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48小時到今后48小時,各方都在觀望特朗普會不會下令,美軍親自下場打擊伊朗。連他自己都在觀望美國參戰究竟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
伊朗選擇跟特朗普隔空對話,就是用導彈告訴他正確答案。
伊朗對以色列發起真實承諾-3行動第12輪打擊,這一輪殺手锏是泥石-2導彈,射程達2000公里,這是伊以沖突以來,伊朗第一次使用,也是昨天盛傳的伊朗有驚喜的一部分。
特朗普說他已經批準了對伊朗的攻擊計劃,暫時沒下達最終命令,看伊朗是不是會放棄核計劃。最終命令內容應該包括是否用重達13噸重的GBU-57鉆地彈摧毀伊朗福爾多核設施。
特朗普一邊咋呼,一邊從中觀察伊朗有沒有能力突穿以色列防空系統。伊朗正是在這個關鍵時刻,發射了泥石2導彈,這還不是伊朗的終極殺手锏。
球又到特朗普一邊,還要不要助以色列一臂之力去把伊朗打出翔?
特朗普說,“我喜歡在最后期限的前一秒做最終決定”,言下之意,他會持續觀察形勢,直到做決定的最后一刻,避免倉促和沖動,爭取最大贏面。
這是交易者的職業習慣,但有了作戰計劃卻不下達執行,特朗普其實是在觀察美國利益風險平衡點和以伊攻守平衡點在哪里。在他的權衡中,首先看有沒有機會火中取栗,從中得利。他的算計中甚至還包括如果以色列被伊朗暴揍,美國能否從中獲益。交易者就是這么純粹,無關友誼,只關我贏。
內塔尼亞胡一直想拉美國下水,二打一增加對伊朗的勝算。但他和特朗普其實并不確定伊朗到底會如何還擊,只能從多輪空襲中探伊朗的底。
雖然伊朗威脅會報復美國,但在實際行動中,極大概率是會把復仇的炸彈全部傾瀉到沒有戰略縱深的以色列頭上,集中優勢火力,單點突破,而不是把在中東的美國基地挨個炸一輪。伊朗的導彈確實會拐彎。
沒有縱深的交戰方,唯一戰法就是速戰速決,搞不定速戰的話,麻煩大了。加沙是例外,實力不對等,以色列可以吊打哈馬斯。
對伊朗來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就算挨了美國的炸,也會把這筆賬,算到以色列頭上,集中找以色列算賬。如此一來,美國炸伊朗核設施,以色列要買單。這究竟是在幫以色列,還是害以色列?真是幫小忙,鑄大錯。
除非特朗普能確定伊朗已徹底喪失還手能力,允許他在不讓以色列冒風險的情況下助攻。
伊朗最新發射的泥石-2就是在告訴特朗普,誤判代價會沉重到超出他的計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