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這些年大紅大紫,但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是懂得感恩的。
6月16日,雷軍在“活力中國調研行”活動上表示,“一直以來,小米都是一家土生土長的北京企業,非常感謝這些年北京對于小米的大力支持。”
新華社報道稱,上述活動是中宣部組織中央主要媒體和有關地方媒體開展的調研采訪活動。首站就選在位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小米汽車工廠。
在一見財經看來,小米汽車能成為調研采訪首站,本身就說明了北京對小米汽車的支持態度。雷軍表示感謝,也理所應當。
1
實際上,雷軍這兩年多次感謝北京。
3月5日,全國兩會期間,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雷軍,在 “代表通道”集中采訪活動中說:“在這里我要特別感謝北京這片沃土,正是這片沃土孕育了小米。”
3月6日,全國人大北京團在北京會議中心接受中外媒體采訪,雷軍再次感謝北京, “沒有北京一流的營商環境,就不會有小米在過去15年的高速發展和成長。我們對北京感情很深,我在很多場合都講,小米是北京土生土長的科創企業,感謝北京!”
去年4月25日,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在北京開幕,雷軍演講時稱,“我特別感謝北京這片沃土,如果不是在北京,我覺得小米汽車不可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也不可能誕生。”
去年3月28日晚,雷軍在小米SU7上市發布會后說,如果沒有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幫助,小米在三年內成功造車是不可能的,“北京還是創新創業的沃土,這次也孕育了小米汽車”。
不過,一見財經搜索發現,2024年之前,并沒有雷軍如此直白的“感謝北京”的相關報道。
2
兩年時間里,雷軍在公開場合五次感謝北京,北京對小米發展的支持可見一斑。
一見財經梳理發現,近年來北京主政官員和小米的互動頻繁。
2023年1月28日,春節假期后的首個工作日,北京市委書記尹力到海淀區調研,來到小米集團。
7月27日上午,北京市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雷軍受邀參加。
去年4月25日,北京車展期間,尹力到小米汽車等展臺察看最新車型和創新產品展示,并與企業負責人交流。
今年2月5日,春節過后首個工作日,尹力調研走訪企業,來到位于未來科學城西區的小米智能工廠。
不僅如此,北京還為小米集團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尤其是小米汽車。
2021年3月,小米官宣造車,隨后的8月,北京發布《“十四五”時期高精尖產業發展規劃》,將亦莊新城225平方公里規劃范圍在內的區域被劃為政策先行區。
同年11月27日,北京經開區管委會與小米簽訂合作協議,宣布小米汽車落戶北京經開區。
北京市甚至還罕見的把一個項目專門列入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初公布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提及,將推動小米汽車開工。
此后,北京方面對于小米汽車一路開綠燈,援引多位業內人士的話說:
小米沒有工廠,北京政府就從選址建廠、環評審批、生產等方方面面來給予最大支持;
小米汽車新能源造車資質,是通過北汽集團解決的,北汽的唯一股東就是背后的北京國資委;
小米需要資金,北京就讓工行、農行給貸款,甚至拿出財政來補貼;
小米需要產業政策,亦莊恰好就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新能源龍頭整車廠商落戶并帶動形成千億級產業集群的,給予最高1億元創新資金支持;
北京政府對小米汽車的支持,堪比上海當年對特斯拉超級工廠落戶的支持。
如此大的支持力度,也成就了小米,雷軍如果不感謝北京,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3
實際上,懂得感恩,也是一個民營企業家政治覺悟高的表現。
2017年,福耀玻璃創始人曹德旺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就表示,做人首先要有感恩之心。福耀在全球9個國家都有企業,全世界知名品牌汽車廠都是我的客戶。這是國家給我的,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我,我很感恩國家。
格力董事長董明珠2021年也說過,一個企業家要做好風險防范、要自律,更要不忘初心,感恩這個時代。沒有改革開放,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時代。
3月28日,中央黨校中國式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張占斌,在光明日報發表的一篇題為《弘揚企業家精神 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文章中指出,民營企業先富起來以后要感恩時代,更多承擔社會責任,民營企業家要踐行“富而思源、富而思進”的理念。
在一見財經看來,企業家懂感恩,實際上就是要明白“沒有企業家的時代,只有時代中的企業家”這句話的深刻內涵。
作為這兩年國內民營企業家當中,冉冉升起的“政商新星”,雷軍自然比任何人都深知“懂感恩”的重要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