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恒立壓鑄的老張,今年56歲。
經營著一家中等規(guī)模的壓鑄廠,年銷售額差不多2個億上下,養(yǎng)著幾百號兄弟。
現在廠里最大噸位的機器也就 1500T,看著其他大廠轟轟烈烈上“一體化大壓鑄”,動輒 6000T、8000T 甚至萬噸的壓機落地,心里跟貓抓似的。上,還是不上?可能是近年來壓在咱們中小壓鑄廠老板心頭,最重的一塊石頭!琢磨了許久,夜不能寐,今天掏心窩子跟大家嘮嘮。#壓鑄##一體化壓鑄#
一、【大壓鑄技術】
千萬別說“大壓鑄不就是機器大了點嘛”?我干了半輩子壓鑄,深知這玩意兒的技術門檻
壓鑄機不是買來“大力出奇跡”的!一臺 6000T 以上的巨型壓鑄機,動輒幾千萬甚至上億。安裝就要求特殊的地基承重、超高廠房(行吊高度)、超強電力供應(負荷嚇死人)。恒立現在要裝,廠房都得拆掉重建!基礎達不到,神仙也玩不轉。
模具是“鬼魅”級別的怪物。大壓鑄的模具,幾十噸重、分型面巨大、結構超級復雜!設計、鋼材、加工(超大型 CNC、深孔鉆)、熱處理、排氣冷卻水道設計...每一項都是頂級挑戰(zhàn)。一套模幾千萬,萬一做廢了咋整?中小壓鑄廠,能找?guī)讉€敢拍胸脯說搞得定這種模具的設計師?
超大容量的鋁液填充、超高壓力、極復雜的真空系統(tǒng)、精準的溫度控制(模溫、鋁溫)...差之毫厘,廢品率就能上天,這可不是小件產品廢了就廢了。恒立現有的工藝工程師,對付中小件沒問題,面對尺寸、變形控制要求變態(tài)的大鑄件,那經驗真不夠用,不,是壓根沒有!一次調機失敗,不敢想象!
大壓鑄用的是高性能(免熱處理高強韌)鋁合金,成分控制要精確到小數點后幾位。國內能穩(wěn)定供應這類材料的廠家屈指可數,價格死貴,我們中小廠議價能力弱,成本更難控。材料性能(流動性、收縮率、強度)細微差別,都會直接影響產品合格率和性能。
缺陷控制,氣孔、縮松、冷隔、變形...在小件上可能是小問題,在大鑄件上可以直接判死刑(影響結構安全)。保證良品率的難度指數級上升。還要配備昂貴的在線 X 光、CT 設備來檢測內部缺陷,一套幾千萬,中小廠幾個能夠買得起幾臺?養(yǎng)得起專業(yè)檢測團隊?
技術門檻高意味著人才、經驗、配套體系的全面升級。中小壓鑄廠短期內幾乎無法構建完整技術(除非砸巨資挖頂級團隊),這是一場持續(xù)燒錢、準備隨時踩坑的豪賭。
二、【客戶需求】
餅看著大,咬下去可能崩牙!“新能源汽車要用,未來都是大壓鑄!” 話是沒錯,但落到中小廠頭上,客戶這關更兇險。
客戶集中寡頭化。目前能玩得起一體化大壓鑄的主要是頂尖新能源主機廠和少數巨無霸 Tier1(如特斯拉、比亞迪、華為系、新勢力龍頭等)。他們要的量確實巨大(動輒年需幾十萬件),但門檻也高得嚇人!技術協(xié)議厚得像小山,各種嚴苛標準(材料認證、工藝認證、QCDD要求),關鍵是人家對你的產能、規(guī)模、資金實力、研發(fā)能力、快速響應能力有近乎變態(tài)的要求。
“綁定”是常態(tài),新入者難!汽車廠早就通過參股、戰(zhàn)略合作、聯合研發(fā)等方式,牢牢鎖定了幾家頭部壓鑄廠(博俊、拓普、文燦、鴻圖、鴻特、美利信等)。中小廠想擠進去?沒點硬到骨子里的特殊關系,門都摸不到!一般中小型壓鑄廠只能做大廠剩下的小單,三四級供應商,都已經燒高香了。
訂單的背后是天量投入!接下一個主機廠大項目,確實能吃飽幾年。前提是你得投資至少數臺超大壓鑄機、檢測設備、專用后處理線... 投入是以“億”為單位計的!萬一市場變化,客戶車型銷售不佳,客戶砍單或項目黃了,你的巨資設備瞬間變廢鐵,廠子直接拖死。
產品價格壓力只增不減!大客戶議價能力太強了!“年降”是標配,成本透明到讓你毫無秘密可言。產品試產初期,良率低、廢品率高,成本居高不下,虧本做買賣!一旦踢出局,前期巨額投入只能打水漂。
客戶門檻本質上是行業(yè)格局壁壘。我們中小廠體量小、資歷淺、資本薄,在巨頭主導、規(guī)則嚴苛的市場里搶食大壓鑄訂單,九死一生。
三、【資金投入】
燒的不是錢,是老板的命!
6000T 及以上壓鑄機 + 進口品牌周邊(給湯機、噴涂機、取件機、切邊機、真空系統(tǒng)、模溫機)5000萬起步!9000T以上就更別說了,上億!
一套大壓鑄模具幾千萬很正常!一個項目通常備多套模!
重建/改造廠房的成本?超大功率電力增容、變壓器、高壓線路的成本?壓鑄機、熔化爐、保溫爐、后處理設備的月度電費?都是天文數字!
在線 X 光/CT(上千萬)是標配。其他高精檢測儀器又是一大筆錢。
高級模流分析軟件、生產管理系統(tǒng)(MES)的投入也不小。
一句話沒有5億以上(甚至十幾億)的流動資金和融資能力,玩不起大壓鑄!
高品質大單件,單個鑄件用料就是幾百公斤。材料成本占比巨大,占用流動資金極其恐怖(一個月的料錢可能比我們廠半年營業(yè)額還高)。
大壓鑄機及配套設備運轉起來就是電老虎!電費月賬單幾百萬輕輕松松。
初期良率能到50%就算不錯!試模調試階段的鋁水浪費、廢品損失、能耗、人工...燒錢如流水。
巨型設備的維護保養(yǎng)成本遠超普通機器。
資金不僅僅是“買得起”設備,更重要的是能持續(xù)燒得起、扛得住風險!這對99%的中小壓鑄廠來說是不可能承受之重,一旦資金鏈斷裂,萬劫不復。
活命比跟風更重要!翻來覆去想明白了
大壓鑄(一體化壓鑄),是強者的游戲。市場看似巨大,但屬于我們的蛋糕可能連渣都難舔到。
對于絕大多數中小廠,現在硬上大壓鑄,不是求發(fā)展,是找死!技術壁壘高、客戶門檻高、資金無底洞,三大死穴,道道致命!強行投資,結局可能是廠房抵債、設備趴窩、兄弟失業(yè)。
那我們怎么辦?
扎根現有優(yōu)勢領域(中小鋁合金、鋅合金壓鑄件),做精做專,提升效率良率,服務好現有客戶,保住利潤,維持現金流。
投資更現實的、力所能及的升級。智能自動化(中小噸位壓鑄島自動化改造)、工藝優(yōu)化(模流分析深度應用)、管理提升(數字化精益管理),降本增效,增強競爭力。這些投入小、見效快,風險可控!
尋求差異化合作,與其硬拼整車大件,不如看準大壓鑄產業(yè)鏈上的某個環(huán)節(jié)發(fā)力,做好高端精密小零件(連接器、控制器殼體等),做“小而美”。深耕大壓鑄件必須的高附加值后處理(高精度加工、復雜去毛刺、特種表面處理、連接技術等)。這應該是更現實的切入點。嘗試與大廠進行局部合作(比如承接分包加工、后處理等),不碰“心臟”部件。
大壓鑄的浪潮雖猛,但不一定適合每條小船。活下來,活得好,才有資格談未來。盲目跟風豪賭,把十幾年辛苦打拼的家業(yè)搭進去,對不起這份責任!
中小壓鑄廠,穩(wěn)字當頭,活命要緊!
想了解更多壓鑄汽車產業(yè)鏈內幕?關注壓鑄老司機,硬核資訊每日準時送達!
生活賦予我們一個黯淡的起點,不過是希望我們通過不懈奮斗,演繹一場絕處逢生的傳奇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我們盡力確保信息準確,但無法保證完全無誤,請以實際情況為準;
編輯:壓鑄小司機
核對:壓鑄老司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