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17日,白宮官員透露,美國總統川普正在權衡多種選擇,其中一個選項是“直接打擊伊朗”。
據報道,相關計劃的目標,是伊朗最堅固的福爾多核設施。它被建造在深300英尺(約91米)的山體內部,并由多層混凝土加固,常規武器難以撼動。
以色列沒有美國軍力的幫助,是無法攻克伊朗這座“地下堡壘”的。6月18日,美軍制定的摧毀福爾多核設施計劃曝光。計劃分為兩步:首先進行高精度的空襲,然后可能投入地面部隊以確保任務完成。
方案計劃動用美國獨有的軍事資產:B-2“幽靈”隱形轟炸機,掛載每個重達3萬磅(約13.6噸)的GBU-57巨型鉆地彈(MOP),即“掩體粉碎彈”。然而,即便動用如此利器,行動也并非萬無一失。華盛頓國防大學近東和南亞戰略研究中心的高級軍事研究員大衛·德羅什分析稱,轟炸機必須在“完全相同的位置投下兩枚鉆地彈”,即同一個地點精確命中兩次,才可能穿透防御層,這本身就極具挑戰。
德羅什補充稱,更困難的是,空襲之后無法確認內部的損毀程度。德羅什據此推斷可能的第二步行動:“這讓我相信,要摧毀這些設施,最終可能需要獲得制空權后,派遣地面部隊通過爆破等方式強行進入設施內部。”
他描繪了可能發生的情景:“以色列部隊在現場,等美軍空投鉆地彈后,通過引爆大門強行進入。他們將安放炸藥,盡可能搜集情報,然后從內部將整個設施引爆。”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已發出警告,稱如果華盛頓實施軍事打擊,將對美國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害”。“他們遭受的損害將遠比伊朗可能面臨的任何情況都嚴重。如果他們軍事介入,他們將面臨無法恢復的傷害。”
分析人士認為,伊朗的報復將針對美國在中東的軍事基地,極易將美國拖入一場持久的地區戰爭。風險咨詢公司歐亞集團的分析師格雷戈里·布魯指出,伊朗方面早已釋放信號,一旦本土遭襲,便會攻擊美國在該地區的軍事基地,其中伊拉克的基地尤其脆弱。“這種風險在于,伊朗的報復一旦造成美軍人員傷亡,就可能迫使川普擴大軍事行動,屆時沖突將從單一的打擊行動,升級為一場曠日持久的空戰。”
德羅什認為,沖突的終點可能要到“以色列確信伊朗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已失去制造核武器的能力”時才會到來。
即便美國能夠成功摧毀福爾多,也無法抹去伊朗已經掌握的核知識。非營利組織“危機集團”的伊朗項目主任阿里·瓦埃茲指出:“川普也許能摧毀福爾多,但他無法用炸彈炸掉伊朗已經學到的知識。伊朗有能力在打擊后幸存下來,并重建其核計劃。”而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總經理利哈喬夫當地時間6月19日在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表示,對伊朗布什爾核電站的打擊可能導致一場與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相當的災難。
利哈喬夫表示,部分俄羅斯專家已經從該核電站撤離,而另一部分專家則被認為可以留下。
利哈喬夫補充說,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呼吁以色列當局,不要有任何對布什爾核電站進行打擊的暗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