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成生物學與生物醫藥產業深度融合背景下,武漢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禾元生物”)憑借其獨創的“稻米造血”技術,正迎來發展的重要突破。在剛剛落幕的2025第二屆合成生物制造創新發展大會上,禾元生物董事長楊代常向與會專家分享了這一有望成為我國首個獲批上市的重組人血清白蛋白產品的研發歷程。
大會上,楊代常教授以“從傳統農業到生物智能制造”為主題,詳細介紹了禾元生物在植物分子醫藥領域的創新實踐。與會專家對禾元生物將傳統農作物轉化為生物制藥平臺的技術路徑給予高度評價。楊代常教授展示的技術成果,包括重組蛋白高效表達技術平臺、純化技術平臺等,都體現了其在生物制藥領域的技術積累和創新能力。
禾元生物的核心技術源自楊代常教授團隊研發的水稻胚乳細胞生物反應器平臺。這項國際領先的技術通過基因工程改造水稻,使其成為生產人血清白蛋白的“生物工廠”。目前,每公斤糙米已實現最高約30g的蛋白表達量水平,即5公斤稻米約等于1升血漿的白蛋白產量,生產效率遠超傳統血漿提取技術。目前,禾元生物研發的植物源重組人血清白蛋白奧福民?(OsrHSA,HY1001)已完成三期臨床試驗,進入新藥審批流程,預計2025年獲批上市。臨床試驗表明,該產品具有與人血清白蛋白相同的有效性,且具有低過敏性等優勢。
我國人血清白蛋白市場長期依賴進口,2020年市場規模已達258億元人民幣,2025年預計達到425億元人民幣,復合年均增長率10.5%。禾元生物的“稻米造血”技術不僅有望緩解這一供應短缺問題,其產業化進程也在快速推進。禾元生物已建成年產100萬支注射液的工廠,正在建設總建筑面積約7萬平方米的現代化生產基地,預計2026年第二季度投產,屆時將實現年產1200萬支注射液的生產能力。這一規模化生產基地的建成,將為重組人血清白蛋白的大規模臨床應用提供堅實保障。
從技術研發到產業化落地,禾元生物經過多年積累,正迎來“稻米造血”技術的收獲期。隨著新藥審批進程的推進和生產基地的建設,這項創新技術有望很快惠及廣大患者。在合成生物學與生物醫藥深度融合的大趨勢下,禾元生物的實踐不僅為解決人血清白蛋白供應難題提供了新方案,也為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創新發展探索出了一條特色路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