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戰火失控,伊朗突然向中國發出3點請求!土耳其連夜增產導彈。隨著中東局勢越發緊張,伊朗開始尋求外部幫助,在6月16日向中國發出3點請求,希望盡可能平息亂局,與此同時,土耳其也開始加速生產導彈,準備應對以色列可能造成的危機。從伊朗對中國的請求來說,伊方明顯是想著從多領域對以色列施壓,眾所周知,以色列已經發布聲明,在美伊達成核協議之前他們不會放棄施壓,而為了應對這些手段自然就要反制。
第一,中國長久秉持客觀公正的立場,在國際社會當中起到維穩促和的重要作用,這一點伊朗看在眼中,對比來說,讓更多的理智國家譴責以色列的襲擊行動是不錯的選擇。
第二,在立場因素之外,中國參與上合、金磚組織事務,過去已經做出很多平息地區爭端的努力,所以受到國際社會敬重,而積累下來的影響力,同樣能夠發揮在這次沖突當中。
第三,聯合國事務內,中國屬于安理會重要成員,而要讓國際社會達成共識,降低中東地區全面戰爭風險,那就少不了中國的推動,因此,伊朗也希望中國在安理會推動解決中東亂局。
不得不說,伊以之間沖突的規模升級很快,而且中東地區本身就存在諸多利益糾葛,更是還有巴以問題懸而未決,如果任由伊以爭端擴散,那全面戰爭的風險就會越來越大。
另外,美國想著借助極限施壓戰略,讓伊朗盡快讓步,認可核協議,問題在于因為以色列襲擊傷亡慘重的伊朗,并不認為現在是可以談判的情況,所以很難做出讓步。
至少就目前的情況,伊朗首要的談判條件就是以色列率先停火,然后才能說下一步,而對于美以雙方,這個條件同樣沒那么輕易答應下來,因為這很可能讓伊朗完成核研發。
從6月13日襲擊行動開始,以色列炮火的主要目標就是核設施,但實際上的打擊效果卻稱不上好,如果想要完成全面打擊目標,只能讓美軍出手或者援助先進的鉆地彈裝備。
畢竟美國也擔心伊朗的核研發已經取得相當程度進展,如果停下攻擊,伊朗不是沒有可能借著談判時間拖延研發期限,到那時美以還想要找到機會就難了。
所以美以這邊就有了另一個選擇,那就是繼續擴大爭端,造成更大程度的損害后就能確保伊朗核研發不會有多大的進展,但這樣的危險趨勢對整個中東來說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因為這代表他們也無法獨善其身,有極大概率被迫卷入沖突,現在伊朗作為中東地區的強國也如此艱難,沒了伊朗抵擋以色列,難不成依靠伊斯蘭國家出力?
土耳其加速生產導彈,難免沒有這方面的顧慮,巴基斯坦也開始聯系伊斯蘭國家,本質上都是提升抗風險性,而隨著美以繼續行動,周邊的警惕勢力也會越來越多,可能會產生大問題。
參考資料:
如何看待中國在伊以沖突中的作用?伊朗外交部回應丨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