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江門市中心醫院舉辦“傳遞生命火種,點亮希望之光”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分享座談會。活動通過分享捐獻者感人事跡,展現生命接力的溫度,同時呼吁更多健康適齡人士加入志愿捐獻行列,壯大“生命種子庫”,為更多血液病患者帶去生的希望。
造血干細胞是生命的火種。對于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等血液疾病患者而言,健康的造血干細胞移植是他們重獲新生的希望。然而,由于配型成功率極低,許多患者在等待中遺憾離世。每一份捐獻承諾,都可能成為挽救生命的火種。
在這場“生命的彩票”中,江門市中心醫院醫務部醫師陳杰峰分享了他的故事。為達到捐獻標準,他毅然減重6公斤。當得知配型成功時,他毫不猶豫地決定捐獻,并于7月3日成功采集271ml造血干細胞混懸液,成為蓬江區第12例、江門第48例、廣東省第2375例,全國第20481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在陳杰峰看來,這是以另一種方式踐行醫者誓言,用愛心戰勝病痛。
這次經歷讓陳杰峰對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他說:“這將激勵我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以‘德高醫精 仁心仁術’的院訓精神服務患者。正如首任華人女院長張肖白所說——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患者。”
活動現場,
江門市紅十字會
為陳杰峰頒發榮譽證書,
并向江門市中心醫院頒發感謝狀。
江門市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黃集文指出,造血干細胞捐獻是一項崇高的事業。他向廣大造血干細胞入庫志愿者與捐獻者致以誠摯問候,特別對愛心單位江門市中心醫院及捐獻者陳杰峰表示崇高敬意,并對支持陳杰峰善舉的家人表示衷心感謝。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造血干細胞工作。他表示,接下來將加大宣傳力度,把這項愛心事業作為生命健康工程來推進,讓更多需要幫助的患者獲得新生希望。
蓬江區副區長、區紅十字會會長利錦波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宣傳工作,動員更多愛心人士參與捐獻。他表示,政府部門將切實做好保障工作,通過完善服務保障機制,為捐獻者提供更好的支持,讓更多人愿意加入這項愛心事業。
江門市中心醫院黨委書記黃炎明表示,我國每年有數百萬血液病患者等待造血干細胞移植,而配型成功率僅為十萬分之一。他高度贊揚陳杰峰樹立了杰出的榜樣,這樣的善舉值得全院職工學習。相信在陳杰峰的示范帶動下,醫院將涌現更多的愛心捐獻者。同時,感謝政府部門對捐獻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接下來,將通過宣傳科普提升公眾對捐獻的科學認識,特別是號召更多醫務人員加入中華骨髓庫,以實際行動傳遞溫暖,讓患者生命得到延續。
編輯 | 蓬江發布編輯部
來源 | 江門日報、蓬江區衛生健康局、蓬江區紅十字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