoware only)”,但其實我們當時真的以為能趕上年底上線。如 Craig 所說,我們不愿讓用戶失望,但如果上線的是一個我們認為錯誤率過高的產品,那才是真的令人失望。所以我們做了我們認為最正確的決定,我現在依然會這么選。

沒做完為什么還是做了宣傳?

Joanna Stern:
這里我想展開兩個點。首先,你們還是做了宣傳,對吧?你們展示了它。這是怎么發生的?

Greg Joswiak:
正如 Craig 說的,我們原本計劃年底發布。這是我們的計劃。所以在 10 月,我們播出了一輪 Bell Ramsey 的廣告,展示了 Apple Intelligence 可以實現的一些功能。我們有一整套內容,這只是其中之一。我們當時確實預期能發布。

Craig Federighi:
沒錯。我覺得我們的大部分宣傳,其實——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啦——但確實主要是關于 Apple Intelligence 的。我們當時介紹了大約 20 項 Apple Intelligence 的不同能力。

而就像我說的——甚至連我們在活動中所說的內容,你事后看別人寫的文章,會覺得我們去年的整個發布會都是關于 Siri 的。但實際上,我們活動中只有大約 4% 的時間談到了后來沒能發布的 Siri 功能,剩下的 96% 都是講其他內容。

Apple Intelligence 中的大多數內容,都是我們確實發布的、非常強大的能力。所以是的,我們確實一直在宣傳 Apple Intelligence,因為我們認為它現在就很出色,同時又是面向未來的一個重要基礎。

如果每次你聽到我們在宣傳 Apple Intelligence,你腦中就浮現出“聊天機器人”這個概念——當然,這完全不是我們所想的,也不是我們所說的,完全不是我們對 Apple Intelligence 或我們平臺未來的定義——那你可能會誤解。但這事實上完全不是我們當時在做的事。

是的,有一條 Bell Ramsey 的廣告是專門關于 Siri 的,但總體而言,我們一直在宣傳的是 Apple Intelligence。

Greg Joswiak:
我們承諾的 20 多項功能幾乎都已交付。所以我們兌現了幾乎所有承諾的內容。確實有一些沒有,Craig 也解釋了原因。

Joanna Stern:
我理解你們設立了高標準,但你們是 Apple 啊。你們有最強的工程師團隊和最多的錢。為什么沒能完成?

Craig Federighi:
這項技術確實很新。就目前而言,在設備端可靠地實現自動化功能,沒有任何一家公司真正做得很好。而我們希望成為第一個做好的,我們也想做到最好。

正如我剛才說的,我們早期的成果非常有希望,初期版本是可以運行的。但當我們真正開始在內部日常使用這些功能時,我們發現:它的表現還不夠可靠——不夠好到能稱得上是一個“Apple 產品”。

這些事情確實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我們認為,AI 是一股長期的變革浪潮,它將在未來幾十年里深遠地影響整個行業,當然也包括整個社會。

我們想要把事情做對。沒必要為了爭第一而匆忙推出錯誤的功能和產品。最終,我們的目標是為用戶打造正確的產品。

Apple Intelligence :不是聊天機器人

Joanna Stern:
很多人一提到 Apple 和 AI,腦中浮現的第一個詞就是 Siri,從十幾年前就是這樣了。所以,大家的確有一種強烈的預期:Siri 應該至少和競品一樣好,甚至更好。

Craig Federighi:
我覺得從最終目標來看,Siri 確實應該如此。

Joanna Stern:
但現在它還沒有達到,對吧?

Craig Federighi:
這當然是我們的目標。是的,這就是我們的使命。我們去年之所以站出來向大家講述我們的方向,就是希望讓用戶知道我們要去哪里。我覺得人們對 Apple 提出的價值觀非常興奮——我們要打造的是一種深入整合到你日常使用流程中的體驗,而不是一個外掛的聊天機器人。

它是私人的,是保護隱私的,是真正屬于你的。我們已經開始構建這些能力,并開始交付其中一部分了,比如現在我們就實現了非常棒的語義照片搜索。還有很多工具,已經直接集成在你使用設備的方式里了。我認為用戶對這樣的未來是感到興奮的。

某種意義上,我也很感激大家真的很期待下一代的 Siri。我們真的很想把它交付給大家,但我們也想用正確的方式把它做出來。

Joanna:
那“正確的方式”到底什么時候會來?

Craig Federighi: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真的非常謹慎。在開始談發布時間之前,我們必須確保一切都已經非常穩妥,原因顯而易見。

Joanna Stern:
那這是不是意味著,你們原先宣布的功能還會包含在內?甚至會有更多?我的意思是,這是不是你們想要打造的,更具互動性的 AI Siri?

Craig Federighi:
嗯……怎么說呢,一方面,我當然很想表達我對未來計劃的熱情——但這正是我們現在不想做的事情,對吧?我們不希望設錯用戶的預期。我們想要交付的是一個真正出色的產品,是你和我們所有用戶都真正喜歡的東西。

蘋果AI能追上對手嗎?

Joanna Stern:
你們一直在談 Apple Intelligence。但老實說,我自己更多用的是你們競爭對手的產品。你們真的能跟得上他們的節奏嗎?

Greg Joswiak:
我們和其他公司在策略上確實不太一樣。我們對 Apple Intelligence 的定義,是把生成式 AI 作為一種賦能技術,貫穿整個操作系統。因此,有時候你在使用一些功能時,甚至不會意識到你其實正在使用 Apple Intelligence 或 AI。這正是我們的目標——將它深度整合,讓你日常使用的產品、功能變得更好,而無需你去刻意思考它。

Apple Intelligence 不是一個“目的地”,它沒有一個獨立的 app,不像一個聊天機器人。可有些人會混淆,說“你們的 chatbot 呢?”我們并沒有那樣做。我們決定提供訪問 ChatGPT 的接口,是因為我們認為它是最好的之一。但我們的理念,是將 AI 能力整合到系統中的各個功能里,而不是做一個單獨的聊天產品。

Craig Federighi:
沒錯。AI 是類似互聯網、移動計算那樣的巨大技術浪潮。你回看互聯網興起的階段,沒人會說:“Apple,你怎么沒有一個 amazon.com?我很常用那個。”或者說:“我很喜歡搜索貓咪視頻,怎么你們不做個搜索引擎?”當然不會那樣說,因為互聯網本身就是廣闊的,它為很多公司和用戶帶來了各種可能。它同時也是 Apple 的一個巨大賦能來源。我認為 Apple 是最早真正讓互聯網觸手可及的公司之一,這極大地賦能了我們的用戶和產品。

但這并不意味著,每一種體驗都一定要發生在 Apple 的產品里,或者一定要通過 Siri 來實現。我們當然希望 Siri 成為你日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這不意味著你不能使用別的工具來完成其他任務。

“ChatGPT”與自身模型

Joanna Stern:
我接下來確實想聊聊 iOS 26 和新系統,但我們再停留在 AI 一會兒。你們現在在視覺智能(Visual Intelligence)中進一步集成了 OpenAI 和 ChatGPT。那你們怎么權衡什么時候使用自己的模型、什么時候使用像 OpenAI 這樣的外部模型?

Craig Federighi:
其實我們已經在用了。比如你在使用寫作工具時,如果選擇“讓它更簡潔”、“轉換成項目符號”、“生成表格”,或者說讓它按你的要求改寫成五言詩(Haiku),這些操作全都是通過 Apple 的模型完成的,并運行在私有云計算平臺上。我們在視覺智能方面也使用了自己的模型。

但 ChatGPT 確實也提供了一些很強的能力,所以我們也將它集成到了體驗中,比如你說的視覺智能,它現在不僅可以識別你攝像頭看到的東西,還能分析你屏幕上的內容。我們也整合了許多其他工具。比如 ChatGPT 的圖像生成能力,不僅可以在 Image Playground 中使用,也可以直接在許多 Apple 自有 app 或第三方 app 中調用,你只要打開輸入框,就可以生成圖像。

Craig Federighi:
我們昨天還發布了一些令人興奮的代碼生成工具,在 Xcode 中就能使用,包括 ChatGPT 和 Anthropic 等模型。反響非常熱烈。我們會繼續增強自己模型的能力,但我們也看到外部公司在做很多令人激動的事情,我們希望確保用戶能獲得最好的體驗,不論它來自哪里。

Joanna Stern:
那你們未來是否希望自己就能開發出像 OpenAI 或 Anthropic 那樣能力的模型?讓這類核心 AI 模型成為 Apple 自家的一部分?

Craig Federighi:
其實我們已經在這么做了。我們今年又發布了一篇論文,詳細介紹了我們最新的端側模型(on-device models)和私有云模型(Private Cloud Compute)的架構更新。我們的 PCC Pro 模型規模更大、功能更強,在很多方面已經達到了 GPT-4o 的水準。所以,這是我們一直在持續推進的事情。

Greg Joswiak:
但我們再說一次,我們的目標不是再造一個聊天機器人,而是把這些強大的智能能力集成到系統和各個功能中。

Craig Federighi(接著):
是的,是將這些智能,賦予每一個你每天使用的功能中。

Liquid Glass 設計語言與 UI 統一

Joanna Stern:
我們來聊聊 Liquid Glass。你們真的很喜歡玻璃,是吧?

Craig Federighi(笑):
是的。玻璃是很棒的材料。

Joanna Stern:
你們為什么這么喜歡玻璃?

Craig Federighi:
我們當然可以選擇別的,比如古老的磚塊或者柚木作為設計材料(笑),但實際上,玻璃在用戶界面中具備非常實用的特性,尤其是我們現在可以打造那種“自適應玻璃”。

我們的目標是:現在屏幕變得更大、邊角也更圓潤,我們希望讓內容感覺是“開放”的,占據了整個屏幕。邊到邊的玻璃設計讓我們可以將控件內嵌于這個體驗中——一方面幾乎讓人感覺控件不存在,內容主導了一切,這感覺非常好;另一方面又能清晰地界定空間,讓你明確知道按鈕在哪、控件在哪,信息傳達依然明確。

玻璃的另一個優點是極具“適應性”:它可以通過半透明效果傳遞背景,同時我們還能調整玻璃的屬性,在保留對比度的前提下,讓你既能看清背景,也能看清內容。所以,玻璃作為 UI 的一部分,非常理想,而且它看起來也非常酷(super cool)。

Joanna Stern:
那為什么是現在開始做這件事?

Craig Federighi:
現在的硬件已經發展到可以支持這類設計的程度了。一方面是芯片的計算能力增強,我們終于能實現玻璃邊緣的光學折射效果,支持內容透過玻璃的視覺體驗——這些以前是很難實時渲染的,現在 Apple Silicon 可以在我們的整條產品線上做到這一點。

另一方面,我們也擁有了更好的顯示器,比如高分辨率和 HDR 屏幕,讓我們能在玻璃表面呈現光澤感和高光反射。這些屏幕尺寸也更大了,ID(工業設計)也演進了,圓心式(concentric)的視覺結構成為可能。

所有的技術因素如今都成熟了,于是我們終于能邁出這一步——在整個產品線中實現統一的視覺語言。你回看 iOS 和 macOS 的起點,其實它們最初的界面語言非常不同,而這些年來我們逐步統一了字體、圖標、設計語言——現在,我們終于可以實現一個跨設備統一的設計。今年,我們做到了。

Greg Joswiak:
這一切,其實也受到 VisionOS 多年設計工作的啟發。我們從中學到很多,也很喜歡用戶對它的反應,所以毫無疑問,設計層面確實有從 VisionOS 中汲取靈感。

Joanna Stern:
你剛才提到“大屏幕”,是不是意味著未來會出一個更大的 iPhone?那可折疊的 iPhone 呢?我覺得這套玻璃 UI 用在可折疊手機上會很好看。

Greg Joswiak(笑):
現在的屏幕已經夠大了吧?天啊,都這么大了。

Joanna Stern(笑):
是啊,所以才要折疊起來用。

Greg Joswiak(笑):
折疊了會壞掉吧?

Joanna Stern(笑):
不會啊,所以你們要造一個可折疊 iPhone 嘛。你們沒考慮過嗎?

iPad 與 Mac 的分野與融合

Joanna Stern:
我還想聊聊 iPadOS 的進展。看起來你們正試圖讓 iPad 更像一臺“真正的電腦”。但你也知道,我一直在問這個問題:你們有運行 iPadOS 的 iPad,也有運行 macOS 的 Mac——

Greg Joswiak(笑):
我們都很愛。它們兩個都很受歡迎,也都表現很好。

Joanna Stern:
那你們永遠不會把它們融合在一起嗎?

Craig Federighi:
太棒了。我是說,我真的非常喜歡它們兩個。我覺得如果有條件的話,每個人都應該擁有 iPad 和 Mac。它們是從完全不同的出發點發展起來的產品,核心理念也不同。雖然它們有很多共通之處,但我們大家都喜歡在各自獨特又有重疊的方式中使用它們。

Craig Federighi(續):
Mac 一直以來都為鍵盤、觸控板或鼠標進行了優化,追求高精度操作、點擊小目標區域、細致操控;而 iPad 則是終極的觸控設備——你就是直接拿在手中與計算機交互,這種直接操作的體驗非常美妙。不過,它們各自確實有不一樣的特性。

Craig Federighi(續):
隨著 iPad 擁有了更大的屏幕和更強的計算能力,用戶開始希望在 iPad 上完成更多事情。我想我們大家都經歷過這個過程:一開始只是用它來瀏覽內容、做一些輕度工作,但后來慢慢變成了用它完成更多生產力任務。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尋找一種既忠于 iPad 特性、又能提升工作效率的方式。結果我們發現,Mac 上的一些使用范式其實也可以很好地遷移到 iPad 上。

所以,我們在“有意義的地方”追求一致性,但在每一個環節也都盡可能地保留 iPad 的獨特體驗。

Joanna Stern:
所以你其實在說的是——你們可能會把它們合并,是嗎?

Craig Federighi(笑):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解讀,Joanna。

Joanna Stern:
對,我就是這么理解的。

Greg Joswiak:
我還記得 Craig 背后的那張幻燈片,我不記得是哪一場發布會了,但我記得我們在上面寫了“NO”(不)這個詞。


WSJ貼心的給出了提到的那張PPT

Craig Federighi:
而且還是我們能找到的最大的字體。所以,我想借這個機會明確回答這個問題:不,我們不會。

Joanna Stern:
所以答案就是“不”。那你們在公司內部有沒有配備觸控屏的 Mac?

Greg Joswiak:
我沒看到過一個。

未來計算設備與 AI 平臺

Joanna Stern:
昨天發布的很多更新,還是偏向于傳統計算方式的,比如點擊、觸控板、觸屏操作;Liquid Glass 則是一種新的觸屏交互方式。那么在 Apple 看來,計算的未來會是什么?尤其是在 AI 融入、人機交互變化的背景下,未來是電腦替我們處理更多任務,還是我們繼續主動去操作電腦?

Craig Federighi:
我認為,這個未來會是“多模態的”,如果你想用一個技術術語來說的話。我們人類是非常依賴視覺的生物,喜歡用雙手去操控事物,同時我們又具備語言和語音的能力。所以,未來的交互一定是多種方式并存的——有時你想通過語音完成任務,有時你會直接動手去控制它。我們設想的終極未來,是你在“看”,在“交互”,在“觸摸”,在“說話”,設備可以理解你的指令,你也能直觀地告訴它你要什么,就像我們與自然世界交互一樣自然。

Joanna Stern:
那是否會有其它設備來承載這種交互方式?你們可能也看到了 Johnny Ive 正在和 OpenAI 合作開發未來的 AI 硬件設備。

Craig Federighi(笑):
是啊,我也不知道他們在做什么。

Greg Joswiak(笑):
我不需要那個東西。

Joanna Stern:
那 Apple 會不會涉足這個方向?你們是否在思考一些超出現有產品形態的設備?比如更加個人化的設備,比如可穿戴的眼鏡類產品?

Craig Federighi:
嗯,我覺得,我們其實已經有非常個人化的可穿戴設備了——如果你想要一個對環境感知敏銳、能處理音頻的設備,你現在手腕上可能就戴著一個(Apple Watch)。如果你想要一個能捕捉環境、還能顯示視覺內容的設備,那你口袋里可能也已經有一個了(iPhone)。
當然,未來可能會有其他適合 AI 的設備形態,但目前,很難有比這些“隨時伴你左右、隨手可看、交互便捷”的產品更合適的選擇了。所以……我不太清楚他們在做什么。

關稅、定價、蘋果的信心與初心

Joanna Stern:
我們還得談一個現在圍繞 Apple 很熱的話題——關稅。人們擔心未來加征關稅會導致 Apple 產品漲價。Jos,這個問題問你——iPhone 會變貴嗎?

Greg Joswiak:
很明顯,我們每天都在關注這些事態的發展,但現在沒有任何可以宣布的內容。我們都還在觀望最終的政策走向。而這周,我們的重點還是放在了 Apple Intelligence 和各個平臺的新發布上。

Craig Federighi(笑):
不過軟件升級還是免費的,也沒有關稅。

Greg Joswiak(笑):
這倒是真的。你在這里聽到的,我們說的都是真的。

Joanna Stern:
但我想特別問問營銷層面的問題。如果你們真的不得不漲價,那要怎么去市場化一個更貴的 iPhone,這一定是個不小的挑戰吧?

Greg Joswiak:
現在談這個還太早了,真的。

Joanna Stern:
所以你們沒有哪個團隊在研究這件事?

Greg Joswiak:
你可以想象我們肯定有在密切關注,如果不關注就太瘋狂了。但現在沒有任何可以宣布的。

Joanna Stern:
好吧。據我了解,你們兩位加起來,在 Apple 工作的年限差不多有 70 年了。

Craig Federighi:
這家公司?Jos,你到底多大了?

Greg Joswiak(笑):
天啊,你非要這樣提醒我們多老嗎?不過我可以給你個獨家新聞:我昨天剛好在 Apple 度過了第 39 個工作周年。

Joanna Stern:
昨天?他們連個蛋糕都沒給你?

Greg Joswiak(笑):
哎呀,還差一年就 40 周年了,給他們留點籌備時間嘛。

Joanna Stern(笑):
我就送你一個 Liquid Glass 好了,聽起來像是種伏特加。好吧,我再重新問一遍這個問題:你們兩個在 Apple 工作了這么多年,經歷過高峰與低谷。你們覺得現在公司處在什么階段?很多人覺得 Apple 正在落后。

Craig Federighi:
你說得對,帶著這個視角來看是很有意義的。因為當你經歷了不同時代的浪潮之后,你就會對這些“起起伏伏”變得很習慣。而我們現在的狀態,真的很不錯。

Greg Joswiak:
我知道這聽起來有點天真,但我記得當年 Steve(喬布斯)回來時曾經告訴我們:“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創造出偉大的產品,并把它講清楚。如果我們做到了,其他的一切都會順其自然。” 事實證明,他說得沒錯。我們確實做出了好產品,而且我們認為現在的產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還會持續變得更好。我們現在正在傳播這些信息,告訴大家為什么這些產品很棒,然后其他事情就會水到渠成。

Greg Joswiak:
現在,業務強勁,用戶對我們的 iPhone 愛不釋手。Mac 的人氣也是有史以來最高的。iPad 也在持續成長,表現出色。我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打造更好的產品。昨天你看到的那些發布,也都是我們如何結合設計、AI 和各種功能創新,來讓產品變得更好。別忘了,我們的所有核心產品,在各自領域的用戶滿意度中,都是第一名。我們想做的,就是讓它們變得更好,一直更好。就是這么簡單。也許這很“天真”,但我依然相信:只要我們持續做出好產品,并把它告訴大家,其他一切自然會水到渠成。

Craig Federighi:
而昨天真的是非常激動人心的一天。我們過去花了很多年時間打磨新的設計、打造這些功能,現在終于能讓它們展現在用戶面前,感受到現場的能量和大家對這些平臺的熱情,對這些更新的喜歡。你能感受到那種反饋。而我們自己也知道還有很多更棒的產品正在路上,所以我們也一樣感到興奮。這感覺很好。

收尾快問快答

Joanna Stern:
我必須以一個輕松的問題收尾:你們更喜歡《分裂人生》(Severance)還是《慢馬》(Slow Horses)?

Greg Joswiak(笑):
天啊,我兩個都超愛!

Craig Federighi(笑):
是啊,都太棒了。

Greg Joswiak:
我是真心喜歡兩部劇。但要排個名的話,我會說《分裂人生》是 No.1,但《慢馬》也非常精彩,絕對能排前列。

Joanna Stern:
那你們選 iPad 還是 Mac?

Greg Joswiak(笑):
這就像我們的一些用戶一樣——我全都要。你又沒說只能選一個。

Joanna Stern(笑):
好吧好吧。那你們的發短信風格是怎樣?是一句一句發,還是一整段發出去?

Greg Joswiak(笑):
這個嘛……得看你是在用 Mac 還是 iPhone。你看,用 Mac 發短信的人,一看就是一條條獨立發的,因為每次按回車就是一條。而我在手機上通常就會打一整段。

Joanna(笑):
好吧,今天的快問快答環節有點跑偏了。感謝你們的時間。

Greg & Craig:
謝謝,Joanna!

Landing AI

Landing AI是由動點科技策劃的一檔聚焦人工智能領域的專題報道欄目。通過對AI落地前景以及幕后故事的發掘,我們將在這一專題中深入淺出地探討關于AI新浪潮下的一切可能。

本文為動點科技記者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或開白請在后臺回復“轉載”。

- - - - - - - - END - - - - - - - -

*想要獲取行業資訊、和志同道合的科技愛好者們分享心得,那就趕快掃碼添加“動點君”加入群聊吧!群里更有不定期福利發放!

精彩好文值得推薦

一鍵轉發,戳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日本的啤酒早已是“世界頂級水平”,他們也太幸福了吧~~~

日本的啤酒早已是“世界頂級水平”,他們也太幸福了吧~~~

日本物語
2025-07-02 21:02:03
1947年,孫殿英被解放軍活捉,劉伯承:此人不可殺,他對我們有恩

1947年,孫殿英被解放軍活捉,劉伯承:此人不可殺,他對我們有恩

東方尋史
2025-06-05 09:44:47
恩里克面臨長期禁賽:世俱杯決賽后擊打佩德羅,恐遭國際足聯重罰

恩里克面臨長期禁賽:世俱杯決賽后擊打佩德羅,恐遭國際足聯重罰

夜白侃球
2025-07-14 21:29:19
中國駐墨西哥使館嚴正聲明:美駐墨大使有關言論是徹頭徹尾的謊言

中國駐墨西哥使館嚴正聲明:美駐墨大使有關言論是徹頭徹尾的謊言

極目新聞
2025-07-15 08:59:52
特朗普再送中國一大禮,賴清德行程已摸清,解放軍能否甕中捉鱉?

特朗普再送中國一大禮,賴清德行程已摸清,解放軍能否甕中捉鱉?

傲傲講歷史
2025-07-15 16:50:02
杜建英年輕時老照片,她曾是娃哈哈“二當家”,宗慶后的得力助手

杜建英年輕時老照片,她曾是娃哈哈“二當家”,宗慶后的得力助手

尋墨閣
2025-07-14 09:59:27
炮擊金門決策內幕:林彪粟裕激烈爭論,毛澤東的絞索戰略揭秘

炮擊金門決策內幕:林彪粟裕激烈爭論,毛澤東的絞索戰略揭秘

燦爛夏天
2025-07-13 12:45:41
直到看見“焦頭爛額”的宗馥莉,我才明白,王健林的做法有多高明

直到看見“焦頭爛額”的宗馥莉,我才明白,王健林的做法有多高明

簡讀視覺
2025-07-14 20:08:23
發現一個悲哀的現象:特別長壽的老人,幾乎都是子女用生命在托舉

發現一個悲哀的現象:特別長壽的老人,幾乎都是子女用生命在托舉

婉秋聊育兒
2025-04-26 05:24:04
汪小菲女兒正臉曝光,看到照片都恍惚了,終于懂得了那句故人之子

汪小菲女兒正臉曝光,看到照片都恍惚了,終于懂得了那句故人之子

葡萄說娛
2025-07-15 10:21:28
欠下166億巨債,82歲港娛大佬楊受成“割肉求生”,賬上現金僅剩6億

欠下166億巨債,82歲港娛大佬楊受成“割肉求生”,賬上現金僅剩6億

三公子娛樂丫
2025-07-14 17:47:37
朱雨玲奪冠不到24小時,惡心的一幕上演,連孫穎莎陳熠都被拖下水

朱雨玲奪冠不到24小時,惡心的一幕上演,連孫穎莎陳熠都被拖下水

查爾菲的筆記
2025-07-15 12:49:13
斷臂破案:電視臺女主持人國家一級播音員在戈壁灘被強奸、分尸案

斷臂破案:電視臺女主持人國家一級播音員在戈壁灘被強奸、分尸案

霹靂炮
2025-07-01 23:10:44
高考生被騙緬甸失聯后續!時間線曝光,同車乘客曝全程,勸不住他

高考生被騙緬甸失聯后續!時間線曝光,同車乘客曝全程,勸不住他

鋭娛之樂
2025-07-14 22:28:08
“讓你媽3天內搬走,不然你倆一起滾”鳳凰男說完直接沒了家

“讓你媽3天內搬走,不然你倆一起滾”鳳凰男說完直接沒了家

熱心柚子姐姐
2025-07-14 18:46:53
30國聯軍將到齊,羅馬尼亞先出兵,普京紅線被沖垮,港口激烈交戰

30國聯軍將到齊,羅馬尼亞先出兵,普京紅線被沖垮,港口激烈交戰

Ck的蜜糖
2025-07-15 16:49:04
詹姆斯攜子加盟勇士?繼“抱團”時代后,詹姆斯或掀起NBA新篇章

詹姆斯攜子加盟勇士?繼“抱團”時代后,詹姆斯或掀起NBA新篇章

藝兔體壇
2025-07-15 00:56:42
初中生飆車撞墻身亡后續:生前視頻被扒,因果報應,朋友香煙祭拜

初中生飆車撞墻身亡后續:生前視頻被扒,因果報應,朋友香煙祭拜

黑哥講現代史
2025-07-15 11:24:29
原告律師發聲:信托優先,境外資產由宗馥莉繼承不實,遺囑存瑕疵

原告律師發聲:信托優先,境外資產由宗馥莉繼承不實,遺囑存瑕疵

說說史事
2025-07-15 08:10:40
養老金補發倒計時!各省方案明日亮相,2%漲幅這樣分才公平

養老金補發倒計時!各省方案明日亮相,2%漲幅這樣分才公平

山藥蛋TV
2025-07-15 14:08:27
2025-07-15 20:24:49
動點科技 incentive-icons
動點科技
關注值得關注的科技創新
25289文章數 148711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科技要聞

英偉達H20解禁,黃仁勛嚇壞平替?

頭條要聞

特朗普被指曾問澤連斯基:烏用美武器能否打擊莫斯科

頭條要聞

特朗普被指曾問澤連斯基:烏用美武器能否打擊莫斯科

體育要聞

在中國效力10年,45歲的傳奇外援退役了

娛樂要聞

董璇自曝再婚了!二婚老公被扒是張維伊?

財經要聞

國貨美妝能否脫下“平替”外衣

汽車要聞

六座布局/深淺配色 仰望U8L內飾亮相

態度原創

數碼
旅游
家居
手機
公開課

數碼要聞

GT 1030顯卡開啟FSR/XeSS補幀實測:幀率翻倍但仍難流暢玩3A新作

旅游要聞

熱聞|清明假期將至,熱門目的地有哪些?

家居要聞

自由開闊 生活需求塑造

手機要聞

屏下3D人臉識別:新進展已出爐,小米MIX或成新焦點?

公開課

李玫瑾: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尔康县| 隆化县| 马关县| 神池县| 南木林县| 桂平市| 黎城县| 台湾省| 获嘉县| 晋江市| 长寿区| 安仁县| 新竹市| 绵阳市| 西乡县| 东安县| 巴南区| 那坡县| 灌云县| 惠东县| 曲阜市| 长沙市| 英吉沙县| 汝州市| 甘谷县| 南皮县| 遵化市| 惠水县| 靖州| 郑州市| 宁陵县| 招远市| 始兴县| 治多县| 太和县| 湖北省| 纳雍县| 和龙市| 兴化市| 河间市| 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