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行業都值得用AI重做一遍」!
在這句話出現之前,汽車的動力系統被認為是一輛汽車最「硬」的部分;在這句話出現之后,吉利嘗試要把AI塞進了動力系統。
6月13日,吉利汽車重磅推出「雷神 AI 電混 2.0」。2.0不難理解,一代雷神電混就以綜合續航超2000km、油耗進入2L時代兩組具像化數據,讓外界深刻認知到吉利在電混技術上的強勢;但加上AI,整件事情就不由分說變得玄幻了起來。
畢竟,在各家企業都在努力尋求技術突破之際,用AI賦能動力域,聽上去,難免讓人懷疑是否只是吉利應對激烈市場競爭的營銷噱頭。尤其是在如今AI愈加成為「顯學」,理想、長安、華為等紛紛明確在AI領域花重金投入、向AI科技公司轉型,輿論其實很難分清究竟誰在AI在做虛擬,誰在AI上做實際。
但如果真正聚焦來看,不難發現真正在AI上真金白銀地投入,真正圍繞AI作為工具本身改善現階段車輛的應用和功能的,目前來看,就只有吉利。
在這個過程中,吉利如何讓AI在動力域跑起來?如何讓最「硬」的動力系統開始自主思考?這究竟是一種錦上添花的手段,還是真能引領混動技術進入新的紀元?
一場時間緊湊的發布會上,吉利著重而清晰地向外界闡述的,不僅是圍繞一套電混系統的創新思考,還有AI時代下,吉利對動力技術趨勢的洞察與裂變。
文|Wind
編輯|李佳琪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
一場關于動力的「體驗革命」
用AI賦能車端,在汽車行業并非是第一次出現。
此前,比亞迪第五代DM混動技術通過AI能耗管理系統實現油電分配的動態調整,寶馬自研的「BMW能量智控系統」也是通過AI協調電池、電機和整車電氣系統。
但這些AI在動力系統的上車,往往基于一種「你有他也有」的微創新,對于整車體驗的影響和改變微乎其微,因此市場終端的感知并不深入。相比之下,雷神AI電混2.0則是提供了通過一整套「系統性」的方案,真正讓這套電混系統讓人一樣學習和思考。
在整個車輛的行進過程中,雷神AI電混2.0會圍繞3個層面進行切入和改變:1、構建起一個超大的「數字孿生場景庫」,覆蓋1000多個細分場景,讓車輛擁有「上帝視角」;2、車云協同,系統能預判路況并提前優化策略;3、通過學習用戶習慣從而去做個性化適配。
基于對導航路線、車輛平均速度、出行時間、擁堵路況等多維數據的分析重構后,雷神AI電混2.0可以對于動態變量進行實時運算,發送指令調節能量分配,從而實現最優組合。比如堵車時自動切換純電模式,高速時切換直驅模式,甚至它還會學習你的駕駛習慣,在快要到達目的地時關閉座椅加熱等功能,避免能量的浪費。
除了車輛行進過程中的能量管理,這套系統的妙處還在于對于整個動力系統的「健康管理」。以發動機為例,通過AI算法預測并量化機油健康度,可以動態優化其保養周期,為每一位車主建立個性化的養護方案。在這套方案下,最多可以延長保養里程達到50%以上。
而有關電池方面,就更加有趣了。簡單來說,系統會實時監測和預判電池的充電狀態,在充到 80% 電量時,自動停止充電,同時,依據用戶過往的出行數據精準分析第二天的出行需求,出發前把電池的電量穩穩充滿 ,這樣一來,既避免了電池長時間滿電靜置對電池性能造成損害,又保證了出行的用電需求。
可以看到,真正讓車輛讓人一樣學習和思考,雷神電混2.0并非簡單的硬件疊加,是以AI重構了動力決策邏輯;并非是單一的能量管理,而是一整套圍繞能量分配、健康管理、補能和運動控制的方案,讓整車的駕乘體驗更遠、更省、更聰明。
基于這些思考和創新,于是有了目前雷神電混發動機的量產熱效率,由去年的 46.5% 提升到 47.26%;有了宣傳海報上,吉利自信地將綜合續航2000km的前綴從「最大」改成了「遠超」。
2
軟硬結合,吉利電混不止于油耗的「next level」!
聽上去,這是吉利技術造車論的又一部爽文,可了解其中過往的人都知道,實現這一目標的每一步吉利都走得并不容易。
眾所周知,支撐起雷神AI電混2.0進化的,最核心的是吉利在AI領域的長期積累。從2021年開始,吉利就已經圍繞著「智能汽車全域AI」的技術體系進行系統性構建,在算力、數據、算法等核心領域的持續投入和迭代進化。
到今天,吉利星睿智算中心2.0目前的綜合算力已迭代到23.5E FLOPS,相當于500萬在線車輛的實時智算需求;星睿AI云動力則積累了「雙200」的全球海量數據,包括超200萬的用戶數據、200億公里的行程里程數據;加上行業先進的工程化技術和強大的數據融合,為AI賦能動力域準備了充足的前備資料。
對于吉利來說,這不是展示技術參數的優越性,而是作為一家兼具技術實力和產品洞察的造車企業顯現出的差異化優勢,通過過往圍繞AI技術的積淀和延續,再一次完成對汽車行業的重塑。
在這個過程中,將行業內圍繞電混系統的比拼從硬件擴展到軟件,在傳統硬性數據指標的基礎上引入智能決策的新維度,吉利實際上把整個動力域、智駕域和座艙域底層數據打通了,通過軟硬結合,讓整車系統變得更加智能化。
這種軟硬結合的智能化,讓動力系統不再是孤立的機械裝置,而是能與整車各域深度對話的智能體。
比如,當銀河A7的 AI 系統根據用戶通勤習慣自動規劃充電策略,當銀河 M9 的三電機在 AI 調度下實現全地形扭矩精準分配,用戶所感受到的一定不僅是油耗數字的降低、續航里程的超越,更是一種「車隨人愿」 的駕駛體驗進化。
3
技術驅動吉利的新契機!
如果說一代雷神混動是吉利在過去一段時間撬動比亞迪銷量神話、吹響反攻號角的關鍵;那么如今雷神AI電混2.0的發布,可預見的是,吉利將憑借AI在動力域的賦能,幫助其在終端市場更進一步穩固這一增長趨勢。
今年5月,吉利汽車累計銷量達到23.52萬輛,同比增長46%,實現了連續三個月單月銷量突破23萬輛;其中,新能源車累計銷量達到了13.8萬輛,同比增長超35%,占比達到了59%。今年1~5月,吉利新能源車的銷量更是超60萬輛。
一方面,雷神電混的在技術層面先進性為吉利產品提供了強大的內核支撐,其 1.5TD 混動專用發動機配合全球首創的 3 擋 DHT Pro 變速器,構建起涵蓋純電、串聯、并聯、直驅、能量回收等在內的 20 種智能工作模式;另一方面,在產品應用上雷神電混技術也全方位提升了吉利旗下車型的產品力,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依托雷神混動賦能,吉利旗下多款車型實現細分市場的逆襲和超越。比如在緊湊型新能源轎車市場,吉利銀河L6銷量一度沖進前三;在緊湊型新能源SUV市場,銀河星艦7和銀河E5同樣表現出色,全力追趕比亞迪宋PLUS新能源……不久前,吉利銀河星耀8更以10187臺的月銷量、接近25%的市場占有率超越比亞迪漢,成為B級插混轎車細分市場冠軍。
基于雷神AI電混2.0的上車,對于接下來將推出的銀河A7、M9,以及四季度2款搭載雷神醇氫EF的產品。可以預見,吉利圍繞著新能源尤其插混產品一定會在終端市場再上一個一個臺階。
原因不僅是因為這些產品能夠更好滿足消費者對于油耗、續航等硬性性能的需求,最關鍵的是,基于雷神AI電混2.0系統,基于對于產品軟硬件能力的深度耦合,吉利做到了讓技術和資源更好地為市場化的產品和用戶服務,這或許是 AI 賦能汽車工業的真正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