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的空調,酸臭的氣味兒。
買來新能源汽車,夏天打開空調后,車內為何彌漫臭氣?
為此,新能源車主、乘客們,有的練習憋氣、有的捂住口鼻、有的頻頻干嘔,坐進開著空調的新能源車,很可能體會一場臭味之旅。
新能源汽車,空調為何吹臭氣?這似乎因為相比油車,其冷凝水無法及時排出,導致漸漸滋生了霉味兒。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車主們可以先更換清洗濾芯、蒸發器,再在吹風時選擇合適模式,最后放入車載香薰等物品,從而讓車子保持空氣清新。
對于新能源車主來說,車載空調除了容易發臭之外,影響續航也是痛點之一;而對于油車車主來說,開空調時容易一氧化碳中毒,部分車型不支持遠程開空調,同樣讓他們相當難受。
這樣看來,電車油車的空調各有利弊,論戰中誰也沒有絕對優勢;而電車黨與油車黨,關于空調的隔空論戰,也許還會持續很久。
電車空調變臭了
夏天開車,空調必不可少。
但是,很多新能源車主,每次開空調之前,卻都要做一番心理建設。
這是因為,汽車空調吹出的風雖然涼爽,但往往也伴隨著一股臭味兒。
比如,網友小月告訴潘哥:“我的車是理想L7 Air,車子一年跑了3萬多公里,今年剛剛進入夏天,一打開空調就一股酸臭味兒,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另一邊,車主小青也告訴潘哥:“零跑C10開了不到半年,現在開空調會有一股酸味,開著冷風味道更明顯,之前開油車就沒聞到過。”
開著空調的新能源汽車,就像是納粹德國的毒氣室,讓置身其中的乘客們,紛紛練起了憋氣之法;但也有車主沒開空調,同樣遭遇了臭味襲擊。
極氪車主小明告訴潘哥:“去年9月份提的極氪001,今年1月份車里出現了腥臭味,開車門一剎那臭味最濃,香薰的味道一點也聞不見,開窗通會兒風會好一點。”
一部分新能源車主,開車時國足味道縈繞不散,被人懷疑不講個人衛生;還有一部分車主,從車內嗅到了其他味道,險些引起一場感情糾紛。
網友小兔告訴潘哥:“最近一段時間,我每次上車都感覺有股狐臭味,剛開始懷疑是老公出軌了;一周之后變成了爛橘子味,我又以為車里有死老鼠;最后又變成了臭抹布味。”
新能源汽車產生的臭味,讓車主腦補出一場場大戲,但味道的源頭究竟在哪?這似乎與新能源汽車,空調的工作原理有關。
對此,某車企員工表示:“空調異味往往由于空調系統殘留的部分冷凝水,沒有及時排出車外,長霉導致的。很多用戶的空調使用習慣,是到達目的地后直接鎖車離開。這個時候,空調會停止送風,吸附在蒸發器和風道表面的冷凝水,還沒來得及排出車外,時間長了,蒸發器表面就會長出霉菌,產生異味。”
而與新能源汽車相比,油車之所以較少出現這種情況,在于其擁有的發動機,能夠持續產生熱量,及時蒸發空調產生的冷凝水,減少細菌、霉菌的產生。
同時,即使空調濾芯出現臟污,油車發動機的熱量,也能幫助其保持干燥,降低產生異味的可能性。
除臭,從源頭入手
這樣看來,新能源汽車之所以發臭,在于其缺少發動機的熱量,導致冷凝水不能及時排干,為霉菌、細菌滋生提供了溫床。
因此,想要讓車子始終保持空氣清新,新能源汽車的車主們,也要學會一鍵三連才行:
第一步,是更換蒸發器、濾芯。
想要給汽車除臭,必須從源頭入手,產生霉變的空調部件,要及時清理替換。
網友小兔向潘哥表示:“為了找到臭味源頭,我后來去了4S店檢查,他們員工把那個冷凝水烘干,又新換了一個空調濾芯,之后就沒有味道了。”
同時,特斯拉車主小航也表示:“我的Model Y空調發臭,打開車子檢查時,用手摸了下蒸發箱,聞到了平時的那股臭味,清洗完蒸發箱就好了。”
第二步,是吹風時選擇合適模式。
將臭味策源地清理,雖然能解除臭味禁令,但后續使用時如果還和以前一樣,那車子可能沒過多久又變臭了。
車主小明告訴潘哥:“我的車子換了濾芯后,前幾個月沒有味道,最近換季重新開了空調,熟悉的味道又回來了。”
可見,想要讓汽車不吹臭風,在解決掉臭味源頭之后,還需要在后續使用過程中,掌握空調的正確打開方式。
網友小田告訴潘哥:“我每年保養時都要換濾芯,上車前還會遠程開啟超強干燥功能,烘干空調壓縮機和風道;上車后再打開車機內的空調持續除味功能;離車上鎖之后,還要開啟鼓風機工作一會兒,保持蒸發器和風道干燥。”
第三步,是用車載香薰遮蓋味道。
做到前面兩步的車主,空調發臭的概率會大大降低,但打開空調必有冷凝水出現,想要保持完全干燥很難。
因此,在車內放置一些吸附、遮蓋味道的物品,就成了這場除臭大作戰,所采取的最后一步。
有網友表示:“在空調出風口放上香薰,不僅能進一步凈化車內空氣,還能提升開車時的舒適感。”
車載空調成了賽點?
因為缺少發動機提供熱量,新能源汽車空調在工作中,更容易積水產生臭味。為了克服這種天生的缺陷,各家車企也在苦苦鉆研,試圖用后天的努力,來彌補先天的不足。
比如,蔚來推出了超強干燥模式,用通風模式、外循環、8檔吹風等疊加的buff,讓空調箱和濾芯保持干燥。
另一邊,小鵬汽車也擁有空調自干燥功能,若離車落鎖時空調仍在運行,將智能檢測空調系統積水情況,運行該功能減少細菌滋生。
新能源車主為了除臭煞費苦心,一旁的油車車主因此產生了優越感。
同時,在關于電車黨、油車黨的隔空論戰中,車載空調也往往成為爭議焦點,引起不同立場的車主們互相攻伐,成了汽車界的凡爾登絞肉機。
對于新能源車主們來說,關于空調的劣勢除了發臭之外,影響續航也是個大問題。
阿維塔車主小王表示:“開著空調在城區行駛了30公里,平均時速43公里每小時,車機表顯消耗了36公里續航,百公里電耗比春秋季高了1度左右,可見除了冬天開暖風外,夏天開空調續航也會打折。”
另一邊,特斯拉Model Y車主小特也表示:“開車時前方車道事故堵車,三個車道都被封了,車上開空調吹了一小時空調,續航掉了30多公里,只能關空調開窗等著。”
新能源車主的空調,因為可能發臭、影響續航遭人鄙視;油車車主的空調,相比之下更完美嗎?
未必。對于油車黨來說,使用空調時同樣會因為功能受限,而產生一些不便之處。
第一,因為油車停車怠速狀態下,汽油的燃燒并不充分,會排出更多的一氧化碳,因此車主在車內空調睡覺時,車門緊閉會有中毒的風險,嚴重者甚至可能死亡。
第二,大部分油車智能化程度不夠,缺少遠程開空調等功能,導致車主必須進入車內,才能開啟空調制冷。
對于很多怕熱星人來說,夏天車內的溫度接近蒸籠,空調還沒把溫度降下來,自己就快要熟了。
可見,在車載空調這方面,電車黨、油車黨互有勝負,彼此優點、缺點都很突出;而對于這兩派人馬來說,在空調方面始終不斷升級,也許才是取勝的唯一方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