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年里,并不是大多數品類都在增長。
對于很多品牌而言,絞盡腦汁應對“理性消費”的市場中的困局才是常態。但總有些另類,在整個行業都低迷時,卻能逆勢爆發。
比如——液體香皂,在個人清潔護理市場整體疲軟的情況下,居然增長了55%。
還有大家都熟悉的低溫酸奶,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它在經歷了連續五年低迷之后做到了強勢反彈,拉動整個品類的消費量與銷售額。
連續觀察了中國消費市場三十年,我們非常清楚,今天的逆勢增長早已不再靠短暫的爆發。
能在逆勢中崛起,背靠的一定是對結構性消費變化——這種共性的敏銳捕捉。
NO.1
把“健康”作為超車道
健康一定是解法,但健康早已不是”概念“這么簡單。
對于中國的消費者而言,健康消費正從概念轉化為可量化指標。
根據2024年6月消費者指數中國問卷調查顯示,有62%的中國消費者表示“在積極努力改善自己的身體健康”。健康需求從“隱性焦慮”轉向“顯性投資”。46%的消費者“經常/總是會”查看食品成分表及營養成分,凸顯對真實成分的關注。
在上面兩個逆襲成功的案例中,也有一個共同的內核在起作用——不僅要健康的概念,更要“顯性化的健康”。
先來看液體香皂,它瞄準的是消費者對傳統香皂和沐浴液的“成分+衛生”焦慮:
其解決方案是:首先使用氨基酸表活或者植物提取物,強調成分透明,保障低刺激;其次,包裝環保,采用PET再生瓶身,給自己打上環保健康雙重印記;第三,采用“泵壓式單手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產品形態肉眼可見的衛生。
這給品牌的提示是:現在的消費者需要的不是“健康宣稱”而是,“我有沒有感知”?所以一定要告訴他們,你的產品到底健康在哪兒、適合誰?
今天的消費者不再被“爆點”說服,而是被“結構”吸引,一款產品的健康屬性要想更深入人心,就不要再單純的做標簽疊加,而是可以采用生態化價值構建的方法:像液體香皂一樣形成一套產品從成分到使用的“安心”動線,或者像低溫酸奶一樣形成產品和場景的高度匹配。
NO.2
聚焦高價值人群
取而代之的,液體香皂的策略是:聚焦最有增長空間的“高價值人群”。年輕有孩的家庭和中老年家庭是液體香皂的主要購買人群。前者更關注除菌率帶來的健康保障,后者青睞泵壓式設計的單手操作便利性,以及存放衛生,這種“健康防護+便捷體驗”的價值疊加,也正呼應了液體香皂的健康主張。
低溫酸奶則是以“場景化解決方案”切入不同消費場景,滿足消費者該場景的特定需求,以此來實現增量突破。
和泛人群打法相對的就是結構性破局,這意味著品牌必須要:打通一個概念,形成一條細分鏈路,再找到具體人群,增長就有可能發生。
NO.3
給品牌的增長建議
1、品牌需要構建“信息結構”。
用單點打動用戶越來越難,現在你需要動用一整套邏輯:“為什么是你、為什么是此刻、為什么需要”。液體香皂和低溫酸奶就是用這一套打法,讓健康的賣點顯性化。
2、增長屬于找到“舊格局中可優化環節”的人。
瑞幸不是第一家做咖啡生意的,但它打出了“場景+價格+下沉渠道”三連擊。三頓半不是最便宜的速溶,但它做到了“濃縮+設計+文化”加持。
同理,你也不總是需要發明新品類,你要做的很大程度上是找到用戶正在放棄什么舊選擇,然后給出一個替代答案。
不錯過我們的每一篇推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