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蓋棺事未定,論著儻存終見錄。富貴無名豈勝數,意氣空能驕世俗。君不見拄天拄地邢君牙,不如詩人窮瞎張太祝!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開篇中寫道;“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歷史宛如歲月劃過春夏秋冬的痕跡,記錄在每一片隨風飄落的楓葉當中,有著似曾卓別林表演過的喜劇,也似莎士比亞寫過的一幕幕悲傷。
新中國的外交就是在這一深一淺的足跡中迎著風雨前行,走到任天際云卷雨舒,我自從容面對的今天。回過頭來看曾經的歲月,一代外交部長喬冠華的榮耀和是非,也都定格在了那段特殊的時光當中。
從哲學到外交
打開新中國外交風云的史冊,從最初的舉步維艱到真正地站上國際外交的舞臺,似乎總也繞不開喬冠華這個名字。
畢竟他曾擔任過外交部的部長,也在不少撒滿光輝的時刻,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油彩,照得絢麗,照得光彩。
喬冠華是江蘇鹽城人,自小聰穎過人、才思敏捷。更有甚者說他是過目成誦、一目十行。加之又出生在一個富庶的家庭,自然能夠接受過更好的教育。天資過人的他,也是受到老師們的喜愛,屢屢稱贊他是個可造之材。
當然喬冠華也沒有辜負家人的期待,讀書的時候不僅成績優異,而且屢次跳級。剛剛16歲的時候,就考上了中國一等一的學府清華大學,并且成為哲學系的一名大學生。
1933年的時候,20歲的喬冠華從清華畢業,然后和當時的很多學子一樣,選擇了赴日留學。
20出頭的他也是懷揣著一腔熱血,在日本頻頻的參加進步活動,因為也被日本的反對派不容,僅僅一年多的時間就被驅出國境,還未完成學業的他只能黯然回國。
不過,他并沒有放棄他在哲學上的追求,22歲的他又遠赴德國,尋求知識上的補充,一年以后就取得了德國的哲學博士的學位,稱他為當時的學霸,絕不為過。
1937年日本侵華戰爭爆發,一心從事哲學的喬冠華似乎看到了哲學在家國情懷面前的局限性,于是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他喜歡的哲學,并且拿起了筆桿子,走上了文人救國的路線,在香港的媒體上頻繁地發表文章,反對日本侵華的行為。
也就是這一段時間,他在朋友的介紹下加入了共產黨。
1942年的秋天,在黨的安排下喬冠華只是一人從香港去往重慶,并在重慶的新華日報擔任主編。也就是在這段時間,他見到了周恩來,從此開啟了他與周恩來亦師亦友,情同父子的交情。
抗日戰爭結束之后,周恩來和毛主席還帶著他參與了重慶談判,解放戰爭勝利之后,博聞強記、見多識廣的喬冠華,受到周總理的格外賞識,把他帶到了外交部。
從此開始了他20多年的外交生涯,可惜他與周總理30多年的交情,在后來的十年浩劫中,讓他親手葬送了。
再度娶妻,“糊涂”一時
人生一世,孰能無過。一輩子的經歷,也許只有等到煙消云散的那一刻,等待著后人的評斷罷了。無論是曾經的光輝,還是過往的過失,也許是時局造就的無奈,也許是忘記了內心曾經執著著的那一份堅守。
喬冠華在新中國外交史上的貢獻是不可抹掉的,無論是朝鮮戰場板門店的談判,還是中美建交時的聯合公報,都有著他的貢獻。
而今的我們,更熟知的則是他在聯合國上那一張仰天大笑的照片,中國恢復聯合國常任理事國身份的會議上,他的發言也就是精彩絕倫。
喬冠華曾經是周總理和毛主席都曾稱贊過的才子,而他的第一任妻子龔澎更是周恩來身邊出了名的才女秘書。話說他們的結合也是周總理做的紅娘,42年的時候,喬冠華和龔澎都在重慶工作,是公認的男才佳人。
或許是別人說得多了,其實更多的是彼此的愛慕,各自懷揣著春情的年輕人,本都藏著自己的心事。不過這些都被周恩來看在了眼里,再一次偶然的機會,問他們什么時候才能成就好事,才點破他們的關系,一年之后兩人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當中。
龔澎可是公認的中國第一代女外交家,夫妻二人在周總理的培養之下,為新中國的外交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然而這位曾經才華橫溢的美女外交家卻紅顏薄命,在1970年的時候就香消玉殞,年僅56歲。
兩年之后,已經是外交部長的喬冠華與外交部的另一位美女外交家章含之走入了婚姻的殿堂,這一年喬冠華60歲,而章含之剛剛38歲。
這對相差22歲的婚姻,一開始并沒有得到家人的支持,孩子們堅決反對他娶年齡相差如此之大的女人為妻。不過喬冠華和章含之愛的深沉,完全不顧孩子的反對,為了不影響家人以后的相差,他讓孩子們離開了家。
喬冠華迎娶了章含之,而他的人生似乎也因此進入了另外的一個轉折點。
在73年的一次會議上,他公然對他的“恩師”周恩來進行了有悖事實的批判,章含之也參與到其中,就這個舉動讓身邊所有的人都感到憤慨。
走入歧途、晚節不保
這次會議之后,喬冠華和章含之不僅自己便宜了最初的目標,還向別人灌輸“識時務者為俊杰”的思想。
章含之更是將毛主席牽扯到她與喬冠華的婚姻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別人解釋,她與前夫洪君彥的離婚,是夫妻關系不和,而且洪君彥在婚內還有出軌的行為,毛主席早已經建議她結束這段婚姻。
她和喬冠華的結合是得到毛主席的批準的。只不過在多年以后,洪君彥似乎再也忍受不了這種“污蔑”,并且對外發聲,說出了另外一種故事。
后來隨著時局的轉換,喬冠華和章含之也成為中央調查組的調查對象。幾年之后,鑒于他們二人在外交事業上的貢獻,之前的事也都一筆勾銷,重新參與到外交的工作當中。
1983年70歲的喬冠華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章含之也在08年因病去世。
如今二人都已作古,是非功過也都成為過去。
只是這段往事,總是讓人覺得有些遺憾,也許都是那段特殊歲月,造就的一段特殊的故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