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木北
編輯 |蔣波、王東
在主營汽車服務的途虎養車(HK:09690)上市一年多后,瞄準兩輪、三輪電瓶車服務的快驢科技也向資本市場發起了沖擊。
華夏能源網(公眾號hxny3060)獲悉,近日,山東快驢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快驢科技”)遞交招股書,擬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交銀國際為獨家保薦機構。
快驢科技2014年成立于山東泰安市,主要業務是為兩輪及三輪電動車提供維修、保養、配件更換等后市場服務。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4年公司國內市場份額為2.2%。
在快驢科技背后,站著一位行業巨頭——超威集團。
目前,快驢科技99%的營收來自鉛酸電池的銷售(2022—2024年),這些產品主要采購于超威集團。此外,超威集團董事長周明明還是快驢科技的原始控股股東,后來他以低價或無償贈與的方式將股份轉給了快驢科技現在的實控人武英杰及其代持人。
兩家公司、兩位實控人之間的關系“剪不斷理還亂”,雖然快驢科技在招股書中做了澄清和說明,但一系列違反常理的操作還是讓投資者心生疑慮:雙方是否存在隱秘交易或“抽屜協議”?
64萬“買”下快驢科技
快驢科技的實控人、董事長武英杰,現年52歲。武英杰最早曾在山東三株實業有限公司做銷售,后來在2014年4月進入超威集團子公司浙江超威動力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超威動力”)擔任金超威業務部總經理,主要負責超威集團在中國的“金超威”品牌電池的銷售及營運。
超威集團是全國電池行業的頭部企業,年營收超千億。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4年收入計,中國鉛酸電池制造市場前五大參與者的合計市場份額超過86.2%,其中,超威集團的市場份額約為33.6%。
在超威集團工作期間,武英杰看到了兩輪、三輪電動車的快速增長潛力,以及由此帶來的龐大售后服務需求,從而產生了創業的想法。半年后,武英杰與他的老板,超威集團董事長周明明共同創立了快驢科技,注冊資本1000萬元,周明明持股99%,武英杰持股僅1%。
超威集團董事長周明明
不過,周明明不在快驢科技擔任職務,武英杰為公司法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公司的運營、管理也全部由武英杰負責。只出錢,不管公司事務,周明明對武英杰的“信任”可見一斑。
然而,隨著快驢科技開始步入正軌,周明明卻離奇地選擇了退出公司。2018年以后,周明明以“聚焦超威集團發展”為由,逐步將持有的快驢科技股份低價“賣”給了武英杰,部分股權甚至無償轉讓。
截止招股書簽發之日,快驢科技共經歷四次轉股、兩次增資,先后引入長興明威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長興明威”)、李陽加、溫周萍、泰安遠望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泰安遠望”)等股東。
其中,長興明威是快驢科技旗下員工持股及投資平臺,武英杰與胞弟武海英及武英才均有持股;泰安遠望是由泰安市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市管國有獨資企業,李陽加和溫周萍是武英杰熟人,不參與公司管理。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在引入新股東的過程中,周明明的利益并未最大化,而是低價轉讓甚至是無償贈與,最終受益人是武英杰。這一不正常的轉股做法,不由讓外界質疑雙方私下是否存在“抽屜協議”。
招股書顯示,2018年6月28日,周明明將持有的快驢科技695萬元注冊資本、合計69.50%的股份轉讓給旗下投資平臺恒盈咨詢,交易價格297萬,轉讓價格為0.43元/注冊資本。2019年,恒盈咨詢又將持有的快驢科技69.50%的股份,以同樣價格轉賣給武英杰旗下投資平臺明遠動力。
武英杰因持有明遠動力21.60%的股份,所以在這場交易中支付了64.15萬元。
快驢科技董事長武英杰
與此同時,周明明還分別將持有的快驢科技14%、10.5%、3%、2%的股份無償轉給武英杰、長興明威、李陽加、溫周萍。一通操作下來,截至招股書簽發之日,武英杰直接或間接持有快驢科技的股份總計85.50%,成為公司的實控人,而其僅僅實際支付了64.15萬元。
相比之下,泰安遠望付出的成本就高太多。泰安遠望分別在2023年9月和2024年7月兩次增資快驢科技,價格高達72元/注冊資本,是2018年快驢科技0.43元/注冊資本的轉股價格的167倍。
超威集團的“超級小弟”
除了低價轉讓股份,周明明還“貼”人、“貼”業務支持武英杰。
目前,快驢科技共有12名董監高,包括四名執行董事、四名非執行董事、三名監事和一名財務經理。除了四名非執行董事外,公司其他八名董監高均來自超威集團,分別是執行董事武英杰、李黨裔、劉龍海、冀國平;監事明曉林、盧鑫芳、柳永正;財務經理包麗麗。
在武英杰任職“金超威”業務部總經理時,其他七位董監高均在同時段參與過“金超威”工作。例如,2015年前后,李黨裔任職金超威業務部副總經理、劉龍海任職超威動力區域總監;冀國平任職金超威副總經理。
帶著老東家的高管集體跳槽,超威集團似乎并未表現出不滿,反而是豁免了武英杰和這些高管們進入超威集團時簽署的競業協議。當然,這并非全是大度或情面——他們在體外創立了一家超威的超級經銷商。
2017年起,快驢科技就與超威集團開始合作,2019年全國獨家總代理超威集團旗下“金超威”牌鉛酸電池,2024年合作到期后,雙方又將協議期限延長至2034年底。除了代理“金超威”牌鉛酸電池,快驢科技還將自有品牌“閃行”“臻金”“長跑者”等交給超威集團貼牌生產。
知名影星甄子丹代言的“金超威”電池
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4年,快驢科技向超威集團的采購金額分別為12.45億元、10.03億元、15.08億元,占總采購額的98.5%、87%、99.2%。
從營收數據看,報告期內,快驢科技鉛酸電池的銷售收入占到當期營收的比重分別為99.4%、99.4%及99.1%。換句話說,快驢科技九成以上的營收依賴超威集團。一定意義上,超威集團決定著快驢科技的生死。
在招股書中,快驢科技也坦言,其業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有品牌及主要供應商超威集團品牌的市場認知度。如果超威集團決定終止業務關系,快驢科技的業務運營、財務業績及競爭力將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或許是因為自信有了超威集團這座“靠山”,快驢科技也就不再技術研發上做投入了,研發費用支出與公司名稱中的“科技”二字極不相稱。
招股書顯示,2022—2024年,快驢科技的分銷及銷售開支分別為3322.9萬元、3300.9萬元、4079萬元,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公司同期的研發投入僅為32.1萬元、53.4萬元和72萬元,分別占當期營收的0.02%、0.04%和0.04%。以2024年為基準,快驢科技營銷投入是研發投入的56.65倍。
從員工數量看,快驢科技營銷人員的數量為137,研發人員數量為16,兩者也有近十倍的差距。更有意思的是,研發人員并不是在研發電池,而是軟件技術,“特別是持續開發和改進微信小程序,如閃行出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