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夏至日晷影達到最長、白晝時間是全年最長的一天,也是陽氣達到頂點,陰氣開始逐漸上升的時候,而過了夏至以后,天氣也會越來越炎熱,悶熱潮濕的三伏天也將要開啟。
夏至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頗受重視的節日,這是中國民間傳統的“四時八節”之一,有著很多的習俗和講究,所以夏至堪稱是一年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節點。
“過了夏至節,夫妻各自歇”,夏至節氣處于每年的農歷五月當中,而五月正是陽光炙熱的時候,也是毒蟲出沒和病菌滋生的月份,因此這個月在民間也被稱作是“毒月”,這個時候人的消耗比較大,講究養護陽氣不受損傷,所以民間才有了這句俗語。
夏至來臨,記得:3事不做,2物不吃,家人安康,為入伏做好準備。
夏至來臨,記得“3事不做”
一,不大汗淋漓后猛灌涼水
進入到夏至節氣以后,隨著天氣轉熱和白晝延長,很多人這個季節喜歡進行身體鍛煉,以便能夠減肥塑形,并且為三伏天積蓄體能。
夏至時節鍛煉身體不可避免的會大汗淋漓,因此需要及時的補充水分,但是這個時候喝水一定記得不要大口猛灌涼水,因為這樣很容易嗆到,以及給腸胃帶來負擔,大汗淋漓后腸胃的血管都已經擴張開,猛灌涼水冷熱交替下也會引發腸胃不適,而且熱脹冷縮下是件很危險的事。
二,不在太陽下暴曬
夏至時節是陽光最火熱的時候,這個時節陽光中的紫外線特別強烈,因此很容易灼傷皮膚和給自己的眼睛帶來刺激。
夏至時節是不適合在太陽下暴曬的,這個時節出門要做好防曬準備,并且要盡量在陰涼的地方行走,而午后陽光最炙熱的時候,最好不要做戶外運動,防止被曬傷。
三,早晚不用涼水淋浴
夏至時節雖然天氣炎熱,但是這個時節晝夜溫差還比較大,而民間講究這個時節“以熱制熱”,比如很多地方都有夏至吃狗肉和荔枝這樣熱性食物的習俗。
夏至時節是養護陽氣的關鍵期,這個時節早晚是不適合用涼水沐浴的,而且今年的夏至又恰逢農歷五月二十六,這在民間被認為是“九毒日”之一,這樣的日子講究養陽祛濕,所以切記夏至時節早晚不要用涼水沐浴,避免身體被寒濕之氣侵擾到。
夏至來臨,記得“2物不吃”
一,脫骨鳳爪
每到天氣炎熱的時候,很多人懶得做飯都喜歡買點熟食回家,而像脫骨鳳爪這類熟食,因為口感獨特和口味多樣,特別受一些喜歡喝點小酒的人青睞。
但是脫骨鳳爪現在有很多都是預制菜,而不少都開袋以后擺在熟食攤上售賣,并且有很多看上去白白胖胖的脫骨鳳爪,加熱后都會化成水,這類即食的熟食在炎熱的夏至時節特別腐壞,因此難免被不良商家添加了防腐劑,以及采用了特殊的加工方式。
陽光炙熱的夏至時節,這脫骨鳳爪就不要食用了,除了加工售賣過程可能不衛生外,這類食物在這個季節不有所添加,也很難保鮮這么久。
二,雨后裂口的水果
夏至時節正是很多應季水果大量上市的時候,像杏子、櫻桃、桃子和荔枝等這個季節都處于熱賣中,而這個時節吃點應季水果也對身體很有好處。
夏至時節也是雨水比較多的時候,這個時節很多水果在雨后都容易出現裂口現象,這類水果作為殘次果拿到市場上售賣會很便宜,但是這類水果很容易被昆蟲和細菌侵擾到,而夏至節氣食品完全衛生又是重中之重,所以這雨后裂口的水果就不要貪便宜買來吃了。
“吃了夏至面,一日短一線”,夏至來臨正是養護身體的好時候,而民間也有“過了夏至節,夫妻各自歇”的俗語,不過夏至來臨倒不至于“夫妻各自歇” 但是記得:3事不做,2物不吃,家人安康,為入伏做好準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