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反腐持續高壓態勢下,一則重磅消息引發業界震動。寧夏黃河農村商業銀行(以下簡稱“黃河農商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志旗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值得關注的是,這并非孤例,該行首任董事長張包平此前已因違法犯罪獲刑,兩任退休董事長接連被查,為金融領域反腐工作再添新注腳。
退休董事長突遭審查
資鈦通過公開資料發現,6月13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黃河農商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志旗被查。現年63歲的張志旗,擁有豐富的金融行業履歷。他曾在工行寧夏區分行任職,擔任過金融業務部總經理、公司業務部總經理等重要職務。后投身黃河農商行,從黨委委員、副行長起步,憑借一系列晉升,于2015年7月獲得監管部門批準,正式執掌黃河農商行董事長一職,直至2022年卸任。
2022年8月,黃河農商行發布公告,張志旗因職務調整辭去董事長、董事職務。次月,該行董事會審議通過其不再擔任董事長的議案,由時任行長魏根東接任。然而,退休后的張志旗并未遠離風波,此次被查,彰顯了金融反腐“退休不是護身符,違紀違法必被究”的堅決態度。
黃河農商行在我國金融改革進程中占據獨特地位。2008年12月,在國務院同意、原銀保監會批準下,原自治區聯社和銀川市聯社合并組建黃河農商行,開創了全國省級聯社自上而下持股縣級聯社的唯一改革模式。
目前,該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由原行長白向陽擔任,其任職資格尚待監管核準。
多位高管接連落馬
張志旗被查并非黃河農商行首次出現高管貪腐事件。回溯過往,該行高管隊伍曾經歷多輪“廉潔風暴”。
作為黃河農商行首任董事長,張包平在該行發展初期扮演重要角色。2008年底黃河農商行成立,張包平從原寧夏農村信用聯社理事長轉任首屆董事長。但在任職兩年后,他調任寧夏回族自治區發改委副主任,并于2012年5月因病提前退休。2016年,張包平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調查,同年9月被開除黨籍。經查,他嚴重違反組織紀律、廉潔紀律,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利并多次收受財物。2017年8月,張包平因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百二十萬元。
在張包平之后,該行兩位副行長鄭新平、賀立仁也在2015年先后被查。鄭新平在擔任銀川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主任、理事長及黃河農商行副行長期間,多次利用職務之便收受他人財物,2017年1月二審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六個月,并沒收非法所得766萬余元;賀立仁在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擔任黃河農商行副行長期間,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其謀利,共計價值人民幣145.0485萬元,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并處沒收財產七十萬元。
反腐無禁區,監管再升級
從首任董事長張包平,到第三任董事長張志旗,兩任退休高管接連被查,折射出金融反腐的深度與廣度。這不僅給黃河農商行敲響了合規經營的警鐘,也為整個金融行業帶來深刻反思。
金融行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其高管的廉潔自律和合規經營至關重要。此次事件表明,無論在職還是退休,任何違法違紀行為都將受到法律嚴懲,“伸手必被捉”已成為不可觸碰的鐵律。未來,黃河農商行如何通過完善內部監管制度、強化廉潔文化建設實現“浴火重生”,重塑行業形象,值得社會各界持續關注。而金融領域的反腐工作,也將在這樣的典型案例推動下,繼續向縱深發展,守護金融行業的健康生態。(資鈦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