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蘿吉
對于很多車企來說,5月是個不錯的月份。
上險量層面,今年5月份國內乘用車市場總銷量187.3萬輛,同比上漲了9.71%,這讓1-5月累計銷量的同比增幅,提升到了5.3%。這意味著對各家車企來說,哪怕5月份實現了同比增長,但如果增幅沒有達到10%左右,其份額就仍處于萎縮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5月份部分車企、車型的的零售量和上險量數據,出現了較大的差異。例如零售量層面,零跑拿下了5月份的新勢力銷冠,銷量達到4.14萬輛,而在上險量層面,零跑5月份的銷量是3.2萬輛,依然排在理想、問界、特斯拉等品牌之后。
按照慣例,本文就依然按照上險量數據為主了。
新能源與燃油車、自主與海外品牌
都進入了相持狀態
聊具體車企之前,先看看整體車市的宏觀數據。
今年5月份,國內乘用車市場新能源車的總上險量達到96.7萬輛,放在當月總體187.3萬輛的市場中,滲透率達到了51.59%。這個數字算是再創新高,但較4月份只增長了0.02個百分點,對比去年11月的51.27%,也只多了0.22個百分點。
也就是說,自去年下半年到現在,新能源滲透率一直都在50%的位置上下波動,迄今都沒有實現進一步的突破。
另外在車企層面,自主品牌5月份的總上險量為117.5萬輛,合資、進口及獨資海外品牌,總銷量69.9萬輛,自主品牌所占的市場總份額為62.7%。
自主品牌市場份額首次超過60%,是在去年8月份,之后在10月份達到了63.67%的最高點,此前的2020到2024上半年,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一路攀升,反超海外品牌后依然持續增長,但在跨過60%的節點后,增速迅速放緩,并進入了上下波動狀態。
也就是說,目前國內車市的兩條主線,新能源與燃油車、和自主品牌與海外品牌的份額之爭,都進入了膠著相持階段。
自主陣營:比亞迪5月未達平均增速,
吉利繼續高歌猛進
作為國內市場所有車企的絕對銷量第一,比亞迪5月上險量總計28.2萬輛,是大眾、本田、日產、別克的總和,也基本是自主陣營里吉利、長安的總和。
除了仰望之外,比亞迪、騰勢(參數丨圖片)、方程豹三個品牌,5月均實現增長,其中方程豹首次實現月銷破萬,集團層面總體同比上漲了7.14%,這個成績不算差,但考慮到當月全國總體銷量增長了9.71%,比亞迪近兩個月的份額,可以說都是下滑的。
吉利情況明顯不同,5月總體銷量達到18.5萬輛,雖然和比亞迪有10萬輛的差距,但同比增幅達到了49.3%,遠超行業平均水平。今年1-5月,吉利集團累計銷量的同比增幅,也達到了42.4%,吉利和比亞迪的差距,依然在縮短。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極氪品牌5月份銷量出現了5.4%的下滑,吉利集團主要的增長動力來自銀河品牌,5月上險量達到了7.1萬輛,已經基本追上了吉利主品牌的規模。
長安集團5月銷量達到10.9萬輛,18%的增速雖然不及吉利,但在整體市場上也已經相當亮眼,不過今年前五個月的累計銷量,長安依然同比下滑了3.1%。
目前長安集團的現狀,就是以燃油車為主的長安主品牌逐漸下滑,但深藍、啟源、阿維塔等新能源品牌,都在快速增長。其中阿維塔也在5月首次破萬,同比增長了2.1倍。
奇瑞5月份也差點突破10萬輛,6個品牌總銷量達到9.7萬輛,其中星途、奇瑞新能源和凱翼都在下滑,奇瑞主品牌、捷途和iCAR實現增長。
和吉利、長安相比,奇瑞目前新能源車的銷量占比要低很多,銷量主力還是瑞虎8、艾瑞澤8等經典燃油車型,以及捷途旅行者這樣以方盒子造型出圈的產品。
到了5月份,長城汽車的情況總算有所好轉,哈弗、坦克、魏派、歐拉總銷量達到5.6萬輛,同比增長了17.1%,但其1-5月總銷量依然同比下滑6.9%。
主流合資品牌:
大眾止跌回漲,豐田態勢最穩
主流合資品牌陣營里,目前值得關注的基本就是大眾、豐田、本田、日產、別克等品牌。
今年整體表現最穩定的,顯然是豐田,5月份南北豐田總銷量12.8萬輛,同比增長7.6%,1-5月累計銷量同比增長7.9%,很難得地跑贏了市場大盤,算是在今年前五個月實現了份額的小幅上漲。
相比之下,銷量最高的大眾品牌,1-5月累計銷量達到74.9萬輛,同比下滑了4.2%,不過5月份大眾銷量表現不錯,南北大眾總銷量達到15.6萬輛,同比增長了11.6%,單月增幅反超了豐田。
再往下看,本田表現依然不佳,5月份和1-5月的銷量,同比都下滑了20%以上,廣本、東本情況也相差不大,1-5月累計銷量的跌幅,都超過了25%。
東風日產情況則更糟糕,1-5月累計銷量同比跌幅達到34.3%,5月單月也下滑了20.4%。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4月底上市的純電車型日產N7,在5月份第一個完整銷量月份里,上險量3375輛。這個成績不算亮眼,但對日產品牌來說,已經算是在新能源市場取得了突破,而這款車銷量潛力到底有多大,還需要再觀察兩三個月。
傳統豪華品牌:歐系品牌全面下滑,
雷克薩斯成唯一亮點
豪華品牌陣營里,除了雷克薩斯之外,其余各家5月份基本上全線下滑。
第一梯隊里,奔馳品牌單月下滑最嚴重,達到了17%,寶馬、奧迪分別下滑了10.7%和7.9%。不過看1-5月累計銷量的話,奔馳13.88%的跌幅卻是三家最小的,寶馬、奧迪分別下滑了20%和17%。
銷量層面,奔馳、寶馬、奧迪5月份的上險量分別是4.9、5.3和4.6萬輛,而在國內新勢力陣營中,理想4月份的上險量已經達到4.44萬輛,鴻蒙智行總上險量達到4.37萬輛,都已經非常接近BBA的水平。而這兩家企業目前都仍處于快速增長狀態,今年定位高端市場的新勢力品牌,單月銷量超越BBA,已經變成大概率事件。
第二梯隊里,雷克薩斯不僅是目前唯一能保持銷量平穩的豪華品牌,同時它和沃爾沃、凱迪拉克的差距,也在逐漸拉大。5月份雷克薩斯銷量1.49萬輛,同比增長了6.95%,同期沃爾沃、凱迪拉克的銷量,分別為1.24萬和0.79萬輛。
累計銷量來看,此前膠著的凱迪拉克和沃爾沃,如今態勢也有了明顯分化,凱迪拉克1-5月累計銷量4.04萬輛,同比下滑了22.5%,同期沃爾沃銷量達到5.42萬輛,跌幅為9.16%。
對于傳統豪華品牌來說,目前已經不再奢談增長,誰能保持平穩狀態,就是大勝,誰滑落的速度慢一些,活下來的把握也就多了一成。
新勢力陣營:特斯拉頹勢愈發凸顯,
問界M8重塑高端SUV市場格局
新勢力陣營里,特斯拉繼4月份同比下滑10.4%之后,5月份跌幅瞬間擴大到了29.7%,這樣一來,特斯拉1-5月累計銷量的同比跌幅,也進一步達到了9%。如果說特斯拉在5月份之前還能算銷量平穩的話,5月份之后就真正把頹勢暴露出來了。
1-5月累計銷量,特斯拉依然是新勢力品牌唯一超過20萬輛的,但5月份的單月銷量,理想、鴻蒙智行均達到4.4萬輛左右,且同比增幅分別達到31.5%和43.9%。
5月份新勢力陣營最亮眼的車型,絕對要屬問界M8,第一個完整銷量月份,就達到了1.18萬輛,而與此同時,存在一定客戶重合的問界M9,當月完全沒有受到影響,銷量達到1.52萬輛,也是2025年以來問界M9首次重回1.5萬輛以上。
而根據近期周銷量、和訂單量來看,問界M8的潛力還遠沒有徹底釋放,完全具備沖擊單月2萬輛的目標,如果達成,問界M8也將成為30萬元以上價位,首款月銷突破2萬輛的車型。
上險量層面,小鵬5月份的表現不太理想,經過3、4月連續破3萬輛之后,5月銷量降到了2.7萬輛,其中MONA M03銷量9864輛,是此前半年以來首次跌破萬輛;P7/P7+ 5月總計5986輛,相較此前9千-1萬輛的水平,下滑也比較明顯。
另外,3月份大改款的小鵬G6,上市后也沒有出現預期中的銷量反彈,5月銷量4772輛,和去年下半年的老款相比,并沒有大幅提升。
至于蔚來,4月份上市的螢火蟲,在第一個完整銷量月份的5月,上險量3480輛,加上蔚來的1.54萬輛和樂道的6324輛,蔚來汽車5月份總銷量2.52萬輛,同比增長了20%。
以螢火蟲的風格定位,即便價格表現出一定誠意,依然很難成為銷量爆款,5月份突破3千輛已經是個不錯的成績。如果后續樂道的新車L90足夠給力,蔚來今年下半年具備沖擊月銷3萬輛的潛力。
總結
進入2025年,中國車市最大的變化,是自主品牌的份額和新能源滲透率的快速增長,都基本停滯,雖然競爭對手攻勢依然猛烈,但合資品牌和燃油車,都展現出了很強的韌性。
從目前來看,我們很難判斷這種相持狀態會持續多久,傳統燃油車的防守局面應該很難轉變,但豐田鉑智3X、日產N7等車型,讓我們看到了合資品牌勇于破局的努力,以及展現出來的斗志。所以,自主與合資陣營對市場份額的爭奪,依然存在懸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