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天山里要發(fā)暴雨!趕在變天前把牛圈漏縫堵死。
山區(qū)養(yǎng)牛最怕連陰雨,牛棚潮濕母牛易難產。
前幾年去青石關村,正趕上暴雨天遇母牛難產。那戶人家姑娘守著側躺的母牛直掉淚,說牛要是沒了家就塌了。當時我伸手摸牛肚子,感覺小牛胎位不正卡著了。
趕緊讓人燒熱水燙毛巾,邊推母牛肚子邊調整胎位。
整整折騰一個多鐘頭,才把小牛犢拽出來。后來才知道,暴雨天牛棚積水潮濕,母牛就容易胎位亂。
老一輩用稻草墊牛欄防潮,現(xiàn)在記得再鋪層塑料布隔潮氣。要是母牛產前食欲差、喘氣急,十有八九要提前準備接生。
接生時得備長柄鑷子、消毒藥水,還有人幫忙搭把手。
像西劉莊村的尚小培,去年暴雨天牛棚漏雨,母牛差點保不住。多虧科技特派員張欣冒雨趕來,從下午四點忙到晚上八點。給牛做子宮復位時,他一身汗水一身血,腿都軟了還咬牙堅持。
這說明關鍵時候,提前備好接生工具能救急。
現(xiàn)在很多年輕獸醫(yī)嫌臟嫌累,可山里養(yǎng)殖離不了這門手藝。我總覺得,咱山里人跟牛羊打交道,靠的是七分經(jīng)驗三分急智。比如看云識天氣,要是天邊堆著鉛灰色云,趕緊檢查牛棚頂。
遇到暴雨別慌,先把牛趕到高處干燥地方,別讓雨水灌牛圈。母牛難產時,千萬別硬拽,先摸摸胎位是不是正的。
要是自己拿不準,趕緊給鎮(zhèn)上獸醫(yī)站打電話,別耽誤了時間。就像那年柳佩蘭家的牛,要不是及時處理,真不敢想后果。
她一個十八九歲的姑娘,撐著家還要照顧臥床的媽。
要是牛沒了,家里沒了收入,日子更難了。
這幾年暴雨越來越多,山區(qū)養(yǎng)牛得格外當心。每個村都該備個應急接生包,里面消毒藥、手套、助產繩都得有。年輕養(yǎng)殖戶別嫌傳統(tǒng)辦法土,稻草墊欄、生姜水喂牛都是老經(jīng)驗。
當然,也得學科學方法,比如產前給母牛補點鈣,增強體力。未來幾天暴雨要來,現(xiàn)在就檢查牛棚頂有沒有松瓦。
接生工具提前用開水煮三遍,曬干了收在干凈木箱里。要是發(fā)現(xiàn)母牛頻繁起臥、陰部流黏液,趕緊做好接生準備。山區(qū)路不好走,萬一暴雨封路,提前跟鄰村獸醫(yī)打好招呼。
養(yǎng)牛是個精細活,天氣一變就得跟著操心。
但只要提前做好準備,再大的雨也能挺過去。就像當年救下的那頭牛,現(xiàn)在照片還擺在柳佩蘭家窗臺上。它見證著一場暴雨里的生死救援,也提醒著咱防患于未然。
記住,護好牛就是護好咱的家底,千萬別大意!現(xiàn)在就行動:檢查牛棚漏雨處,備齊接生工具,給獸醫(yī)站打電話報備。
暴雨天護牛有門道,提前準備錯不了,咱山里人就得這么實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