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動您!
(陳彼得)
2025年6月14日9時46分,著名音樂人陳彼得在成都安詳離世,享年82歲。
陳彼得創(chuàng)作了《遲到》《一條路》《青玉案·元夕》《天府之水天上來》等上千首歌曲,紅遍華語樂壇。
陳彼得有過一次失敗的婚姻,54歲再婚。2000年,陳彼得與第二任妻子巴度生下了兒子陳與鐘,他57歲再做父親。
陳彼得一生豐厚、坎坷,得過抑郁癥,離過婚,在北京開過錄音棚,在廣州開過小餐廳,晚年定居故鄉(xiāng)成都。他這一生走過山山水水,豐富的人生也像他創(chuàng)作的歌曲一樣厚重……
見證父母的眼淚,“理工男”變身音樂人
2025年6月17日,陳彼得的兒子陳與鐘發(fā)布訃告,沉痛地宣布父親陳彼得在成都安詳離世,享年82歲。
訃告文案不長,但總結了父親的一生,及深厚的父子情。字字句句觸動人心,讓人落淚。
陳彼得祖籍廣東,原名陳曉因,1943年8月12出生于四川成都。他的父親是一名空軍飛行員,母親是知識女性。
1949年,陳彼得跟隨父母去了我國臺灣。陳彼得3歲的弟弟在外婆的要求下留在成都,從此陳彼得一家與弟弟骨肉分離。
陳彼得(倒數(shù)第二排右數(shù)第二位)畢業(yè)照
在臺灣,陳家父母思念遠在成都的小兒子,經(jīng)常哭。陳家父母不知道小兒子的消息,也不知小兒子的死活,只有將思念和牽掛化作眼淚。
每年小兒子的生日,陳家父母都會在臺灣為小兒子慶生。雖然他不在身邊,陳家父母還要給小兒子買新衣服、新鞋子,并做幾道美食。
往往一家人吃完飯后,陳家父母會哭得更傷心。
(年輕時的陳彼得)
陳彼得小時候不懂事,一看見父母哭他就煩,直到上中學后,他才理解父母對親生骨肉的牽掛。
陳家父母將全部的愛都播撒在陳彼得身上,希望他有出息。
陳彼得的舅舅是重慶鋼鐵廠的總設計師,收入豐厚,母親希望陳彼得學理科,方便將來就業(yè)。
高中畢業(yè)后,陳彼得考入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專業(yè)。畢業(yè)后,他被分配到民航機場工作。
陳彼得的主要工作是擦飛機、做鉗工,負責開車運送行李,每月才1000多元臺幣。
但陳彼得有音樂特長,中學時他就在一家樂隊當小號手和指揮。大學時,陳彼得開始接觸西方的搖滾音樂,他既唱歌還會作詞作曲。
大學四年,陳彼得學會了300多首英文歌曲,還與朋友一起組建過樂隊。
陳彼得參加工作后覺得收入太低,經(jīng)常請假去電視臺演出。他抱著吉他自彈自唱,最好的時候,陳彼得一個月能拿到1萬多元外快。
陳彼得經(jīng)常向機場請假,引起了領導和同事的不滿,他們在工作中給他穿小鞋。后來陳彼得再請假出去演出,領導不批準,要是陳彼得擅自去唱歌,就算曠工。
1971年,陳彼得向父母提出辭職,做一名自由音樂人。父母擔心兒子養(yǎng)不活自己,不同意。
陳彼得講述了自己對音樂的熱愛,及在機場工作的壓力和煩惱,最終父母尊重了他。
于是1971年春天,陳彼得從機場辭職了,開始職業(yè)音樂人的生涯。
同年,他推出首張個人音樂專輯《玫瑰安娜》,里面收錄了《梨山癡情花》《迷你迷你》等10首歌曲。
專輯上市后,受到廣泛歡迎。1972年,陳彼得創(chuàng)作的經(jīng)典歌曲《含淚的微笑》,被廣為傳唱。
“理工男”華麗變身為著名音樂人,陳彼得在流行樂壇被傳為佳話。
重度抑郁婚姻解體,他漂泊流離
(青年劉文正)
陳彼得的輝煌還在繼續(xù),1979年他創(chuàng)作的歌曲《遲到》,經(jīng)劉文正演唱后,成為一個時代的經(jīng)典。
1981年,陳彼得創(chuàng)作歌曲《阿里巴巴》,他自己演唱,紅極一時。
陳彼得創(chuàng)作的《一條路》《一段情》《幾度夕陽紅》等經(jīng)典歌曲,也被廣為傳唱。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陳彼得被譽為我國臺灣音樂第一推手,劉文正、費玉清、鳳飛飛等歌手演唱他的歌,提升了知名度。
(費玉清與鳳飛飛)
哪個歌手不紅,只要找陳彼得寫一首歌,他(她)馬上就能紅起來。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臺灣男演員待遇受到打壓,很多人生活困難。陳彼得自掏腰包,成立了藝人工會,他從臺北坐火車到高雄,又從高雄坐火車到臺南,說服有影響的藝人加入工會。
在陳彼得的努力下,男藝人的演出待遇得到明顯提高,以前他們出場費只有1000臺幣,現(xiàn)在漲到了1萬臺幣。
早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陳彼得就結婚了,妻子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在機場工作。
(早年陳彼得)
婚后陳彼得與妻子生下了兩個兒子,陳彼得生活沒有規(guī)律,晚上不睡白天不起,與妻兒的作息不同步。
他經(jīng)常一走就是一兩個月,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通訊不便捷,妻子不知道他的音信。而且陳彼得的母親因為與兒媳生活習慣差異較大,關系不太融洽。
家庭的矛盾,工作的壓力,長年熬夜,將陳彼得壓得喘不過氣來。
1985年,陳彼得患上了嚴重的抑郁癥。病情發(fā)作時,他摔東西,與妻子吵架,夫妻關系急轉直下。
(歐陽菲菲與歌手羅文)
1986年,陳彼得給歌手歐陽菲菲當演出嘉賓。他原本要唱4首歌,但唱完兩首歌后,他的抑郁癥發(fā)作了,提前離開了演唱會。
陳彼得一個人去醫(yī)院掛急診,在排隊拿號的過程中,因病情折磨,他感覺心臟都要爆炸了。經(jīng)院方急救,陳彼得轉危為安。
出院后,陳彼得簡單跟妻子打聲招呼,就背著包去旅游。兩年間,他走遍了我國臺灣的山山水水,很少回家。
陳彼得(下)與費玉清合影
如此一來,陳彼得與妻子的婚姻越來越糟糕。
1987年10月,我國臺灣居民可以赴內(nèi)地探親了。
這時陳彼得的父母年老體弱,不方便長途跋涉回成都,陳彼得一個人回大陸看望弟弟。
很多臺胞走香港、深圳這條路線,但因為人太多,排隊要等3個月。于是陳彼得1988年繞道日本,再從日本到上海,再從上海回到成都。
陳彼得(左)與弟弟
見到了弟弟后,兄弟倆都激動不已。陳彼得在家鄉(xiāng)拍了很多照片,帶回家給父母看,老兩口一邊看一邊落淚。
陳彼得回臺灣后,再也不想維持名存實亡的婚姻,與妻子辦理了離婚手續(xù),兩個兒子跟隨前妻生活。
再婚后逃離,一聲“爸爸”喚出他的責任和眼淚
重回單身后,陳彼得為了音樂,遠走天涯成浪子。1991年,他來到廣州教學生寫歌。
(歌手巴度)
就在廣州期間,陳彼得遇見了一個名叫巴度的女歌手。巴度是藝名,原名鐘惠文,兩人年齡相差較大。
巴度有非常漂亮的中低音,陳彼得將她收為學生。
當時陳彼得已經(jīng)54歲了,不打算再結婚了,但巴度給他帶來了青春活力。
1998年,兩人的關系很親密了,但陳彼得還是不想結婚,總想從巴度身邊逃離。巴度沒有責怪他,眼里經(jīng)常流露出憂傷。
(陳彼得)
1999年,在巴度的要求下,陳彼得與她結婚了。2000年,他們的兒子陳與鐘降生,57歲的陳彼得再做父親。
兒子出生沒多久,陳彼得一個人離家出走,巴度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2001年,陳彼得獨自去了北京,開始在北京定居,為中國的古典詩詞譜曲。
2001年,巴度打聽到了陳彼得的音訊,帶著兒子來到了北京朝陽區(qū)的常營。
(陳彼得)
對于丈夫離家出走,巴度沒有半句怨言。剛一歲多的兒子,睜著烏溜溜的眼睛看著陳彼得,奶聲奶氣地叫了一聲“爸爸”。這聲“爸爸”,叫醒了陳彼得骨子里的責任擔當,他忍不住淚眼紛飛。
陳彼得將兒子緊緊摟在懷里,哽咽著對巴度說:我們一家從此再不分離。
陳彼得一家在北京生活多年,后回到臺灣。陳彼得不安分,在一個地方住久了,他就會起厭倦情緒。
2010年,陳彼得提出去廣州開餐廳,巴度二話沒說,就帶著兒子跟著他來到了廣州。
(陳彼得與他的餐廳)
陳彼得在廣州投資盤下一間12平米的快餐店,他重新裝修,取名77克餐廳。
陳彼得自己做飯,他的食材都是最好的,店里沒有請服務員,他有時還要負責送餐。妻子幫他打下手,兒子在廣州上學。很多人來他的店里吃飯,小餐廳經(jīng)營得紅紅火火。
在廣州開了8年餐廳后,陳彼得關閉餐廳開始復出。2018年3月,陳彼得應邀參加央視的《經(jīng)典詠流傳》,演唱自己譜曲的《青玉案·元夕》。
(陳彼得做客央視《經(jīng)典詠流傳》)
這首歌迅速走紅,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
隨后,陳彼得又參加了《中國好聲音》的錄制。2019年,陳彼得應邀參加央視的元宵晚會,演唱歌曲《一剪梅》。
隨著年事漸高,陳彼得骨子里落葉歸根的念頭越來越強烈。
2020年,陳彼得一家正式定居成都,他在成都養(yǎng)老。
(定居成都后的陳彼得)
陳彼得從小在家里聽父母說成都話,吃成都菜,他對成都有著深厚感情。陳彼得的弟弟在成都定居,兒子大學畢業(yè)后也在成都工作。
在成都安享晚年時,陳彼得還堅持創(chuàng)作、演出。2023年,他參加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網(wǎng)絡春晚。
2024年元旦,陳彼得應邀參加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新年音樂會,與郁可唯共同演唱《外面的世界》《365里路》《故鄉(xiāng)的云》3首歌曲。
(陳彼得與郁可唯同臺演出)
陳彼得(1943年8月12日—2025年6月14日)
陳彼得喜歡家鄉(xiāng)成都的氣候和飲食,喜歡那里的風土人情,當?shù)卣屠习傩找埠茏鹬厮惐说玫纳詈途袷怯淇斓摹?/p>
2025年6月14日,陳彼得在成都安詳離世,享年82歲。陳彼得雖然駕鶴仙逝,但他創(chuàng)作的《遲到》《阿里巴巴》《一條路》等經(jīng)典歌曲,還會被歌迷喜愛和傳唱。
首發(fā)作品,抄襲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