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門習慣當聾啞人,主要是不想跟人打交道。
這招對婉拒廣告推銷,以及拒絕陌生人的熱情搭訕百試百靈。
就這么說吧,除了在公司跟人說個早啊、點外賣了嗎、拜拜等,每天都處于靜音的狀態,甚至可以不發出一點聲音。
尤其在公司多番裁員之后,剩下的幾個同事基本都這樣,聚在一起都沒空調聲大。
如果失去聲音可以換取500W,我愿意獻出我的喉嚨,當一個啞巴。
主要我不是安小鳥,不用唱歌給皇上聽。
這樣的交換活動在某紅薯上有很多,可惜都是假的!假的!假的!
要不然,我早就實現財務自由,徹底躺平啦!
出門在外,我偽裝得很好。
這周一,在地鐵上,有一位女生左看看右瞧瞧,穿梭到我旁邊、對著我練習起面試時的自我介紹。
聲音雖小,周圍人還是看向了她,以至于她的聲音越來越小,在離我耳朵20CM的距離處嗡嗡嗡,好像夏天的蚊子。
好了,開講吧!
我依舊保持聽不見的狀態,面部表情沒有一絲變化,比霸總還面癱。
她當眾練習面試這件事,在我看來,不會掀起情緒上的任何波動。
曾幾何時,我也用腹語跟人對罵。
可是,聽完她重復了多遍的自我介紹后,我心內的水壺燒開了,開始吱哇亂叫。
雖不是她今天9:30要面試的BOSS,我還是勸她多看看網上的介紹話術,查缺補漏一下。
她的穿著很得體,白色襯衫、黑色西裝褲、黑色小皮鞋,又搭一個恰到小處的白色包包。
扎個馬尾,看上去干凈利索,這身穿搭去什么場合都不會出錯。
當然,不是銷售的那種批發襯衫,她的領子處、腰的位置稍微有點設計感,正好突出她的身材又不會顯得過于緊繃。
這一身行頭價格不菲,連一絲褶皺都沒有,都是金錢的味道。
而且她說話很有親和力,言語之間不是硬生生、冷冰冰的人機對話感,也沒有鄙視、高傲、教育人的老登味。
而是緩緩道來,睡前故事般的聲音,讓站著的我都有點困了,只能通過地鐵的窗和余光掃射她的表情。
咱也不知道為啥離我這么近,可能我剛從河北過來,帶著周末的吸引力吧!
但是,她明明離我這么近,又重復了好幾遍的自我介紹,愣是沒聽清楚她姓甚名誰,就像有名字羞恥癥一樣,也可能不好意思在地鐵上說。
工作經歷那段含糊其辭,感覺在前家公司沒學到東西的樣子,就是那種經驗尚淺還不夠自信,以至于怯生生推銷東西的感覺。
既然選擇在地鐵當眾練習面試,那就大大方方的,給我聽著急了。
更奇怪的是,她對自己留過學這段反復說明,什么了解各國的風土文化,還介紹了一大堆景點。
卻對熟練英文,能與外國人正常溝通閉口不談。
可能面試的是導游?對了,她也沒明確說明要面試的崗位。
留過學,不代表能英文對話。
我司上個主管留學一年半回來后,除了用在簡歷上,現實中是一點沒用上。
有個國外電話,他都得立刻起身叫其他同事幫忙,更何況對方才說了一句hello。
這位女生面試的樣子,和我幾年前剛實習的時候大差不差,眼里都透露著清澈的愚蠢,也不知道緊張啥,可能害怕一張口對方就打我牙。
比誰都認真,漏洞卻百出,優點沒體現出來,缺點但是條條分明。
你要知道,在北京這個地點,京爺有很多,985、211的畢業生遍地走,出國留過學的也不在少數,這并不是什么特別光榮,值得反復講來講去的事情。
今年就業環境很緊張,我所在公司的樓層都空蕩蕩的,裁員的、辭職的、倒閉的...
找工作并不是丟人的事情,你可以在地鐵上練習,對著一個陌生人也行,只要對方不反感。
我經常可以在公交、地鐵、公園等公開場合,聽人對著空氣大聲自我介紹、聲情并茂地演講等等。
有人是為了以后當眾講話能游刃有余,有人是為了練習膽量,還有的是想讓自己外向一點,畢竟這個社會對安靜內斂的人不友好。
當然不排除一些現眼包,就是喜歡吸引人眼球,總喜歡用大聲喊叫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在老家,人們用“叫驢”來形容這種人。
不管怎樣,大方點,這家面試不通過就下一家。
別害羞、別膽怯,你就往那一站,該介紹介紹,該吹牛吹牛,走出門誰認識誰呀!
既然選擇說了,那就大聲讓對方聽到。
不過,下次別對著別人耳朵處自我介紹,說實話,有點癢,嘿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