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湖南省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發了個公告,在新能源汽車圈鬧出不小動靜。
因為中創新航沒按判決公開道歉,寧德時代直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賠付222萬。
先說說道歉這事兒。
起因是2022年7月,中創新航在自家公眾號發聲明,暗示行業里有人用沒創新性的專利惡意打壓同行,雖然沒直接提寧德時代名字,但是在業內明眼人都能看出指的是誰。
就這樣一封沒指名的聲明,被寧德告上法庭,最終被判為商業誹謗,中創新航需要公開道歉、消除影響。
中創新航硬是拖著不辦,直到今年4月被法院強制執行劃走了222萬,案件流程原文是這么說的“今年4月,該公司已因此案被執行222萬余元。”
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個道歉”引發的血案,其實兩家的梁子早在2021年就結下了,到現在兩家已經互相發起了十多起專利訴訟,索賠金額從6億一路漲到10億,從電池正極到防爆裝置,可以說把技術家底都搬出來互撕了。
結果上也是兩家各有輸贏,一開始都是寧德時代提起訴訟,2023 年福州中院一審判中創新航要賠償寧德時代5710萬元,可最高院后來把這判決撤了;2024年中創新航因為 “集流構件和電池” 專利侵權,被判賠296萬元。到了2024年10月,中創新航第一次當原告起訴寧德時代,索賠超過10億元,比寧德時代之前的索賠總額還多。
雖然對普通人看來幾百上千萬是一筆巨款,但是對每年凈利潤3、4百億元的寧德時代來說,也并不是值得耗費如此大精力的金額。
其實,簡單的專利訴訟背后依然是血淋淋的商戰。
中創新航與寧德時代從產品到技術儲備能力、技術團隊,以及市場覆蓋范圍方面,都存在同領域競爭的情況,這類高新技術行業的知識產權是其最核心競爭力,所以雙方保護知識產權放的意識非常強,也只有保住知識產權,才能贏得市場競爭的存活機會。
中創新航雖然現在年營收才兩百多億,跟寧德時代的千億規模沒法比,但畢竟是個狠角色,2020年就把廣汽乘用車的電池訂單從寧德時代手里搶了過來,后來還成了小鵬、蔚來的供應商。
2023年,它直接頂替寧德時代,成了廣汽埃安的第一大電池供應商,這波“虎口奪食”的操作,難怪寧王要跟它死磕。
不過從中創寧可賠款也拒不道歉的態度上,這兩家的恩怨估計還將持續下去。
除了表面上的明撕,兩家確實也都在暗地里較量。
寧德時代 2025年推出587Ah儲能電芯,能量密度434Wh/L,全生命周期投資回報率提升5%;中創新航推出392Ah儲能電芯和6.25MWh液冷集裝箱系統,儲能業務收入同比增長72.4%。
寧德時代計劃2027年小批量生產全固態電池,主攻硫化物路線,研發團隊有1000多人;中創新航推出400Wh/kg混合固液電池,計劃2025年中試,2026年量產。
寧德時代在匈牙利建廠,投資57 億元,規劃產能100GWh,2025年投產;中創新航在葡萄牙建工廠,投資20億歐元,年產能15GWh,定位零碳AI超級工廠,2027年交付。
在歐洲市場,寧德時代給寶馬、奔馳供貨,中創新航和國家電投、中核匯能合作儲能項目。
這場從國內打到國外的“頂流之爭”,也透露了動力電池行業“根基”:在技術密集型產業里,知識產權才是核心競爭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