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第四次摘得國際最高氣象榮譽!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健民以“風云之眼”守護地球家園。
瑞士日內瓦時間6月19日,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第79次屆會決定授予許健民第70屆國際氣象組織(IMO)獎,這是世界氣象組織最高榮譽獎項。該獎項每年頒發一次,用于獎勵全球在氣象、水文和地球物理科學領域作出過杰出貢獻的人士。
許健民院士出席《知識就是力量》雜志社第九屆編委會會議
許健民院士成為今年全球唯一獲獎者,也是繼葉篤正、秦大河、曾慶存之后,第四位獲此殊榮的中國科學家。
中國氣象衛星事業開創者、見證者
許院士是中國氣象衛星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一直致力于風云氣象衛星系統建設,對中國風云氣象衛星事業蓬勃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工作期間,許院士領導的系統設計和技術協調工作,確保了風云一號極軌氣象衛星和風云二號靜止氣象衛星成功發射,同時為風云三號和風云四號氣象衛星的研發以及風云系列衛星未來設計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許院士提出并推動建立了實時氣象數據庫和氣象程序庫,創建熱帶天氣分析業務。
許院士的貢獻不僅限于技術突破,更在于讓衛星數據真正服務于國計民生。
他帶領團隊精準分析和研究氣象衛星傳回的資料,使這些數據在自然災害的監測評估,農作物長勢監測評估,以及生態環境監測等方面發揮出重要作用,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
在2008年南方雨雪冰凍災害期間,風云二號C星和D星每三十分鐘提供一次衛星云圖,為準確預報提供了關鍵支撐。
科普育人的“編委匠心”
作為《知識就是力量》雜志編委會副主任,許院士對科普事業傾注了深厚情感。他多次強調科普文章是雜志的“靈魂”,必須精心撰寫。
許院士發表在《知識就是力量》雜志的文章《如何制作風云二號衛星云圖》生動地為青少年講解了風云二號氣象衛星如何提高中國天氣預報的準確率。
許健民院士發表在《知識就是力量》雜志的文章
對于青少年科普事業,許院士特別關注兩方面:一是精心布局學科領域,讓孩子們通過閱讀構建寬廣的知識圖譜。他主張編輯部廣泛聯結各領域科學家,讓更多一線研究者參與科普創作;二是確保科學精準性。文章不在長,貴在講清、講透、講準。他要求每篇科普都經反復推敲,以清晰邏輯引導青少年跨越認知門檻。
給青少年的科學箴言
在《知識就是力量》雜志第九屆編委會2025年工作推進會上,許院士發表了對青少年科學思維培養有著獨到見解:要讓青少年通過對雜志刊登文章的閱讀,引導孩子們改善思維方式,讓他們不僅仔細觀察身邊的現象,還渴望探知其背后的原理。
他為創新給出了一個簡潔而深刻的定義:“所謂創新,就是你觀察到了自然界里本來就存在、前人尚未察覺的現象,并且指出了這樣的自然現象在自然界里存在的機理。”
在面對《知識就是力量》科學小記者的提問時,許院士說:“看問題既要看總體,也要看個體。看清楚總體就知道什么最重要,把自己的精力放在重要的地方;看清楚個體就是愿意做小事,在細節上不能出錯,達到總體目標。”
許院士正用他的科學智慧與教育理念,為下一代點燃探索之火。當青少年學會用許院士的“觀察+探因”公式解讀世界,科學的星火便已在他們心中點亮——這或許比任何獎項都更能定義一位科學家的永恒價值。
責任編輯|趙青云
運營編輯|趙青云
質量審核 | 侯琦婧
知識就是力量
現訂購2025年
定價360元
把一整年的知識抱回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