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兩家主營建筑用瀝青的上市公司,我們再來看一家主營這類設備的上市公司。達剛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達剛控股)成立于2002年5月,2010年8月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達剛控股下轄有達剛科技和達剛筑機等多家全資或控股子公司。
達剛控股形成了“高端路面裝備研制、城市道路運維管理、危廢固廢綜合回收利用”三大業務板塊,產品及服務廣泛應用于公路建設、城市基礎設施管理、環保、冶金等多個產業領域。其中,高端路面裝備制造板塊涵蓋了從瀝青加熱、存儲、運輸、深加工及瀝青拌和等設備,到瀝青灑布車、同步封層車、養護車、灑布攤鋪一體機、銑刨機、冷再生機等瀝青路面施工養護專用車輛及筑養路機械的完整產品體系和技術方案。
達剛控股的營收從2021年開始下跌,一直持續至2024年,2025年一季度仍在下跌之中。下跌幅度有多猛呢,已經可以用“十不存一”來形容了。
2024年的主要業務是“高端路面裝備研制業務”和“城市道路智慧運維業務”,兩者都在下跌,其中“城市道路智慧運維業務”的跌幅近半,形勢非常嚴峻。“固廢危廢綜合回收利用業務”剝離后,2024年的收入清零,新收購形成的“新能源相關業務”正在成長之中。和經營瀝青的公司相比,達剛控股還是有能力來調整業務結構的,機械行業比化工行業,相對要好調頭一些。
不是沒有出口業務,而是出口業務的規模太小,波動也不重要,關鍵還在國內市場的表現。
持續虧損并不讓人意外,2025年一季度的虧損額度不高,能不能通過新業務等利好因素來扭虧,看起來似乎也有希望。
毛利率在2023年觸底后就開始反彈,2024年的反彈幅度不錯,2025年一季度達到了近三成的水平,已經超過了前七年的表現。銷售凈利率和凈資產收益率在盈利的年份也僅僅是及格的表現,虧損的情況下就不說了,只有差和更差的區別。
“高端路面裝備研制業務”的毛利率已經開始回升,但“城市道路智慧運維業務”的毛利率跌成了負數。這當然不正常,與其如此,不如逐步放棄這項虧損的業務。新并入的“新能源相關業務”毛利率超過三成,看起來,這次是選對了。去年虧損的“固廢危廢綜合回收利用業務”被砍掉,是明智的選擇。
從2022年以來,主營業務都是虧損狀態,2025年一季度的虧損仍然超過兩成,形勢并沒有明顯好轉。原因主要還是營收下跌,導致期間費用再怎么節省,占營收比也越來越高,2023年超過四成,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是接近營收的一半。
虧損的業務可以砍掉,但營收下跌的問題卻不好馬上解決,這就是面對存量市場,或者內卷嚴重的市場,大多數企業左右為難的原因。
在其他收益方面,近三年都是凈損失的狀態,2024年的損失與上年基本持平,但主要損失項目從“資產減值損失”變成了“信用減值損失”。不僅銷量和銷售額在下降,爛賬還在增長,這也是存量市場中,嚴峻市場形勢的體現之一。
分季度來看,雖然不是每個季度都在同比下跌,但下跌是主流,反彈是意外;每個季度都是虧損狀態,主要的虧損集中在四季度,這應該與年底集中計提資產或信用減值損失有關。
毛利率的季度間波動是相當大的,甚至有個別季度跌成了負數。2025年一季度的爆發式增長,現在看起來還沒有形成趨勢。是不是“意外”呢?過段時間就會有答案。最好的季度主營業務虧損3個百分點,最差的季度,虧損都接近營收,而且這個季度就是過去不久的2024年四季度,就算形勢有轉好的跡象,也需要一個過程。
“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凈額”表現雖然說不好,但也沒有大額的凈流出情況,形勢還算可控。2024年的固定資產類投資已經停了下來,就算有收購和出售資產,總體上也沒有消耗太多的現金流,甚至主要還在回收資金。
和兩家瀝青公司類似,達剛控股也在大規模“縮表”(總資產下降),并以此提升了長短期償債能力。不過當總資產萎縮至10億元以內后,后續發展也受到了嚴重限制。畢竟,當整個經濟進入“下半場”的存量市場競爭后,對有規模優勢的企業更有利。但凡事都有例外,在細分領域有優勢的企業,不見得就比大而全的卻沒有優勢業務的企業差。
達剛控股已經調整得差不多了,就算后續還有調整,但空間已經不大了。不管是生產瀝青的,還是鋪裝的,還有生產相關裝備和運維的,這幾年的日子都不好過。至于說為何與行業數據有天壤之別?大家都懂的。
聲明:以上為個人分析,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