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民新風尚 貼心“鄰”距離 ·
為傳承尊老愛老的中華傳統美德,營造和諧互助的社區氛圍,讓居民切實感受到家門口的溫暖與關懷,6月18日上午9點,康橋街道康橋村社區陽光老人家熱鬧非凡,一場以“六月便民新風尚,貼心服務‘鄰’距離”為主題的便民服務活動正如火如荼地展開。社區以居民多元化需求為導向,精心籌備多項服務內容,此次活動旨在切實為企退人員提供便利,解決生活中的實際需求,讓大家感受到社區關懷的溫度。
活動現場,各個服務項目攤位前都排起了長隊。磨剪刀攤位上,師傅熟練地操作著工具,伴隨著“沙沙”的打磨聲,一把把生銹、鈍化的剪刀在他手中重新變得鋒利。居民李阿姨拿著磨好的剪刀,滿臉笑容地說:“家里的剪刀鈍了好久,正愁沒地方磨,社區這次活動真是太及時了!”
口腔檢查攤位前,專業的醫護人員耐心地為企退人員檢查口腔健康狀況,詳細解答關于齲齒、牙周病等常見口腔問題的疑問,并給予正確的口腔護理建議。測聽力區域,醫生借助專業設備,仔細為企退人員檢測聽力情況,針對聽力下降的居民,提出個性化的防護和治療方案。
量血壓、測血糖的服務點始終人氣滿滿。醫護人員一邊為企退人員測量,一邊記錄數據,同時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給出合理的飲食和運動建議。“年紀大了,就怕血壓、血糖不穩定,在家門口就能免費檢查,真是太方便了!”張大爺感慨道。
AI理療服務成為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仲博堂的工作人員運用搭載智能算法的AI理療設備,通過傳感器精準捕捉企退人員身體各部位的肌肉緊張度、經絡狀況等數據,結合大數據分析與健康模型,為居民定制專屬理療方案。針對眼部疲勞問題,AI理療設備模擬專業按摩手法,通過溫和的震動與熱敷,促進眼部血液循環;在全身理療方面,設備能根據檢測數據,對肩頸、腰背等易勞損部位進行精準按摩放松。不少居民體驗完后都驚嘆:“感覺AI比人還懂我的身體,按摩完渾身輕松,眼睛也不干澀了!”
此次便民服務活動,將實用的服務與先進的AI技術送到了企退人員家門口,不僅解決了大家生活中的小難題,更讓企退人員感受到科技賦能生活的魅力,進一步拉近了社區與企退人員之間的距離。社區表示,未來將繼續探索科技與社區服務的深度融合,開展更多兼具創新性與實用性的便民活動,不斷提升企退人員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讓“貼心服務‘鄰’距離”成為社區服務的常態,持續傳遞社區的溫暖與關懷 。
來源:康橋街道康橋村社區
文字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楊歡
一審:繆軍;二審:官卿梓;三審:李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