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在直播時表示,外界對于小米大家電此前的目標有一些誤解,美的、海爾等行業頭部企業很值得學習。
他表示,“家電行業是百年產業,現有企業都有很長時間歷史,這樣一比,小米還有很多需要學習。去年我就跟團隊到美的、海爾進行學習。我們的原話是2030年能不能在大家電業務成為中國頭部,我還是覺得美的、海爾是非常優秀的企業,值得我們學習。非常期待和美的、海爾成為大家電的頭部企業。”
“家電行業是百年產業,現有企業都有很長時間歷史,這樣一比,小米還有很多需要學習。去年我就跟團隊到美的、海爾進行學習。我們的原話是2030年能不能在大家電業務成為中國頭部,我還是覺得美的、海爾是非常優秀的企業,值得我們學習。非常期待和美的、海爾成為大家電的頭部企業。”盧偉冰說道。
對于相關報道,雷軍進行了轉發和評論。
雷軍發文稱,“美的、海爾都是非常優秀的企業,我們需要認真向這些優秀企業學習。”
很多小伙伴看完雷總的發文,矛頭又指向了董明珠,紛紛表示,學習的對象唯獨沒有格力。
其實,無論是美的、海爾還是格力,對于這種字面上的恭維都不感冒,相反這時候的他們已經將小米視為主要競爭對手之一。
先看美的。
美的方洪波在今年接受采訪時稱:“小米總裁盧偉冰去年來過一趟美的,給我們演示了一個 PPT,他們有宏大的愿景,大致是三年時間手機銷量要成為世界第一;汽車十年內要成為世界前五;大家電是三年之內成為中國頭部,前三。我當時差一點就想問,美的、格力、海爾,你想把哪一家擠下去?
我們所有的領域小米都進入了,空調、洗衣機全做了。戰術上我重視小米,但戰略上我并不害怕小米進來。
很長一段時間,家電行業的格局有點固化了,大家甘于現有格局,相安無事,小米進來對家電行業是好事。我們要以積極的心態應對,我們剛做了三份研究小米報告,加起來也有十幾萬字,我們一路不斷地在學習它。”
這一段話透露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吧?
按照小米當前在家電行業的戰略,三年內成為中國市場的頭部、前三,那么格力、美的、海爾勢必有一家要被擠下去的。
看一下美的的主要經營業務。
歐睿數據顯示,美的智能家居業務2024年度收入規模達到2695億元,美的成為2024年全球智能家電銷量第一的品牌。
從空調、洗衣機、冰箱等大件家電,飲水機、電烤箱這些小件,小米都有涉獵。
且賣的都不錯。
以小米空調為例。
2024年小米集團官方數據顯示,1-11月空調銷量同比增長53%,全年出貨量預計突破600萬臺。奧維云網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小米線上銷售額市占率穩居第三,達11.82%-11.95%,僅次于美的(20.38%)和格力(18.87%)。
再說海爾。
1月,歐睿國際數據顯示:2024年海爾冰箱品牌零售量全球第一。這也是海爾冰箱第17年蟬聯此項冠軍。
從全球區域來看:在中國,海爾冰箱份額達45%。
在海外,海爾冰箱是唯一5年連續增長的主流品牌,在歐洲、北美洲、澳洲、東南亞等多個地區成為當地TOP品牌,其中多門冰箱穩居歐洲市場TOP1,在東南亞多個國家被評為“最受歡迎品牌”、“最受喜愛冰箱品牌”。
還有它的洗衣機業務,洗滌業務收入633.21億元,同比增長2.98%。
海爾的冰箱、洗衣機銷額市占均位列市場第一,但從行業大盤來看,2024年冰箱、洗衣機的零售額增速分別為7.6%和7.6%,而海爾智家冰洗業務增速并沒有跑贏市場大盤。
再來看,剛剛“起步”的小米的增速。
冰箱,144.9%,銷量中國市場第四;
洗衣機,184.4%,銷量中國市場第四。
最后說一下格力。
相較于海爾、美的,格力的防守可能會更艱難一些。
簡單來說,格力好像只有空調一張牌來應對小米的進攻。
4月,格力電器發布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1891.64億元,同比減少7.26%。
格力電器旗下擁有格力、TOSOT、晶弘三大消費品牌,消費領域覆蓋家用空調、暖通空調、冰箱、洗衣機、熱水器、廚房電器、環境電器、智能樓宇、智能家居等。
品類也不少,但空調仍是格力電器的主要營收來源。
據格力2024年半年報顯示,空調業務收入在總營收中占比78.14%。
而在空調上面,小米可是下了大功夫。
之前,小米空調純粹找別的廠家來做包工包料的貼牌生產。后來小米空調賣的多了,在供應鏈上的話語權就大了,就采取帶料加工的方式。
再往后,又不一樣了。
2024年8月,小米智能家電工廠簽約落戶武漢,當年11月26日奠基開工。
就在今年1月,小米智能家電工廠已經完成結構性封頂。
值得一提的就是,小米智能家電工廠一期項目將聚焦空調品類,規劃六大核心分廠,全面覆蓋家用及中央空調的裝配生產。
此前有消息稱,小米智能家電工廠一期計劃2025年11月投產,2026年實現大規模量產。
這一生產模式的轉變就意味著,小米可能不僅僅只有“性價比”,它還在向"技術驅動"的路上轉型。
可以說,小米正式進軍家電行業的第一目標,就是空調。
瞎總結一下。
隨著小米對全品類的家電上面的投入,小米家電已經不再是那個“硬裝結束,雷軍登場”,而是從“硬裝”就開始了。
可能他們甚至更多家電行業的大佬還沒有意識到一點,那就是小米生態的恐怖之處。
海爾、海信、格力、美的等傳統家電企業,以往在上游制造環節相對簡單,主要優勢在于品牌和渠道。
然而現在是什么?
是智能家居時代。
尤其是現在的主流消費人群,都傾向于全屋智能的模式。
可以說絕大多數的消費者不再僅僅看重傳統品牌或單一優勢產品,而是更關注產品的“智能化”程度以及整體解決方案。
而恰在此時,小米生態構建了"硬件入口-數據中臺-場景服務"的閉環,毫不客氣的講,這可能成為小米“生態帝國”對傳統家電企業的一次降維打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